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典型案例研究-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评价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858747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探究典型案例研究-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科学探究典型案例研究-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科学探究典型案例研究-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科学探究典型案例研究-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科学探究典型案例研究-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典型案例研究-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探究典型案例研究-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评价(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 科学探究典型案例研究,夏建华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学特级教师 0551-2625260 ,【发现问题】 请根据下事实, 思考可能是什么外界条件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加剧烈。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能在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更多的氧气。 用铁矿石炼铁时,要把铁矿石粉碎。,案例1: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2课时),【提出假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可能有: 浓度 固体表面积 催化剂 温度等,推断,【设计方案】 请根据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假设:,药品:浓盐酸、稀盐酸、块状石灰石、粉末状石灰石、 镁条、双氧水、二

2、氧化锰、氯化铁溶液(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比nO2的催化作用要缓和) 。 仪器:试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等 假设:浓度、温度、催化剂和固体表面积,浓度: 1、浓、稀盐酸和石灰石(固+液) 2、浓、稀盐酸和镁条 (固+液) 3、浓、稀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固+液) 4、浓、稀双氧水和氯化铁溶液(液+液) 5、镁条和氧气和空气 (固+气) 6、浓、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固+液),设计实验 实验原理: 浓度(六种方案三种不同状态) 固体表面积(创新:镁条剪成细丝和镁条比较) 实验操作: 定性:单组实验、等组实验(控制变量) 定量:,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的第一个要素是“假设”;第一项原则是“假设验证”原则。

3、 三个步骤: 第一步提出假设,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和已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 第二步作出预期(或推断),即依据提出的假设,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的结论; 第三步验证假设,即依据假设和预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结果,假设或被否定,或被修正,或被证实。如果假设得到证实,预期得以实现,则假设(假说)转化为科学理论,故假设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形式。,启迪:1、假设,以实验核心的科学探究的第二个要素是“变量”;第二项原则是“变量”原则。 变量,亦称因子,指实验操纵控制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同,通常有以下两类4种变量: 1 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

4、的因素或条件。因变量, 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即在于捕获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2 控制变量与干扰变量。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控制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显然,干扰变量会对反应变量起干扰作用,2、变量,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的第三个要素是“控制”;第三项原则是“平衡控制”原则。 控制,是处理实验中变量关系的又一准则,指实验要严格地操纵自变量,以获取因变量;与此同时,还要严格地均衡控制变量,以消除干扰变量。一句话,通过实验控制,尽量消除实验误差,以取得

5、较为精确的实验结果。 如果说“变量”原则,主要是对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的控制而言,而这里的“平衡控制”原则,则主要是对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的控制而说的。意思是说,实验中的无关变量的因素条件,很难避免,只有设法平衡和抵消它们的影响。 常用的方法有: 1 单组实验法。 2 等组实验法。 3 轮组实验法。,3、控制,。 过程方法的教育要有针对性的指导,但是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包括因未知而产生的困惑、挫折或失败时的懊丧和反思、以及获得成功时的喜悦与经验,则更为重要。新教材中配有相关的栏目和活动内容。,一个可以作为探究性实验的案例 影响碳酸钙和盐酸反应速率的表面积因素 1。应当如何确定CaCO3和盐酸的用量(

6、化学计量关系的应用) 2。如何大致地估算出试样的表面积之比(较难,但有挑战性) 3。 实验数据的可重现性(结论不确定性的原因之一) 4。 实验得出的反应速率和试样表面积的比例关系(非常有趣) 5。 实验中可能忽略了的其他方面,问题:钠燃烧时为什么有黑色物质生成?,案例2,钠燃烧,提出猜想: 1、可能与坩埚有关 2、可能与钠表面的煤油有关 3、可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有关 4、可能是钠中含有杂质 5、 设计实验方案:略 学生质疑:没有必要设计这么多的实验方案。 通过对猜想的认真排查和做出种种的解释进行提炼总结,提出合理的假设 进行实验 (为什么先出现白色物质后变为淡黄色?),启迪:科学精神;问题意识

7、;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猜想是学生接触到问题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进行的演绎、归纳、类比及推理为一体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发散思维,假设是在猜想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排除掉一些不可能的猜想而得到的较为科学的推论。合理的猜想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种追根问底、勇于探究并开拓求知领域的创新意识的体现。因此,在猜想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尽量多的猜测与可能,让学生的思维常常处于一种非常活跃的、发散的状态。假设比猜想更具有合理性,在假设环节,指导学生通过对猜想的认真排查和做出种种的解释进行提炼总结,从而作出合理

8、的假设。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聚合思维能力。在科学探究中,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除了给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外,还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1)中学生主要采取类比、观察与实验、直觉与想像、溯因推断以及归纳与演绎等策略提出猜想与假设,其中前三种策略使用频率最高,而且不少学生在同一问题中同时使用多种策略提出猜想与假设。 (2)学生的成绩影响猜想与假设的质量和数量,其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能通过适当的分析思考,提出较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而成绩较差的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的数量、质量均较差。 (3)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大多数学生能通过“猜想与反驳”过程优化自己的猜想

