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主要指标分析及应用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8026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主要指标分析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主要指标分析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主要指标分析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主要指标分析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主要指标分析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主要指标分析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主要指标分析及应用(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主要指标分析及应用,2008年6月,图书馆建设实务,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主要指标分析及应用,讲课内容,一、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里程碑 二、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 三、公共图书馆设置和用地指标 四、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和藏书量、阅览座数量指标 五、公共图书馆用房项目设置和分区面积指标,一、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里程碑,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规范政府规划、决策、建设公共图书馆的行为 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公共图书馆建设走上了法制的轨道,(一)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规范化历程五个阶段,无法可依的阶段(1949-1986年); 建设部、文化部图书馆建筑设

2、计规范(1987年制定,1999年修订) 文化部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1995 -2003年) 地方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建设标准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文化部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2008年),200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结果表,(二)用地指标、建设标准(报批稿)主要指标 1,确立了以“服务人口”为制定公共图书馆建设指标基本依据的原则,建立了“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以“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面积”、“人均藏书量”、“千人阅览座数量”为基本指标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指标体系。,(二)用地指标建设标准主要指标 2,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 公共团书

3、馆的设置和用地指标(覆盖率、容积率、绿化率、停车面积、用地面积); 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和藏书量、阅览座数量指标; 公共图书馆用房项目设置和分区面积指标。,一、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分级 和分级指标,用地指标和条文说明的第16条 建设标准和条文说明 第十条,第十一条。,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 1,以服务人口为主要依据,按大、中、小型分级 大型 服务人口150万以上, 建筑面积20000以上; 中型 服务人口20-150万, 建筑面积4500-20000; 小型 服务人口20万以下, 建筑面积在4500以下。,我国现行的公共图书馆分级形式 按行政级别分级的形式 按大、中、小型分级的形式 评估定级的方式 总

4、馆-分馆的分级形式,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 2,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 3,按照其主管部门的行政级别确定建设规模、面积是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主要特点 建设主体明确; 显失公,不符合普遍均等的原则; 建设资金负担与主体不符;,东、中、西部地区省级馆 均面积和千人面积比较,均面积,千人面积,部分省馆千人面积比较,东部: 北京市 4.7 上海市 9.7 浙江省 120 山东省 205 中部: 河南省 173 江西省241 湖南省 222 安徽省 259 西部: 内蒙古自治区 196 广西自治区 286 青海省 260 西藏自治区 1142,人均指标的应用,文化部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

5、藏书册数达0.6册; 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县标准: 人均藏书1.5册 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区(县)图书馆的阅览座位总数与本区(县)内街道(乡镇)图书馆阅览座位总数之和,应达到本区(县)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二” 。,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 4,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作为确定其建设规模的基本依据,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建设“以人为本”的思想; 按照人均指标确定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面积,保障公民公地享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权益,符合公共服务“普遍均等”的原则。,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 5,符合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建筑标准规模分级与现行公共图书馆设置要求相呼应。 大型-省级 中型-地级 小型-县级,规模分级和分级指

6、标 6,与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求相适应。 图书馆规模类型 藏书量 小型图书馆 20万册以下 中型图书馆 20-80万册 大型图书馆 80-500万册 特大型图书馆 500万册以上 鲍家声主编的图书馆建筑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 7,与国际标准接轨 国际图联: 通常每5万人口建设一个公共图书馆,特殊情况人口不足5万也需要建立公共图书馆,但最小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不得少于3000人。 公共图书馆面积指标是:1-2万人口,42方米/千人;超过10万人口,28方米/千人。,(二)服务人口的计算方法 1,服务人口是指可以直接到公共图书馆享受服务的人口,以及公

7、共图书馆通过设置分馆和开展流动服务等形式直接提供服务的人口。 服务人口是指公共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文献信息资料借阅、大众文化传播等日常公益服务的人口数量,即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内的人口总数(用地指标)。,(二)服务人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市、地区、盟、州)公共图书馆 以其所在城市市辖区(或城镇)的常住人口数为服务人口数,(二)服务人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县(市)公共图书馆, 以其所在县城关镇、所在镇的常住人口为服务人口数。,服务人口的计算方法 4,1、直接服务人口与间接服务人口 所在城市(所在镇)人口与本辖区全部人口 2、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 为外来务工人

8、员服务 3、实际人口和规划人口 未来十年的规划总人口,服务人口的计算方法 5,省、副省级市、地市公共图书馆 直接提供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所在城市的市辖区(或城镇)的人口; 为所辖区域其他人口提供服务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间接形式实现的; 省、地公共图书馆建立的分馆或服务点,属于示范性的 。,服务人口的计算方法 6,县公共图书馆是最基层的独立建制的馆 承担着“丰富藏书量,形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的图书配送体系”, 为本辖区包括农村人口在内的全部人口提供服务的任务。 三种服务方式 附近村民直接到图书馆享受服务; 采取集体外借的方式提供服务; 采取送书下乡的方式提供服务。,服务人口的计算方法 7,县级公共图书

