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及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2010-11)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881227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及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2010-11)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及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2010-11)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及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2010-11)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及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2010-11)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及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2010-11)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及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2010-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及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2010-1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及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主要内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2,宏观经济分析基础知识,4大目标,经济增长: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概念,它度量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期生产总值。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 GDP无法衡量: (1)闲暇。闲暇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经济福利。闲暇时间少,相对工作时间长,GDP会提高,但经济福利水平会下降。 (2)环境质量。如企业不治理污染,盲目增加生产,GDP会提高,但社会福利水平会下降。 (3)市场之外活动的价值。如抚养孩子和义务工作、

2、地下经济活动 (4)健康与预期寿命。,充分就业:失业率,失业率(UnemploymentRate)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定时期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也不等于没有失业,有自然失业率(1.5%-2.5%)。,失 业 的 类 型,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CPI: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PPI:即生产者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3、,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或BPNXF。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衡量一国对所有其他国家的交易支付。 如果其货币的流入大于流出,国际收支是正值。此类交易产生于经常项目,金融账户或者资本项目。 国际收支平衡被视作一国相关价值的另一个经济指标,包括贸易余额,境外投资和外方投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与工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公开市场操作 2、法定准备金率 3、贴现率与再贴现率,“逆经济风向行事”,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指通过改变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 税收 减少税收,一方面能够把给居民留下更多可支配收入,因而提升居民消费需求;另

4、一方面使厂商收益水平提高,从而刺激投资需求,因而从消费和投资两方面拉动总需求来增加均衡产出。反之,提高税率和增加税收,则会降低居民消费和厂商投资需求,从而减少总需求。 政府支出 一类是购买性支出。会直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 另一类是转移性支出 支付对象大都是收入较低居民阶层,转移性支出上升能够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拉动总需求上升,其作用具有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对货币供给的调节,是通过以下渠道来进行的。 (1)公开市场操作 即: 在国债市场上买进和卖出政府债券 如想增加货币供给,应买进债券 如想减少货币供给,应卖出债券 (2)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百分比。 法定准备金率

5、:中央银行为降低银行的还贷风险,规定商业银行准备金比率的最低水平。 央行调低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供给会增加。 (3)贴现率 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应支付的利率。由央行规定。 央行降低贴现率,商业银行借款成本降低,鼓励其借款行为,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调节经济增长的政策组合,(1)紧财政+紧货币 (中国19931996) (2)松财政+松货币 (中国19972002) (3)紧财政+松货币 (美国克林顿执政时期19932000) (4)松财政+紧货币 (中国20032004) 目前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第二部分: 国内外经济形势,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经济形势:

6、复杂多变 国内经济形势:困难重重,一、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1、美国次贷危机 (1)技术创新的衰减: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革命推动了美国“新经济”繁荣和90年代长达10年之久的高速增长,随着2000-2001年美国发生网络股泡沫破灭的经济衰退,技术创新的效应消失,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2)过度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 (3)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国采取了以减税为核心的财政刺激政策和以降息为核心的货币扩张政策(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13次降息),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繁荣和泡沫膨胀,使美国经济很快走出衰退,并和中国、印度一起带动全球经济的新一轮扩张。 (4)金融创新的滥用:金融衍生工具

7、使房地产次级贷款的资金链条及风险无限扩大。 (5)金融监管的缺失:过度自信乐观、自由放任与金融监管失灵。,2、世界性金融危机 (1)世界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导致结构性通胀:2003-2007年全球经济大扩张使石油和粮食价格大幅上升,通胀风险加大,美联储2006年不得不提高利率,结果刺破了房地产泡沫,引发次贷危机。 (2)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全球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流向美国。 (3)美国的超级经济金融大国地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终端消费市场,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 世界贸易80%以美元计价,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64%,欧元占27%,英磅5%,日元3%(2008年底)。,、世界经济正处

8、于缓慢复苏 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第一季度3.7%,二季度1.6%,三季度增长2%),失业率居高不下(连续17个月在9%以上),11月3日宣布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欧洲:二季度经济增长1.9%,一是失业率较高,欧元区失业率高达10%,为200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二是财政赤字恶化,2009年欧元区 16国的财政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3%;三是受希腊债务危机影响,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大。 日本: 二季度增长1.5%,长期经济低迷。 一是财政赤字高,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日本债务规模正接近 GDP的200%,是31个成员国中最高的;二是通缩,日本4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第

