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式设计课程教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815285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字版式设计课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文字版式设计课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文字版式设计课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文字版式设计课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文字版式设计课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字版式设计课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版式设计课程教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版式设计概念课程导入当我们面对设计主题,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时,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一创意表现出来。设计创意的表现元素不外乎图形(或图片)、标题字、正文和色彩,这些,统称为版式设计的四大元素。可以说,任何具体的设计,最后都会落实到对这四大元素的编排上来。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每进入到一门新的课程环节,要习惯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这门课程将要解决什么问题?这门课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有什么用?需要怎样才能使它们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目的?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我们的课程教学!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

2、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何谓版式设计?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能够强化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以期全新的视觉效果。版式设计的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平面设计中作品主题思想的创意,既相对独立,又必须服务于其主题思想创意。优秀的版式设计,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使之更加生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版式设计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诸如广告

3、、包装、报纸、杂志、书籍、宣传手册、CI、网页设计等(见图)。版式设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四大要素的构成关系。课题设计训练的目的: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练掌握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构成关系。总之,通过强化版式设计创意能力,使版式设计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单一走向无限。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让设计者能更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主题思想表达的版式创意设计,使版式设计更有情趣、更富内涵、更显新颖。第二节 传统中国书的版式一、书的形态中国有着三千多年辉煌的书籍艺术史。智慧的祖先给我们

4、留下了甲骨刻辞、钟鼎、石刻、简策、帛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一长串千姿百态的书籍形态,在此我们介绍几种重要的传统书装。1、简策中国图书的正式形成大概在商代中叶,刻写在竹木简上并用带子串连起来的“简策”。 竹简的编连方法是“简”的上下各打一孔,用丝线或韦穿在一起,策的第一简正面是白简,但反面刻着书名,卷起后书名正好朝外,起着封面的作用。2、卷轴商代中叶,用丝织品、帛箔作材料,上抄文字,围中心棒轴卷作而成的“卷轴”。东汉蔡伦改进和完善了造纸技术,此后,纸质材料逐渐成为卷轴的主要选料。3、经折装以一张长方形纸为单位的“折叠本”,每页中间串扎细绳成册。后又受印度贝叶梵经的启示

5、,将书页按序粘接起来,加以折叠,上下夹木板做表封,称之为“经折装”。这种变化意味着书籍形态从原来的“卷”式向册页翻动的形式过渡,这是书籍史上的进步。4、蝴蝶装蝴蝶装的特征是一个印板就是一页,版心向折口靠拢且折口全部粘合起来,固定了书脊,书页像蝴蝶翅膀般展开,故称之为蝴蝶装。5、包背装包背装形式正好与蝴蝶装相反,其版心移向书口,将白面相对朝内折,折口朝外,然后在右打眼穿孔,捻子订系,用书衣绕背包装,因此得名包背装。此形态兴盛于明代至明中叶。6、线装书线装书的装订方法与包背装相似。折口朝外,书页右边打眼,其特征有四针眼、六针眼、八针眼订法,书角用锦绫包角,此法延续直至晚清。二、传统中国书的版式1、

6、传统中国书的版面术语名称传统的中国印本书籍只印纸的一面。每一印张在中央对折,成为一页的两面。书的每页上有特别的形式及线条,其名称可以有助于解释它们的性质及其功能。印张的印刷部分与木板大小相同,称为版面(见图)。版面中央折叠处称为版心。版心中央有一黑线,有粗有细,称为象鼻,以此线为准进行折页;或有上下相对的两个凹形尖角黑花,称为鱼尾,凹形的尖顶处为折页的标准。版心处可以有一细栏文字,为两页内容章节的小标题、印张页次,有时也是印本分卷的号码及题目,或本张字数及刻工姓名。宋版书籍有时在版边的左上角印一长方形符号,内写卷次,称为书耳。 书页的上下边缘空白处分别称为“天头”、“地脚”。“天头”一般较宽,

