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908066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古代经济史,农耕文明,复习方法,、对照考纲回归课本(基础) 、小步跑、加速跑(总结、联系) 3、试题归类(练习巩固) 4、重点:发达的农业,基本史实: 1、中国农业源远流长,十分发达。中国古代,出现过哪些农业工具?当今农业工具主要是什么? (2)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是怎样变化的?中国古代的耕作方法有哪些?中国古代农业特点是什么?中国古代有哪些耕作技术? (3)中国古代主要生产方式(基本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在中国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如何?作用? (4)中国自古至今,经历了哪些土地制度的变化?世界史中,例举英、俄、日等国的土地制度(或政策)? (5)近代社会以来,

2、关于农业经济,主要有哪几种典型的经济类型?,基本史实: 1、中国农业源远流长,十分发达。中国古代,出现过哪些农业工具?当今农业工具主要是什么? (1)农具:原始社会的石刀、石斧等石器和耒耜等木器; 商周时还出现少量青铜农具,耒耜和石器仍是重要工具;春秋战国铁器农具与牛耕;西汉有耦犁、耧车;唐朝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2)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3)当今:主要是铁农具,有些发达地区,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具生产。,(2)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是怎样变化的?中国古代的耕作方法有哪些?中国古代农业特点是什么?中国古代有哪些耕作技术? (1)耕作方式(农民如何组织

3、生产的,近似于“生产方式”,或“经营方式”,它仍属于生产力范畴,由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所决定的。):由“千耦其耘”的集体劳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的变化。 (2)古代农业特点(也可称耕作方式的特点): 生产方式:一家一户,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分配形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生产力: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经济构成: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 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主要形式 (3)耕作技术 总体讲: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是精耕细作(综合技术体系) 商周: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绿肥、治虫灭害,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 两汉:耦犁,东汉传到珠江流域;代田法;白渠、龙首渠;一

4、年一熟; 魏晋南北朝:北方耕耙耱,南方水田耕耙;翻车 唐宋:唐曲辕犁(江东)、唐筒车;宋经济重心渐南移;宋高转筒车,稻麦轮作(一年两熟) 明清:经济作物;风力水车,(3)中国古代主要生产方式(基本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在中国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如何?作用? 主要生产方式(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特点: 分散性:一家一户,以家庭为单位; 封闭性:满足自给自足(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落后性:规模小,工具简陋、生产资料(土地)不足 脆弱性:易受灾荒瘟疫、沉重剥削、土地兼并的伤害而破产。 地位: 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重要保证(同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在中

5、国古代经济中的占主导地位。 作用: 小农经济促使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推动农业发达; 是封建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 小农经济的牢固存在,是封建社会末期,中国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农耕文明的重要原因。,(4)中国自古至今,经历了哪些土地制度的变化?世界史中,例举英、俄、日等国的土地制度(或政策)? 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春秋末:出现私田(鲁国初税亩);战国: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 中国近代:天朝田亩制度:无论男妇,按人口年龄平均分配 中共:国共对峙:土地革命;新中国初:农民土地所有制(仍是私有制性质);三大改造,对农业的改造,变成集体所有制;自此

6、至今,中国土地所有制属于公有制了。 世界史: 英:圈地运动 俄: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份地制 日本:明治维新:确定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5)近代社会以来,关于农业经济,主要有哪几种典型的经济类型? 典型类型:主要有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和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如苏联的集体农庄);当今中国的农业经济是一个复合体经济(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劳动力, 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发展 生产的措施,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交通发达。,农业生产、海外贸易的发展, 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南宋时,民间

7、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A、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B、农业开始发展起来 C、南宋商品经济发展 D、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来源,第一阶段 魏晋以前,第三阶段 始于南宋,第二阶段 魏晋南北朝,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民间私人自主经营,农户的副业,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民间消费的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不在市场流通,在市场流通,剩余部分出售,明中叶前,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最高水平;阻碍商品经济发展,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孕育雇佣劳动关系,最能反映自然经济特征;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冶金 制瓷 纺织,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

