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152188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英语第三册为例word文档目前全世界“文字出版物加上音像出版物大约有85是用英语出版的,在今后的五十年内,英语的世界地位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刘润清,1996)这要求21世纪的人要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语阅读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在阅读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所阅读材料的内容,不仅要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一些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我们在平时的语

2、言教学过程中就要帮助学生积累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以下简称标准)则对高中英语(七、八级)“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具体内容和标准,主要体现在理解英语中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词汇及其文化内涵和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主要宗教传统及人们的行为举止和生活方式等,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也通过中外文化的对比,让学生能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笔者在使用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英语第三册的时候,试图通过阅读教学来渗透文化意识,其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一、阅读篇章中的文化渗透本套教材中阅读材料涉及的话题很丰富,包括航海、探

3、险、教育、卫生、体育、语言、文学、青年文化、人际关系、广告、求职等。文化知识面很广,基本每个单元都有涉及文化的题材,如介绍中外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知识的有第二、三、六等单元;通过文学作品呈现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和揭示英语国家的民族隐蔽文化(即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单元有第六、七、十和十三单元;介绍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阅读材料有第一、二、五、八等单元;介绍英语国家主要的科学家的成就贡献的单元有第四、十四单元。具体话题如表1所示:表 1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文学作品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科学成就Unit 2 Crossing limitsUnit 3 The land down un

4、derUnit 6 Going WestUnit 6 Going westUnit 7 A Christmas CarolUnit 10 American literatureUnit 13 The mystery of the MoonstoneUnit 1 That must be a recordUnit 2 Crossing limitsUnit 5 Getting the messageUnit 8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Unit 9 Health careUnit 11 Key to successUnit 12 EducationUnit 15 P

5、opular youth cultureUnit 16 Finding jobsUnit 4 Green worldUnit 14 Zoology教材在反映世界各国文化的同时,也注意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外文化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跨文化交际的信息。例如第二单元Crossing limits中的课文Reaching Out Across the Ocean,提到西方探险家马可波罗和哥伦布,中国汉代甘英经过丝绸之路出使大秦的历史和唐代杜牧的经行记,以及明代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等,讲述了促进人类从海上探索世界的因素和历史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这涉及到历史、地理和人文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

6、解中国和世界的一些航海历史,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还可以大大增进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能“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最突出的文化特色、重要(历史)文化现象的渊源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例如:有些词汇或表达方法与文化背景的关系)”。第三单元The Land Down Under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地理概况、自然历史、风土人情、语言文化等。这些课文都是关于跨文化知识的理想阅读材料。Integrating skills的阅读材料是 “Australia”,具体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地理、自然环境、工农业、气候特征及风土民俗等,让学生进一步

7、熟悉了解澳大利亚的方方面面。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除了丰富他们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知识外,还能提高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陶冶情操。顾嘉祖认为,文学文本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对象,在语言宝库中能找到民族隐蔽文化层。因为“各种文化现象,必然要诉诸于语言文字。”(顾嘉祖,2002:84)如第七单元“A Christmas Carol”,是根据19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改编的。描写的是老商人斯克鲁奇从极端吝啬无情到皈依圣诞精神而变得慷慨仁爱的故事。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笔者先引导学生了解关于西方圣诞节的来历和圣诞精神,然后介绍作者狄更斯和他所处的时

8、代背景。圣诞精神实际就是一种充满同情心、宽容、仁爱与感恩的人道主义精神。圣诞颂歌的字里行间正深刻地体现了这种精神和文化内涵。作者狄更斯正处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期,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得到很大发展,经济空前繁荣,资本家和劳动人民的矛盾也正处于非常尖锐的阶段。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如当雇员Bob因为寒冷而试图在蜡烛上烤手取暖时,Scrooge马上阻止他,还威胁他 “If I hear another word from you, you will go where it is really cold.” Bob想在圣诞节那天休假时,

9、Scrooge却说 “Thats a poor excuse for picking a mans pocket every twenty-fifth of December!” 当一位绅士问Scrooge捐点钱作为慈善基金帮助穷苦人们时,Scrooge愤然地说:“I cant afford to make the idle people merry. Prisons and places like that cost honest taxpayers like me enough; and those who are badly off must go there.” “ If they w