7、“地脚”一般较窄。“天头”称书眉。书的每页画成行格,行与行之间有细线区分,称为界,每页四边均有边栏,或为单线,或为双线。书的正文印在行内,为大字单行,书的注释或批语则以小字双行印在所注的句或字下,同在一行之内。每一页可划分 5 到 10 行,每行容 10 至 30 字(大字)。这种印法的基本版式以及中国传统印本书籍所用的某些版面术语名称直至近代仍沿袭使用。 书的最重要部分当然是正文,通常以不同风格的楷书字体印出。宋代的雕版刻字至少使用了最为流行的三家书体。即欧体、颜体、柳体。欧体笔力刚劲,笔画清朗。颜体笔画肥厚,笔意凝重。柳体笔意清秀,结构端正,字画平直,自成一派。一般来说,北宋刻本多效法颜氏

8、书体,南宋多采用欧体。雕板印刷普及后,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2、传统中国书的版式设计特征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是直排,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元刻本图大元大一统志的章节目录,文字信息依章节名、作者、章节内容的顺序从右往左排列;在章节内容的编排中,内容由大到小的关系通过文字上下分级别的穿插排列,将信息层次清晰的显示出来。 明刊本图三才图绘中的指南车图,标题位于书眉,页面分纵向三栏,正文占一栏,插图占三分之二栏,空间留白的插图区与排列整齐的正文区之间形成黑白的强烈对比关系,使整个页面版式极具装饰性。 中国传统书籍在正文编排的处理上,很早就利用竖排文字间上下穿插的层次关系来

9、表现内容的信息级别。书的正文印在行内,为大字单行,书的注释或批语则以小字双行印在所注的句或字下,同在一行之内。 元代课本、小说、杂剧、历史话本中插图数量大量增加,通常在每页上端约三分之一为图,其下约三分之二为正文;这种版式安排说明插图起着装饰及帮助理解文字的作用,左图是全相三国志评话,是插图本的典型版式。上述案例介绍了传统中国书在版式设计中对标题、文字、插图处理的一些典型手法。自宋之后,中国书的版式风格已独具特征,值得深入挖掘。推荐书目:1、中国印刷史(上、下)张秀民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中国古籍版刻图志 熊小明著,湖北人民出版社3、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钱存训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章 版式

10、设计原则第一节 整体概念版式设计的创意不同于一般的创意,它必须服务于设计的主题思想。优秀的版式设计往往是将各种编排元素融入一体,以整体的形式与张力传递出视觉信息,从而突出作品的原创主题,使之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所以在版式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建立设计的整体观应该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而这些又必须贯彻在教学中,我们尝试让学生将编排元素抽象为点、线、面,运用黑、白、灰的构成原理进行整体布局;要求对优秀版式设计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中强调设计原则的把握,成为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所在。一、版式设计中的整体概念专业的眼光“整体”,是版式设计的前提。好的版式设计,最终目的是使版面具有条理

11、性,更好的突出主题,达到最佳的诉求效果。如何帮助学生在版式设计中建立整体概念,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1、建立信息等级,以明确的主次关系传递设计主题素描可以通过明暗关系来强调画面的主次;色彩也能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来表现空间与光影,突出对主体的烘托。版式设计中,我们同样把主次关系放在首位,从而提示阅读者那些是重要的信息,在哪里能获得重要的信息。面对纷乱繁杂的信息,版面设计就是要从混乱和随意中找到条理,给阅读者提供明确阅读点。成功的版面设计应该使阅读者知道哪个信息最重要,应按什么顺序来阅读从而知晓所要表达的主题,这种依信息主次的设计,称为信息等级编排。即使在似乎偏爱表面视觉混乱的当代设计作品中,