8、营形态,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归纳总结,1、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 种形态并存。 2、部门: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 3、技术:技术不断进步(以冶铁为例) 4、规模: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出现 5、布局: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6、地位: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 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思路点拨:经营形态、从部门与分工、技术、分布、 地位等方面回答。,(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周至唐朝;第二个阶段是宋元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明清时期,请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总体特点及原因。 (2)结合史实,从场所、交

9、易内容、交易媒介、商人组织、资金流动等方面,叙述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3)中国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 (4)中国的对外贸易是怎样发展的? (5)结合史实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关系。 (6)市场是商业发展的重要场所。结合史实说明世界市场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周至唐朝;第二个阶段是宋元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明清时期,请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总体特点及原因。 特点:第一阶段商周至唐朝,商业发展艰难;原因是政府严格控制; 第二个阶段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原因政府管制逐步放松; 第三个阶段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达;

10、原因农业、手工业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政府控制再次严密(如专卖制、闭关锁国),2、结合史实,从场所、交易内容、交易媒介、商人组织、资金流动等方面,叙述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变化: 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发展;先是固定交易时间、地点,后来打破这一界限; 交易内容的变化:先是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主要是战国)奢侈品(汉唐宋元),后是农副产品及手工业产品(明清为主) 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来出现贝等货币,秦朝统一货币,西汉:货币官铸;唐飞钱,柜坊;北宋:交子;明清:白银 商人组织的变化:由个体经商(或亲缘组织)发展到地域组织的商帮 商业资金的流动:由局限于流通领域,

11、到明清时期,商业资金逐渐与生生产及雇佣劳动相结合,(3)中国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商人地位较低。商业发展受到政治的压制,商人始终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3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很不平衡;明清之前商业的发展对封建经济的冲击较少。 4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5、商业起源很早,并在不断发展。 6、 “重农抑商”是古代中国的传统政策,前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具有进步性,后期障碍了新的 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落后性。,(4)中国的对外贸易是怎样发展的?以两宋为例,说明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西汉:陆上和海上丝绸

12、之路,远销亚洲、欧洲 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中国瓷器大量运销海外(欧洲、非洲); 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及非洲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是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元:泉州是重要对外贸易港口(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明代朝贡贸易(不计经济效益,重在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需求);明清瓷器销量很大,明烧制阿拉伯文与梵文装饰的瓷器,清烧制鱼缸与西餐具。但由于闭关锁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原因: 两宋时期,传统纳贡体系的崩溃和岁币的输出,使海外贸易成为必要。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指南针的发明,又使得海外贸易成为可能。 特别是南宋,海外贸易成为国家收

13、入的重要来源,国家重视,海外贸易繁荣。,(1),资本主义生产因素萌芽原因:,基础:农业、手工业发达 前提:商品经济的繁荣 根本:社会生产力提高和商品经济繁荣,(2),资本主义生产因素萌芽标志:,以商品生产为目的,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明朝中期江南苏州丝织业、江西景德镇制瓷业),(3),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抑商禁海,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受到限制,无自由劳动力 。缺乏资本积累,无力扩大再生产 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到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阻碍。,(5)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的关系。,(4)市场

14、是商业发展的重要场所。结合史实说明世界市场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殖民扩张: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确定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完全确定 世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市场更加密不可分,1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秋七月,初税田” “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A B C D,2、(2010天津文综)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

15、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B,3.(2010浙江文综)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B,4.(2010湛江一模)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又称为“过年”。“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B. 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主导地位 C. 为了纪念神农氏 D.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D,5.(2010茂名二模)右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先进的纺织技术,C,6.(2010东莞调研)唐人崔融禁屠议说:“江南诸州,乃以鱼为命;河西诸国,以肉为斋。”近代史学家吕思勉说:“而(唐)北方之人,亦未尝不以稻米为美”。这主要说明了当时 A农耕文明高度发达 B南北经济的差异与交流 C对外贸易的不断繁荣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7.(2009江门一模)下列关于我国古代 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 B.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C.农民拥有一定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