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第15课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1539005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第15课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x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第15课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x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第15课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x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第15课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x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第15课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第15课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第15课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第15课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教案第15课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考点导读】复习本课要求掌握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工商业繁荣,民主政治也发展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反思自己,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等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智者学派特别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

2、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它的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次觉醒。但他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更否认了世间的客观评判标准的存在与人的社会性,给主观随意及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智者学派还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法律制度都是人为的,其约束力也是相对的。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这些又都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苏格拉底等人的人文主义思想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同样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但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的主张。他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

3、、道德沦丧的现象,针砭时弊,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于是他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苏格拉底还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由此教育对提升道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特点极为相似,被视为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

4、,在理想国一书中,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人分为三类,并明确分工: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三类人各司其职。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他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亚里士多德非常尊敬他的老师,但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主张人们应该自由探讨,追求真理。他创立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充分体现屯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典型例析】例1智者运动是西方的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B.知识与美

5、德的关系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智者学派研究的重点在于人和人类社会,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答案:D例2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人文主义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简单说就是以人为本。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而不是神圣的高高在上的神的形象,这显然

6、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A选项与题干无关,既然为神塑像说明古希腊人是有神论的,有神论不符合科学精神,所以B、c两项不符合人文主义的含义,将神塑造为人的形象,就是把人放到和神一样的高度,符合人文主义重视人、肯定人的力量和价值的定义。答案:D例3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杰出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c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分析的要求较高。解题关键在于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了解。答

7、案c中苏格拉底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但孔子不同,他生活的春秋时期中国没有出现民主政治,孔子自然无从反对。答案:c例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普罗泰戈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材料二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材料三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材料四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以上材料据岳麓版、人教版和人民版教材整理材料五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知识即美德;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道得越少。请回答:

8、依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概括指出材料五中体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理解、分析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的学习能力。解题中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概括材料所提供的“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的有效信息,然后根据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其次,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需要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状况来谈,注意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产生的背景有所区别。最后,结合上述问题,联系当前社会实际,谈个人对人文精神的看法。答案材料一:人的价值、作用;材料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材料三:人与人的平等;材料四:对人的教育。崇尚知识。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智者学派产生于民主政治的繁荣时期,公民地位得到提高;苏格拉底时期民主政治过度泛滥,导致公民道德堕落。人文精神核心就是关心人,强调人的价值、作用,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获得,主要靠涵养知识。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