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第九章自我与他人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2282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第九章自我与他人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第九章自我与他人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第九章自我与他人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第九章自我与他人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第九章自我与他人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第九章自我与他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第九章自我与他人(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自我与他人,教学目标: 掌握儿童通过认识自我、关注 他人和关注人际关系来认识了 解周围的世界,获得社会认知 的发展。 教学重点 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儿童观点采择的发 展,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区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 控制,儿童心里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本章内容构成,儿童的自我意识(重点) 关注他人(重点掌握) 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发展(了解),第一节 儿童的自我意识,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 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4个标准: 1.儿童能够区分自己的动作,并意识到动作 的目的和动机。 2.儿童能够把自己与自己的动作区分开,知

2、道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3.儿童能够适应自己的名字。 4.儿童能够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评价发生较早 开始发生的年龄期3-4岁之间 自我体验 4周岁左右 自我控制 45岁之间。,(三)自我意识发展的 阶段理论,二、自我概念的发展,所谓自我概念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知 觉,是自我认识的体现。即个人心 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 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 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 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三、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一)婴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 特点 1.从依存性到独立性的发展。 2. 发展到对自己多方面的评

3、价。 3. 对自己外表行为的评价。 4. 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2.幼儿自我评价的恰当性 三岁幼儿倾向于自评过 高,随着年龄增长,自 评恰当率提高,过高率 下降。教师评价、同伴 评价、客观标准、同伴 参照等外部因素都对幼 儿的能力自评和品德自 评有一定的影响。,四、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1)儿童自我体验的发展 自我体验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 于学前期的四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 大的发展。 (2)社会交往在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儿童通过他人的评价 逐渐认识自己,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第二节 关注他人,一、儿童心理理论 (一)儿童心理理论 的发展 (二

4、)心理理论的发 展与社会性行 为的关系,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一)建构理论 (二)模仿理论 (三)模块理论 (四)匹配理论,三、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一)皮亚杰关于观点采择的基本理论 (二)塞尔曼关于儿童观点采择的理论 塞尔曼把3岁到青春期儿童观点采 择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或水平,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 的影响因素,(一)家庭背景 (二)家庭言语交流方式 (三)假装游戏 (四)言语的影响 (五)文化差异,第三节 性别角色的 获得与发展,一、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特点 (一)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1.性别认同 2.性别稳定性 3.性别一致性,三、关于儿童性别角色 发展的主要理论,(一)生物学的解释 (二)认知发展理论 (三)性别图式理论 (四)社会学习理论 (五)社会认知理论,四、影响性别角色社 会化的主要因素,(一)家庭的影响 (二)幼儿园和学校的影响 (三)同伴的影响 (四)社会传媒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