9、14个月下降,深陷通缩泥潭。,二、国内经济形势,分几个阶段分析: 1、19782008期间经济发展成就 2、20032007期间经济发展分析 3、2008年以来,1、1978-2008:高增长 (1)经济发展成就: 1978-2008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长率为9.8% 1978-2007年世界经济年均增值3.0% 日本经济起飞阶段(1950-1970年代初)年均9.2% 韩国经济起飞阶段(1960-1980年代)年均8.5% GDP总量:2007年升到世界第3,今年第二季度超过日本,上升到世界第2位;预计2020-2030年之间超过美国(美国年均增长率2-3%,还取决于汇率变化)。 人均G

10、DP:1978年190美元(世界第175位),2003年突破1000美元; 2006年突破2000美元(世界第129位), 2008年3266美元。2007年美、德、日人均GDP分别为4.5725万美元、4.04万美元、3.4296万美元。 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2000美元,再到3000美元,一般要10-15年,德国分别用了9年和6年,日本分别用了7年和4年,我国一共只用了5年。,(2)对外开放成就: 进出口总额:1978年的206亿美元2008年的25616.3亿美元,从占全球不足1%上升到8%。2007年中国出口(1.22万亿美元)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仅次于德国1.33万亿美元

11、。2009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出口第一大国。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30%。 利用外资:至2008年底,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近1万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80家在华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为发展中国家之首,居世界第2位。2008年实际使用FDI 924亿美元(+23.6%),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407亿美元(+63.6%)。对外投资居世界第五。 外汇储备:1978年的1.67亿美元2006年底达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2008年底为19460.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177.81亿美元。 中国已占世界各国外汇储备(近5万亿美元)的2/5,是I

12、MF储备基金总额的6-7倍(至2009年3月)。,(3)社会发展成就: 农村贫困人口:1978年的2.5亿2008年的4007万人(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人均年收入1196元以下); 1978-2008年,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761元。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 人均预期寿命:73岁,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平均身高增加了10cm。 联合国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 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第81名,香港第21名,印度第128名; 人均寿命:日本82.3岁,香港81.9岁,中国大陆72.5岁,印度63.7岁。,表1 1

13、978-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2、2003-2007年的经济扩张和高速增长 (1)基本特征:增长加速,通胀加剧 2003-2007年经济增长率连续5年超过10%,且逐渐加快,5年平均 11.02% 2007年增长率为13.0%,达13年来(1995年以来)最高;2008年通胀率为5.9%,达12年来(1997年以来)最高。,表3 2003-2007年的经济扩张,(2)高速增长的特征: 粗放型增长方式 2008年:GDP为30.067万亿元(+9.0%)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万亿元(+25.5%) 2003-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10.8% 固定资产投资

14、年均增长率25.66% 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0%,投资率40%多,均居世界前列。 (2)就业总人数:2008年7.748亿人 (3)能耗: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28.5亿吨标准煤,世界第二;2003年至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分别为15.3%,16.1%,10.6%,9.6%,7.8%,4.0%。 2007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美国高14%,2006年高7%,中国的增加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量的2/3(荷兰环境评估局报告, 2008.6.13)。,(3)动力:投资和出口“双引擎”拉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003年27.7%,2004 年26.6%,2005年26.0%左右,2006

15、 年23.9%, 2007年24.8%,2008年25.5%。 出口增长率:2003年37%,2004年35.4%,2005年 28.4%, 2006年27.2%, 2007年25.7%,2008年 17.2%。 消费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为2003年至 2006年分别为9.1%,13.3%,12.9%,13.7%; 2007年16.8%,2008年21.6%。 好的迹象:随着消费需求的回升和出口的放缓,三大需求共同拉动增长的格局开始形成。,(4)、高增长带来的经济过热与紧缩性宏观调控 商品市场:通胀压力上升 2007年CPI上涨4.8%,比上年+3.3%,为1997年以来最高。20

16、07年3月份以后连续超过3%的警戒线,8月份以后又连续超过6%,2008年上半年达7.9%(1月至6月分别为7.1%,8.7%,8.3%,8.5%,7.7%,7.1%),2008年全年5.9%。 资产市场:股价、房价不断攀升,资产泡沫膨胀 上证指数从2005年的1000多点上涨到2007年10月的最高峰6124点。 房价翻番。 “双防”式宏调:紧缩银根+紧缩地根,控制投资过快增长 2007年11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又指出: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胀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双防”式宏调)。 2007年:央行10次上调准备金率,6次升息; 2008年初至08年6月24日,央行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7.5%。 2007.2-2008.6,我国已连续17个月负利率。,(5)经济过热的深层原因: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 内部失衡: 储蓄和投资过度,而消费不足,且储蓄投资 1)2000-2005年: 中国总储蓄率(S/GDP)从37.9%上升到49.5%,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