9、馆建设规模在以其所在城关镇(或镇)人口数量为依据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为全县人口提供服务所需要的藏书量、阅览座数量和建筑面积, 本标准采取提高以城关镇人口为基数的人均藏书量指标(30%10%)和千人阅览座数指标(20%10%)的方法加以调整。,(三)影响建设规模的其他因素 1,主管行政机关的行政级别; 服务人口; 藏书量(藏书量依据服务人口确定); 服务人口、藏书量、阅览座数量、流通量综合考虑; 功能定位与服务人口; 全面评估;,影响建设规模的其他因素 2,以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 兼顾 服务功能 文献资源的数量与品种 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三、公共团书馆的设置和用地指标,(一)公共图书馆建设内容 1

10、房屋建筑只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一部分 “以人为本”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理念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环境建设,公共图书馆建设内容 2,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和图书馆技术设备。 公共图书馆的房屋建筑包括基本用房和辅助用房。 公共图书馆的场地包括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绿化用地等。 公共图书馆的专用设备包括十四类。,(二)公共图书馆的设置 1,设置原则: 按照服务人口设置公共图书馆的原则 以大型公共图书馆为骨干,以中小型图书馆为基础的原则 布局合理原则(服务半径内不重复设置),公共图书馆的设置 2,人口150万以上的城市: 大型馆1-2处(最多2处); 中型馆每50万人口设置1处; 小型馆

11、每20万人口设置1处; 人口20-150万的城市: 中型馆设置1处; 小型馆每20万人口设置1处; 人口在20万以内的: 小型馆:设置1处。,公共图书馆的设置 3,大型公共图书馆设置的控制: 服务人口150万以上的城市内可设置1-2个大型公共图书馆 大型馆设置不得超过2处;服务人口达到400万时,宜分2处设置(第18条) 大型馆用地控制指标表中用地面积是指大型馆建设用地(包括分2处建设)的总面积(第22条),公共图书馆的设置 4,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半径 大型馆:9公里; 中型馆:6.5公里; 小型馆:2.5公里。 大型馆覆盖的6.5km服务半径内不再设置中型馆;大、中型馆覆盖的2.5km服务半径

12、内不再设置小型馆。(第18条),四、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和藏书量、阅览座数量指标,建设标准和条文说明 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一)建设标准总建筑面积控制指标,调研了我国有代表性的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馆舍现状,统计、分析了大量数据, 参考了文化部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2003)和地方标准, 分析研究了国际图联和国外主要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关指标, 进行具体计算。,表2 公共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以及相应的总藏书量、总阅览座数量控制指标,表2说明,1服务人口1000万以上的,参照1000万服务人口的人均藏书量、千人阅览座数指标执行;服务人口3万以下的,不建设独立的公共图书馆,应与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合并建设,其

13、用于图书馆的面积,参照5万人口的人均藏书量、千人阅览座数指标执行。 2表中服务人口处于两个数值区间的,采用直线内插法确定其建筑面积、藏书量和阅览座指标。 3建筑面积指标所包含的项目见附录一。,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面积指标,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面积(/千人)指标,是指每一千服务人口需要的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 用于根据其服务人口数量计算和确定其建筑规模和面积。 设定的指标为:5-50/千人,人均藏书量指标,人均藏书量(册/人)即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是指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各级公共图书馆藏书总和的人均数。 是计算藏书量、藏书区使用面积的依据 设定指标为: 0.62.0册/人,千人阅览座数指标,千人拥有公

14、共图书馆阅览座数(/千人),是指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各级公共图书馆座数总和的千人均数。 是确定阅览座数量、阅览区使用面积的依据 设定指标为:0.33.5/千人,总体水分析 1,与国际图联标准比较 建设标准 国际图联 服务人口 5万 10万 5万 10万 千人面积 24 22.5 48 28 人均藏书 1.2册 2-3册 千人阅览 1.2 2-3 座,总体水分析2(与省级馆比较),大型馆 省级馆 建筑面积 2-6万 2.5万以上(77%) 藏书量 135-600 300(均值) (万册、件) 250以上(77%) 阅览座 1200 -3000 1170(均值) 3000(最高值),总体水分析3(与地

15、级馆比较),中型馆 地市级馆(均值) 建筑面积 4500 4600 -20000 30000(最高值) 总藏量 24 30万册 -135万册 260册(最高值) 阅览座 240 1080 -1200,总体水分析4(与县级馆比较),小型馆 县级馆(均值) 建筑面积 800 3200 -4500 总藏书量 4 -24万册 8.4万册件 阅览座 45-240 148,总体水分析 5,省会市 地级市 县级市 省馆 10 市管 10 13 27-23 区馆 15 22 合计 35 35 27-23,(三)总建筑面积的测算 1,总蔵书量=册/人服务人口数量 总阅览座数=/千人服务人口数量,(三)总建筑面积的测算 2,藏书区使用面积= 总藏书量藏书量/每方米 (大型馆350300册/;中型馆280册/ 小型馆250册/) 阅览区使用面积= 阅览座总数方米/ (3方米/),(三)总建筑面积的测算 3,总建筑面积= (藏书区使用面积+阅览区使用面积)所占比例(5565%)使用面积系数(0.7 ),(四)总建筑面积的调整 1,省、地两级具有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