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与活动指导》--ch3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901736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游戏与活动指导》--ch3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儿园游戏与活动指导》--ch3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幼儿园游戏与活动指导》--ch3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幼儿园游戏与活动指导》--ch3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幼儿园游戏与活动指导》--ch3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游戏与活动指导》--ch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游戏与活动指导》--ch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第三章 国外游戏理论概述,早期的传统的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皮亚杰关于认识发展的游戏理论 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 游戏激活理论,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一、 早期传统的游戏理论,(一)精力过剩说,观点:任何生物体都有一定的能量来满足其生存的需要,当生存需求满足后,若还有剩余的能量,那就是多余的精力,多余的精力累积起来会造成压力,所以必须消耗掉。游戏就是消耗剩余能量的一种方式。 代表人物:德国的思想家席勒(Schiller);英国哲学家斯宾赛(Spencer)。,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3

2、,(二)松弛消遣说,观点:有机体在持续工作以后丧失了大量的精力,需要有一种能使有机体放松,并使失去的精力得以重新恢复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游戏,游戏是使失去的精力重新恢复起来的一种活动。 代表人物:德国的哲学家扎鲁斯(Lazarus),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4,(三)预演说, 观点:把儿童游戏看成是未来生活的预先练习。认为儿童游戏是他将来必须承担的更为成熟的活动的低级形式。游戏内容是儿童自发地将自己投身这样的活动,目的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代表人物:德国的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格罗斯(Groos),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5,(四)复演论,观点:游戏是个体

3、再现祖先的动作和活动,重演人类种族进化的历史,通过游戏的重演,使个体逐步摆脱原始的本能动作,为当代复杂的生活做准备。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霍尔(Hall),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二、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儿童的自我获得是在游戏中实现的。 游戏的调节机制主要表现在:游戏能实现 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弗洛伊德的观点,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7,帕勒侧重从角色扮演这一角度来扩展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他认为角色选择完全出于内部动机,即受情绪的驱使。 蒙尼格则强调了游戏对发泄内在冲动和减轻焦虑的益处。他认为游戏的价值就在于

4、能发泄被压抑的侵犯性冲动。,帕勒和蒙尼格的游戏理论,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8,强调游戏对接纳社会要求,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冲突,推进自我发展的作用,从而扩展和丰富了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 游戏是一种自我的机能。 游戏调节了发展的阶段冲突 游戏中的性别差异。,艾里克森的游戏理论,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9,三、皮亚杰关于认识发展的 游戏理论,(一)游戏的认识基础 游戏不是一种独立意义的活动,而只是认识水平的表现形式而已,因此促使儿童游戏动力基础在于智慧的形式。 游戏知识一种已有经验范围里的活动,它的价值不是促进认识水平的提高,而是对原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

5、固。,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0,(二)与认识发展相适应的游戏阶段 实践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 规则性游戏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1,四、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一)活动游戏理论基本思想 儿童游戏的产生非先天所致,而是后天实践中形成的,儿童游戏的表现形式具有反映论的意义,儿童游戏的机制与高级心理机能宪法观,游戏的提倡和鼓励,具有社会的意义,具有实践的意义,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意义。,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2,游戏是一种社会反映性活动。 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游

6、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观点,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3,(二)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 维果斯基是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他的游戏理论最集中反映一学派的基本思想,他看到了游戏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作用。 游戏形成了符号的间接作用。 游戏创造了“最近发展区”。 游戏规则是儿童的自我限制。,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4,(三)列昂节夫的游戏观点 列昂节夫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儿童为什么要游戏,论证了游戏作为学前儿童主导活动的理由,揭示了游戏的特点和游戏发展规律。 游戏发生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矛盾。 游戏特点: 游戏的行为

7、动机在活动过程,不在活动结果。 游戏行为是概括的行为。 游戏过程的操作与行动,对儿童来讲总是真实的行动。,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5,(四)艾里康宁的游戏观点 艾里康宁游戏理论是体现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又一范例。他重点研究了学前儿童角色游戏,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游戏的社会性本质。 游戏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游戏发展阶段。,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6,五、游戏的激活理论,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7,理论基础内驱力说 外部动机性行为即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驱力引发的行为,只是一种为了获得外部奖赏的手段性反应。 内在动机性行为与生理需要无关的活动内驱力,则是一种自身的奖赏,是满足自身活动的需要。,2019/2/2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8,伯莱因观点: 游戏和探究都是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佳激活水平,不同的是探究是由外部控制行为,游戏是由有机体自身控制行为。 埃利斯的观点:游戏是主题自身引发的行为,而不是客观刺激引发的行为。 郝特:认识行为与获取知识技能有关的行为,嬉戏行为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