12、设计师也会运用信息等级编排使观众理解所要传递的主题,便于读者可以很轻松地理解。信息等级的建立在具体设计前,围绕主题,对文本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和提练,将文本中相互关联的内容归为一类,依信息主次建立起信息等级,编写出“设计大纲”。例如将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正文等进行树状排列,这样便于设计时对各级标题及正文的字号、字型、色彩进行总体的把握。信息级别的寻找通常以三到四个级别为宜,过多也会造成另一种混乱。事实上,“设计大纲”一旦编写完成,明确的分区也就自然建立起来。表现元素的选择构成版式设计的四大元素是标题、正文、图形,我们将此称为版式中的可见元素、或称正形;不可见的元素是空白空间,又称负形。在

13、对文本信息进行分类的前提下,选择可见元素中适合传递主要信息的最佳元素,比如图片或标题字等,在选择时必须要随时想到元素中哪些典型的方面或部分能够集中地提示信息自身。只有通过对文本信息的具体分析,才能在设计中以独特和精确的形式表现主题,使信息传递达到清晰连贯而不至于本未倒置。整体概念就是建立在主题思想的单纯而突出的表达之中。2、将编排元素抽象化,用以研究黑、白、灰的整体布局我们发现,在版式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关注版式设计中的一些细节,诸如变体字的造型、文字绕图编排、图形的特效、过多变化的色彩等,忽略了版面的整体构成,而这却是版式设计最先应该建立的概念。我们指导学生学习将编排元素抽象化,用点、

14、线、面来代替具体的编排元素。抽象,就是大脑在完全超脱了具体事物的形象或完全不受它们约束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组织活动。抽象的形便于我们抛开细枝末节从整体上去把握各编排元素间的构成关系,同时也便于我们运用平面构成中黑、白、灰的构成原理来分析版式中的整体布局。在版式设计中,图形与图形,图形与文字,文字与文字之间都是可见的形与形之间的构成关系,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能很快把握;不易把握的是编排元素与空白空间之间正负形的构成关系,这一点学生在设计中很容易忽略。我们在作品分析中,强调将作为正形的编排元素与作为负形的空白空间在视觉上看成一个整体,将其统一归纳为黑、白、灰三种空间层次关系。通过黑、白、灰的明度对比

15、,使主题元素更加突出,各编排元素之间建立起先后顺序,使信息层次更加分明。版式设计中如何把握正负形之间的整体关系呢?我们不妨用平面构成的原理来进行版式分析。正负形之间通常表现为三种形态:第一,正形大于负形,并且在感觉上是“明亮的”,形易于从背景中突出。这种方式,反过来也能成立,比如,德国设计常常在版式中留出大面积的空白空间,编排元素在版面中面积较小,就是充分运用了逆向思维;第二,正负形反转;这是形与形构成的一个特例,通常在版式中很少运用;第三,正负形等值。当形的面积之和与空白空间面积之和接近之时,如果正负形之间连续并穿插在一起,形就处在断裂的状态,形的呈现就会含糊而不明确,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版式

16、很“乱”,这时就需要将正形进行聚合,构成一个整体形。一旦正形有规律可循,负形也会整体明确,整个版式就会变得非常简洁。3、简洁的图形构成版式的整体感整体而不杂乱的版式设计取决于三个方面,其一,编排元素所形成的外轮廓形;其二,分区所形成的外轮廓形;其三,空白空间所形成的负形。形与形之间只有具备简洁的外观,才能使版式呈现出整体的视觉效果。设计中的简洁不等于简单。“简单”,主要是从量的角度去考虑。它是指某一个式样中只包含着很少几个成分,而且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很简单。如果用这种简单的形式传达一种简单的信息,肯定会产生出简单的结果,在设计中,只能导致某种厌倦感和单调感。“简洁”在设计中具有与“简单”相对立的另一种含义。好的版式设计是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统一的结构中。在这个整体的结构中,所有的细节不仅各得其所,而且各有分工。因此,就绝对意义而言,当一个版式只包含少数几个结构特征时,它便是简洁的;就相对意义而言,如果一个版式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把复杂的编排元素和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