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全册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1538079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全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材教法试题全册第一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学校: 姓名:一、填空。1、语文是最重要的( )工具,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语文是( )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3、中高年级教学策略中“品读体验”一环的学习目标是体会( ),感悟( ),领会( )。二、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 )、( )。花朵( )时,它是( )的,草地也是( )的;花朵( )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 )的了。多么( )的草地!多么( )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就

2、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1、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 2、用“ ”画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睡觉 起床4、草地变成金色是因为( )。草地变成绿色是因为( )。三、爬天都峰一课中“我”和老爷爷在爬上天都峰之后,为什么会互相道谢?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学校: 姓名:一、填空。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 )、( )和( )。2、中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 )字和( )字。3、课标中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篇(段)。4、“破”的部首是( ),音序( ),音节( )。字典里有五种解释:A完整

3、的东西受到操作变得不完整;B打败(敌人);C突破、破除;D花费;E揭穿,在“破例”一词中应选( )。二、给带点的字注音。停当( ) 胶卷( ) 胸脯( ) 躲藏( )三、日积月累。1、聪明在于 ,天才在于是 。2、世上无难事, 。3、为 而读书。4、书籍是 的阶梯。5、任何成就都是 的结果。四、补充诗句。 1、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2、草长 飞二月天,拂堤杨柳碎春烟。 3、千里 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4、泥融飞 ,沙暖睡 。五、读短文,解答问题。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小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

4、:“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有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1、“果然”表现了 。A、事实和列宁想的一样。B、男孩及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是个诚实的孩子。2、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A、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B、灰雀没找到。3、用“因为.所以.”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为什么小男孩是诚实的? 六、怎么样让孩子把人物描写的更加生动,真实。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学校: 姓名:一、填空。1、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 )、( )、( )三个维度设计的。2、高年级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5、)字。3、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 )阅读和( )阅读的能力,提倡( )、( )阅读,利用( )、( )和( )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二、根据要求写词语。1、 描写心情的: 2、 描写秋天的: 三、补充词句,完成练习。独在异乡为异客, 。遥知兄弟登高处, 。1、这首诗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2、诗歌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诗歌中“佳节”指的是 ,它是农历的 。四、以秋天的雨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学校: 姓名:一、填空。1、语文课程应植根于( ),面向( )、面向( )。2、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策略包括( )、(

6、 )、( )、( )四个环节。3、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 )和( )。二、选择。闷热(mn mn) 几乎(j j) 尽管 (jn jn)三、积累成语。( )( )寸断定 比( )而立 ( )( )相照 ( )( )涂地虎( )熊( ) 食不果( ) ( )花一现 ( )然怒放四、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2、他高烧那么重,怎么能上学呢? 五、阅读。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代 袋)里。为了(证实 证明)飞回花的蜜蜂是我(放走 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bei bei)上(做 作)了白色的(纪 记)号。然后,我叫小

7、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代 带)着(作 做)了(记 纪)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代 袋),把它们放出来。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词。3、从中看出法布尔 ( )的精神。细心 B 周到 C 严谨六、教学作文时,经常发现学生作文内容不具体,或词句没有文采。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生动具体的文章来。试举例谈谈自己的看法。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学校: 姓名:一、填空。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和( )。2、中高年级“自主探究”习作教学策略中“尝试”一环分为( )和( )两个步骤。3、语文教学过程是( )的过程,是( )的过程,是( )的过程,是( )的

8、过程。4、阅读是学生的( ),不应以( )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二、判断。1、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2、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3、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4、“盘古”是神话传授中的英雄。( )5、十二生肖中前面四个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三、阅读分析。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做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

9、了滋润万物的雨露。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辽阔 茂盛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3、本段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四、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说说你是如何指导学生解决: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一问题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学校: 姓名:一、填空。1、语文教学应在( )的过程中进行。(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和(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 )、( )和( )的能力。3、自主学习,就是( )、( )、( )的学习。4、语文课程评价中提倡采用( )的方式。实施评价,应注意( )、( )、与( )相结合。二、补充成语。琳琅( )( ) 一( )俱( ) 千( )百( ) 五( )六( ) ( )( )夺目 ( )( )不平三、补充诗句。1、江碧鸟逾白, 。2、两岸青山相对出,。3、山重水复疑无路, 。四、简答题1、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关于枝条的描写,“抽出”一词用得特别好,好在哪里呢? 2、换词比较,“长出、生出、伸出”,用心体会,你觉得这里用“抽出”有什么好处?四、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说一说怎样正确理解和运用“文中提示语”?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教法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