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赏析题及其答题技巧(上课用)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829628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的赏析题及其答题技巧(上课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散文的赏析题及其答题技巧(上课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散文的赏析题及其答题技巧(上课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散文的赏析题及其答题技巧(上课用)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散文的赏析题及其答题技巧(上课用)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的赏析题及其答题技巧(上课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的赏析题及其答题技巧(上课用)ppt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的赏析题 及其答题技巧,散文的赏析题的类型,1、景物描写的赏析 2、修辞手法的赏析 3、表达方式的赏析 4、表现手法的赏析 5、语言特色的赏析 6、综合手法的赏析,1、景物描写的赏析,【景物描写的方法】 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心理感受) 分层写景:以时间为顺序,以空间为顺序(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里到外)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引用、设问、反问、通感等。,、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联想想象、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象征等。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白描与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特点】 和谐温馨、恬静优美、繁

2、华热闹、宁静素雅、萧瑟凄凉、生机勃勃,【景物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或营造-氛围; 奠定-感情基调; 为下文写-作铺垫; 与下文-形成对比; 衬托人物-的形象或心情; 表达了对-的赞美之情; 有力的表现了-的主旨;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艺术效果】 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使读者身临其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例2、2012-广东-荷叶 题16、文章开头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写宏村秋景,是为后文写湖中枯荷作铺垫;宏村秋景虽美,我的目光却被湖中枯荷 所吸引。 更突出了我对荷叶的喜爱,秋景则起到了衬托的作用。,赏析人物描写的表达特色,例3、2014-

3、南京二模-只想和你接近 11、请赏析第7段文字的表达特色。(4分) 他会稍微站定观察一阵儿,有时候甚至会喃喃自语:“实在啊-睡成这样!”然后床板轻轻抖动,(视觉、动作、语言描写)接着闻到他身上柠檬香气的气味慢慢靠近,(嗅觉)感觉他的大手穿过我的肩胛和大腿,整个人被他抱了起来,放到应有的位子上,最后他拉过被子帮我盖好。(触觉、动作描写) 【人物描写的表达特色题】,【答案示例】 从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描写,写父亲深夜呵护孩子。(从描写角度赏析) 运用动作、语言描写,表现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从人物描写方法赏析),2、修辞手法的赏析,【考纲要求的七种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

4、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 2、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形象。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丰富联想,以创造意境。,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音节和谐,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气强经,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层次感。,修辞手法的赏析,【答题思路】 确认修辞手法; 阐释这种修辞手法; 联系文本内容,表述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效果。,例1、2011-山东-没有天堂 题12、结合文意,简要分析两处

5、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或比拟)手法,将金星比拟成对人类抱有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的说明了金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情况。 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小船喻地球,用触礁漏水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是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例2、2011-徐州三检-金色的飘落 题13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4段中画线句子进行分析。 运用拟人的手法, 通过“争先恐后”、“涌”、“青春的梦想”等词语,赋予初春银杏叶人格的特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嫩绿的银杏叶在和煦春风中的蓬勃生机。,3、表现手法的赏析,【表现手法】 抑扬结合 以小见大 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 衬托对比 伏笔照

6、应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铺垫悬念 比喻象征 借古讽今 卒章显志 承上启下 联想想象 渲染烘托 虚实结合 白描和细节描写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答题思路】 确认其表现手法; 结合文句内容,阐述这种手法; 分析其作用效果。,例1、2012无锡市高三期末-放生鸟 13、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4分) 进行场面描写,写了河灯极多和观灯人数极多的壮观场景;动静结合,孩子们的“拍手”“跳脚”和大人们的“出神”互相映衬;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随水波动说成是“跳跃”。,例2、2010-徐州一检-活着的祖先题13、文章第5 段运用了哪些方

7、法来写活着的祖先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手法:作者运用了想象(以虚写实、或拟物)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写“活着的祖先”的; 作用:通过想象祖先们幻化为鸟和风,回到曾经的家园的细节和场景,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的表现了祖先们对家园一草一木及劳动成果的珍视,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关心,表达了作者对祖先们的感激和怀念之情。,4、表达方式的赏析,【表达方式】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议论(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说明(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引用、作比较、摹状貌),例1、2009-江苏-上善若水 题1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

8、,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色? 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思考;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例2、2014江苏原创-绝望的耶稣 11、请指出文中第2 段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6分) 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技巧熔铸一炉,使文章既生动形象又深刻精辟。使用对比的手法,与常见的耶稣像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显靛蓝的耶稣绝望的震撼。排比的连环使用,有句式整齐、语调铿锵、气贯长虹、意蕴深厚的效果,形成了结构形式的匀称美,并增添了文章的气势美。,5、语言特色的赏析,【作品语言

9、的鉴赏角度】 1、从用词的角度去鉴赏。 2、从句式的角度去赏析 3、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4、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5、从语体的角度鉴赏,1、从用词的角度去鉴赏。 叠字叠词: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用词精当。 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简括、有力、形象地刻画作者幼年时经历的那种寂寞、清贫、孤独和悲怆的惨境。 又如“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形象地勾勒了一幅祖母大限临头的惨苦图。,2、从句式的角度去鉴赏 长句:流畅匀称,层层修饰、表意严密; 短句:简练精美,语言轻快、活泼、流转、自然 ; 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 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10、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 感叹句:情感强烈; 疑问句:发人深思 回环复沓句:琅琅上口、音韵美、感染力。复沓对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加强情感都起了很好的作用,现代汉语的句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 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 根据句子的容量分:长句、短句; 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 根据语体风格分:口语句、书面句; 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 根据句子数量分:单句、复句。,句式特点,句式特点:骈散结合,音韵和谐。 如“生孩六

11、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将自己灾祸接连而至的遭遇、祖母对自己的抚育之情、自己对祖母的报恩之情,表达得十分真切。,3、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赏析下文画线文字的语言风格。 一场色彩与线条的盛会:灵动的肢体,飘飞的衣带,蘸着宝石的颜色自如地流转。在古中国的历史上,漫漫黄沙下,原来掩藏着这般自由的灵魂,这般高扬飘逸,这般酣畅淋漓,这般辉煌壮丽!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也

12、跟着飘飘悠悠,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人怎么可以把一根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洞窟外面,风把沙丘牵动过一轮又一轮,一千多年的风一直在上面吹拂,河水跟着它在流淌。桑叶上的阳光在上面闪烁,生命在上面歌唱。从绸带的飘飞里,我听到一股强劲的音乐。那是生命的狂欢。生命在洞壁上奔涌了一千年。 节选敦煌,【参考答案】 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4、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语言风格举例: 1.豪放 激越-阴柔 婉约 2.清新 明快-沉郁 含蓄 3.质朴 通俗-华丽 典雅 4.潇洒 旷

13、达-严谨 工整 5.舒缓 平和-急骤 猛烈 6.活泼 幽默-细腻 隽永,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汉子汉子”地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这个细节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跑到她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进大门,有一问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年的麦秸都有股浓馥的太阳味儿,我自小觉得凡太阳晒过的东西都有一股暖暖的甜味儿。在收割季节的庄稼叶子上能闻到,地里的土坷垃上能闻

14、到,熟透的“灯笼红”香瓜散发出的太阳味儿最浓。,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到了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麦秸里沉聚的芬芳的太阳味儿被扬了起来,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面。家乡话中的“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了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

15、着,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 节选自牛汉的灯笼 ,【参考答案】 本文语言本色、平实。文章主要叙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爱、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语言与人物形象特征相吻合。,5、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 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2009- 湖北卷- 书房的窗子(杨振声 ) 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阴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清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阴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关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 (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