9、与假设,他们通过实验、观察以及主试的追问,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出猜想与假设,并能质疑自己猜想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放弃不合理的猜想与假设,或修正、补充自己的猜想与假设,从而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4)中学生提出的猜想与假设存在肤浅性、片面性和模糊性等缺陷。 (5)先入为主,错误观念干扰、不恰当类比、认知结构不合理、不注意隐蔽因素、缺乏发散思维能力等因素影响中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16,案例3,实验现象:,用镊子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轻轻晃动,观察现象,铝箔熔化,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铝熔点较低(660), 铝箔的表面有一层 氧化膜, 氧化铝的熔点较高,问题1:铝是否

10、真的熔化? 铝表面是否真的有氧化膜? 设计实验: 1、把氧化膜戳破 2、把熔化的铝拉成丝 3、用力将熔化的铝抛出 问题2:铝能燃烧吗? 设计实验: 1、铝粉燃烧(吹,撒) 2、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3、把氧化膜戳破让熔化的铝滴在火焰上 启迪:科学探究的要素就蕴藏在教材提供的素材和教学过程之中。强调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所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 (铁燃烧为什么火星四射),实验1:铝片与稀硫酸反应,观察现象:几乎没有气泡 提出问题1: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都能和酸反应,为什么铝不能? 猜想与假设:可能是铝表面生成了氧化膜 设计实验:用砂纸打磨铝的表面后再和稀

11、硫酸反应,案例4: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必修1第三章第1节),19,酸,反应时间,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几乎没有气泡,实验2:铝片和盐酸、硫酸的反应,1.0mol/L H2SO4,提出问题2:为什么铝片加到H+相同的盐酸、硫酸溶液中短时间内现象不同? 猜想与假设:可能与氯离子有关? 设计实验:,20,控制变量:铝片和下列试剂的反应,产生气泡,几乎无气泡,HCl中的Cl可以破坏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使H与Al接触反应生成H2(机理?六点研究),解释:,在其中加氯化钡溶液,产生气泡,能说明是硫酸根离子存在导致铝不和稀硫酸反应吗?,氯化物和硫酸盐的溶解性比较实验 锌和1mol/L盐酸、6 1mol/L盐酸

12、反应 锌在0.1mol/L盐酸和0.1mol/L硫酸中的超电势(硫酸大于盐酸) 铝盒腐蚀 前苏联的“拉氧”假设 固液反应分五步进行 (扩散吸附反应脱附扩散),提出问题3:铝和盐酸反应过程中为什么有暗黑色物质出现?,猜想与假设: 1、可能与铝的聚集状态有关 2、可能与铝中含有杂质有关 3、可能是铁的化合物,理由是溶液过段时间后, 经检验含Fe3+ 4、生成了一种黑色物质 5、 (不仅仅是铝,其它金属也有) 启迪:在课堂上一个个有难度但又是可以获得解决、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开展探究活动。,23,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必修1第三章第2节一、钠的重要化合物),实验

13、现象:,猜想与假设:,产生气体,反应放热,推测产物可能是O2 NaOH,案例5,提出问题:,生成物可能是什么?,设计实验:略,提出问题: 为什么加入酚酞后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猜想与假设:褪色的原因,冷却,不复原,温度过高,碱浓度过高,氧气氧化,取0.1mol/LNaOH溶液,滴加酚酞,向其中通入氧气,不褪色,褪色,反应中生成的H2O2氧化,取0.1mol/LNaOH溶液,滴加酚酞,向其中滴加H2O2溶液,稀释,不复原,设计实验:控制变量,这种设计得出的结论可靠吗?问题在哪?,案例6:苯酚,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苯酚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现象:有的有沉淀,有的没有沉淀 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

14、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 1、原溶液中氢氧化钠过量 2、反应放热 3、加入酸过多 4、盐酸浓度小了 5、酸变质了吧? 6、。,几个科学探究案例引发引发的思考:,1.科学探究与化学知识的关系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和对探究理解的加深,不会也不可能脱离化学知识孤立进行,而是要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去探索未知事物。科学知识是科学方法的基础,科学方法是科学知识的脉络,二者密不可分,科学知识在探究中不可或缺,要避免形式主义的科学方法或科学过程训练。,科学探究可以是对核心知识的探究,也可以是对非核心知识的探究。 既是学习方法,又是学习内容 科学探究的课题可大可小,要素可多可少,层次可高可低,时间可长可短 科

15、学探究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作为学习内容的探究;作为学习方式的探究;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探究。 (如2007年四省高考),科学探究水平,2.科学探究与实验和动手的关系 “学习科学是个能动的过程”,然而实验或动手活动不一定是能动的,能动的学习也不一定非要实验或动手,能动与否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只动手不动脑的科学活动无法达到探究的目的,探究需要明确假设,需要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需要考虑可能的其他解释。” 科学探究实际上既重视动手活动,又强调动脑活动。科学探究对教师提出下列要求:重视学生在观察中的思考,对探究结果的预测,对后续探究活动的计划,考虑变量的选择和控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整

16、理,在与同伴的讨论中相互质疑和评价,反思自己的假设,考虑可能的其他解释,最终得出结论和报告等。因此,探究不一定非要动手,动手学习也并非总是探究。,3.科学探究呼唤教师的创造性教学 一提科学探究,人们往往认为仅指学生的探究活动,而忽视对教师的探究要求,以为教师只是掌握某个探究教学模式便可进行,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教师需要对课堂的探究要素进行精心的预设,还需要对课堂生成的探究要素进行及时的引导。老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需要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不断探究。教学即探究,教师即科学研究者。,23、(11分) 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处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mol/L硫酸、2mol/L硝酸、2mol/LNaOH溶液、20%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