10、ould rather die, they had better do it. Personally, I dont care. Its not my business.”资本家的贪婪、自私、无情和冷酷的面目跃然纸上。当圣诞老人带他到Bob家让他看到Bob一家的困境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听到Bob不计前嫌而为他所做的祝福和祈祷时,他深受感动,终于良心发现,变得慷慨大方了,在圣诞节那天给Bob一家送去一只大火鸡,还打算请Bob喝果子酒等庆贺圣诞,因此,西方人过圣诞的习俗在课文中也有所体现。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19世纪英国的历史有了深一层的了解,也从中了解了西方的主要宗教传统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11、、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等。同样,当学生掌握了这些相关的知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就更深刻。二、阅读词汇学习中的文化渗透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涉及的面亦最为广泛。(顾嘉祖,2002:77)在第五单元 “Getting the message” 的课文 “Words That Sell”中,文化词汇的体现比较突出。在讲解一些品牌商标的时候,笔者引用了“耐克”(英文 “Nike”),这众所周知的运动品牌名称。但是学生中无人知道Nike的意识和文化涵义。Nike是源于古希腊传说中的胜利女神的名字,意味着速度和胜利。因此,一个成功的商标名称

12、就可大大促进产品的销售。对品牌的翻译也很讲究文化词汇的用法。如“芳、兰、玫/梅”等词,在中文的文化涵义中都有美丽、高雅、清香之意,用在女士化妆品的名称中,是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的。如Avon,Olay,Mary Kay,Lancome等国外知名品牌,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人们使用了“雅芳、玉兰、梅/玫林凯,兰蔻”等为中国人喜悦的字眼,因此这些化妆品在中国比较受欢迎。但是,如果把“芳芳口红”也按音译翻译成英文 “Fang Fang Lipstick”的话,想必这种产品在国外会无人问津。因为fang在英文中的意思是“毒牙,犬牙”。文化词汇很多体现在文学作品里。如第七单元的 “A Christmas Car

13、ol”, 主人公Ebenezer Scrooge因为吝啬出名,如果只让学生知道它的中文是“斯克鲁奇”,而不晓得它的文化涵义是“吝啬鬼”的意思,那么学生就不能理解这句话 “You are a Scrooge.” 第六单元 “Going West” 里也有不少涉及文化涵义的词汇,如California, Rocky Mountains, Indian Creek, Salt Lake Valley, Death Valley, the promised land等。如果我们只是按音译或字面翻译(加利福尼亚、落基山脉、印第安克里克、盐湖谷、死亡谷、被承诺的土地等)告诉学生这些专有名词的意思,学生很难

14、联想到美国的地理地貌和人们的宗教信仰的情况。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挖掘California和the promised land的词义和文化涵义的话,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当时美国人要不畏艰苦地向西部挺进的原因了。California位于美国西部,濒临西太平洋,别称“黄金州”(Golden State)。the promised land翻译成“上帝恩许之地”,源于圣经中上帝应许给西伯来人始祖亚伯拉罕及其儿子以撒、孙子雅各的土地,即迦南。比喻为“期望的乐土”、“希望之乡”。通过词汇学习,适当地渗透文化意识,不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增强求知欲。文化词汇也有很多体现在习语和

15、谚语当中。如14单元中提到 “beeline”(直线),在习语“to make a beeline for”中的意思就是“直奔”。因为14单元的主题是Zoology,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动物的趣味英语谚语和习语,并与中文相关的谚语成语相对照,让学生了解英语中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并且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如:1有些动物的英语谚语和习语在汉语中有相应的说法:Barking dogs do not bite. 吠犬不咬人To shed crocodile tears. 流鳄鱼泪2汉语中有关动物相近或类似的英语说法:Dog doesnt eat dog. 虎毒不食子A

16、rat in a hole. 瓮中之鳖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3另外一些动物类词语,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谚语和习语,但与汉语中非动物类谚语和成语较接近: Better a living dog than a dead lion. 好死不如赖活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To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本末倒置总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词汇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含义,我们要帮助学生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知识,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这些词汇。三、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