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应答西北医科大学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2361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应答西北医科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免疫应答西北医科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免疫应答西北医科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免疫应答西北医科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免疫应答西北医科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应答西北医科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应答西北医科大学(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D-Ag:内源性抗原 内源性抗原提呈途径 外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 TI-Ag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B cell,抗原物质,抗原加工与提呈,T、B细胞膜分子,知识回顾,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目的要求,1、掌握免疫应答的概念及基本过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抗体产生的规律及意义。 2、熟悉免疫应答的类型;T细胞和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B细胞对TD抗原和TI抗原应答的特点;CD4+Th1和CD8+CTL的效应机制。,一、概 述,概念 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自身活化、增殖与分化或失去分化潜能,

2、表现出一定的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类型,概 述,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 体液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生理性免疫应答 正应答 病理性免疫应答 负应答,1.根据免疫应答的结果分类,2.根据介导的细胞不同分类,概 述,基本过程,1.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识别启动阶段),2.活化、增殖与分化阶段,3.效应阶段,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APC提呈抗原及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1)APC提呈抗原的过程 (2)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免疫突触的形成 (3)T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双识别 TCR特异性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TCR既识别抗原肽,同时也识别MHC分子,2.T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 (1)T细胞

3、的活化双信号,第二信号: T细胞与AP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相互结合(如CD28-B7等),第一信号: TCR、辅助受体与抗原肽MHC-类/ MHC-类分子复合物的结合,(2)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过程,受体的交联,PTK活化,TCR活化信号在胞内的转导,PLC-活化途径MAP激酶活化途径,转录因子活化,T细胞基因活化,T细胞活化增殖,细胞膜,细胞浆,细胞核,(3)T细胞的增殖分化,介导特异性免疫效应的T细胞,Th1细胞,CTL细胞,Th2细胞,细胞免疫,辅助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CD4+T细胞的作用(Th1) 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介导炎症反应及细胞免疫效应。,(三)T细胞介导的效应,CD4+Th

4、1释放的主要细胞因子及其作用, CD8+T细胞(CTL)的作用, CTL的激活,静止CD8+CTL,活化CD8+CTL,效应CD8+CTL,IL-1、2,增殖分化, CTL杀死靶细胞的机制,穿孔素-颗粒酶系统,效-靶细胞结合阶段,致死性打击阶段,导致靶细胞坏死或凋亡,FasL/Fas系统,细胞因子途径,靶细胞溶解阶段,CTL杀死靶细胞的特点,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不依赖抗体);,受MHC-类分子的限制;,杀伤效率高(可连续多次杀伤靶细胞);,需要抗原致敏;,1.抗胞内感染病原体;,2.抗肿瘤作用;,3.介导免疫病理损伤:迟发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四)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5、,三、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概念 在抗原与其他辅助因素作用下,B 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合成、分泌抗体,通过抗体发挥的特异性免疫效应称体液免疫应答。, B 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1. B细胞对TD-Ag的特异性识别,BCR特异性识别抗原,B细胞的活化信号双信号,第一信号: BCR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B细胞共受体的辅助作用,第二信号:粘附分子与相应的受(配)体结合如CD40 CD40L等,2.Th对B细胞应答的辅助作用,3. B 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4. B 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过程,5. B 细胞对TD-Ag免疫应答的特点 需要Th细胞的辅助; 有免疫记忆,有再次应答;

6、可产生各类Ig。, B 细胞对TI-Ag的免疫应答,1. B 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2. B 细胞对TI-Ag免疫应答的特点 不需Th细胞辅助; 无免疫记忆,无再次应答; 只产生IgM。,(四)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1.抗体产生的顺序规律 IgM - IgG - IgA - IgE,2.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规律,3.意义 诊断疾病 测某种病毒的IgM抗体,可做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或胎儿在宫内感染的诊断。,指导预防工作 接种疫苗时应注射两次以上,以增加抗体的浓度、亲和力,延长持续时间,从而获得最好的免疫效果。,(五)粘膜免疫应答及分泌型IgA的转运,(六)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1.中和作用

7、中和毒素 中和病毒 2.调理吞噬 3.介导ADCC效应 4.激活补体发挥溶细胞作用,5.介导免疫病理损伤, IgG、IgM可参与型和型超敏反应及某些自身免疫病。, IgE可参与型超敏反应。,免疫应答总结,CTL,Tm,Bm,TCR,BCR,1.解释名词:免疫应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突触、初次应答、再次应答 2.简述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基本过程。 3.简述T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 4.试述抗体产生的规律及其意义。 5.简述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信号。 6.简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思考题,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对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病毒蛋白抗原 (病毒感染细胞) 抗

8、原肽-MHC-I类分子 CD8+T细胞 MHC-I类分子 (2)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外源性抗原 (专职APC) 抗原肽-MHC-类分子 CD4+T细胞 MHC-类分子,识别,识别,提呈,提呈,加工处理,加工处理,TI2抗原:肺炎球菌多糖等。 1.结构特点 具有多个重复出现的抗原决定簇,呈线形排列,在体内不易降解。 2.活化特点 与特异性BCR结合 BCR交联传入活化信号B细胞活化。,TI-2抗原,T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之间的MHC限制性,T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LFA-1、CD2)与APC表面相应配体(ICAM-1、LFA-3)非特异结合; T细胞与APC特异性结合免疫突触形成 T细胞与APC表面黏附分子通过受体-配体相互作用而紧密接触,形成的以TCR-抗原肽-MHC三元结构为簇状中心,周围环形分布着黏附分子,这一瞬时性结构称为免疫突触(immunological synapse)。,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