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153525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教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教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教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教法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教法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教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教法复习资料(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窗体顶端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教法复习资料一、填空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 )字以上3、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 )( 合作 )( 探究 )的学习方法。 4、新课程标准根据(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5、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 )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6、第一学段,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声母 )、(韵母 )、( 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7、第二学段,会使用(字典 )( 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8、能准确地

2、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9、第二学段,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 明显错误 )的词句。10、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又是一个人( 语文素养)的体现。11、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五、六年级在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12、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赠别)和选拔的功能。 二、选择(每小题4分,共20分)1、词的分类有( B ) A、主语、谓语、宾语等 B、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C、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B )的能力。 A、感受、理解、欣赏 B、感受、理解、欣

3、赏、评价 C、感知、理解、了解、欣赏 3、语文教学应在( C )的过程中进行。 A、以教师为主体 B、以学生为主体 C、师生平等对话 三、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1、对于1、2年级学生,课标规定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 )2、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3、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 4、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5、“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6、“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4、)四、把下列名句、谚语等补充完整。(4分)1、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五、填字成成语 (左)顾(右)盼 (南)辕(北)辙 (求)同存(异) 惊(天)动(地 )自己写出以上形势的成语2个:大惊小怪、眼高手低、 六、简答题1、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将学习目标定位在拼读音节而不特别强调直呼音节,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上。2、新课程标准根据哪三个维度设计的。答:新课程标准根据 知识

5、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3、简要举例九年义务教育第一、二阶段语文必背诗文作者篇目的具体内容至少两首。答: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七、论述题。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条基本理念?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加以简要论述。 答:(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论述第一条如下: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

6、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八、作文任选一题。题目:1、扩写诗句一枝红杏出墙来 要求:展开想象,符合诗歌内容,健康;字数在600字左右;2、写一篇简短关于语文的教育教学论文试题一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分) 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

7、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教学是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 应当是对话的中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观察、思考、表现 、评价的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 中进行。()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 和实施的能力。()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 Rn 和hng 。(2)“佞”字和“衙”字

8、的意符分别是女和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 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 击 和 从长计议。(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曹丕和曹植的合称。(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风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颂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辨析题(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另外) 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勉强 ) 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尚且)这么棘手的问题,

9、他还真解决好了。 ( 居然竟然 ) 默写题(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陈词 滥 调 ) (以儆效尤 )(虚无缥 缈) (再接再厉 )(按部就班 ) (颠扑不破) (床架屋叠)(枕戈 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判断题(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

10、词占优势。()“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语文课程标准30问 戴宝云1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53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凸现出来:教育理念滞后、课程结

11、构单一、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普遍,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证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分哪几个实施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6月是研制阶段,2000年到2004年是实验阶段,2004年到2005年是推广阶段。2001年,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贯彻新的课程标准,使用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到2002年,各个地级市都要有一个实验区,占人学学生人数的10-15。到2003年,将有30的学生进入实验区,到2005年,全国所有的一、三、七年级(指初一)的学生都将进入实验,使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新的一轮的基础

12、教育课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次改革不是哪个人要改,哪个专家要改,而是不改不行了。基础教育的改革要适度超前才行。3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什么要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将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4语文课程标准是在什么情况下制订的?它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

13、观念?中小学语文教育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系统总结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的语文教育的目标新体系。据专家介绍,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四个基本理念: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基本观念贯穿于整个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教师只有深入学习领会其内涵,才能在教学中自觉贯彻落实。 5“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哪些区别?“课程标准”与现

14、行的“教学大纲”的区别:(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规定了国家对未来国民各方面素质的基础要求,而不是过多地规定通过怎样的过程达到这一要求。(2)“教学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标”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3)“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突破了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学习了多元化评价建议,尤其是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方法上有许多新颖、活泼、可操作的创新之处。(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生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6语文课程标准是如何关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5、,表现在: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化为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实际上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上发生了重大变化。7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性质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学科性质定位的变化,结束了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长期争论。以往教学大纲对语文的定性更多立足于语言的角度,语文课程标准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8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