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150981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总指针,以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为切实做到从具体学情出发,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条件,实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特制定本教学计划。二、学情分析: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第一学期学生,有以下特点: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三、教材分析:各课内容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全册共19课,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

2、的原则,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所以教学的设计也要有所变化: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3、各学习领域没有十分明确的划分,它们总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综合。四、教学措施: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突出评

3、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4、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第一课 我和昆虫学习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表现有情节的

4、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抓特点表现昆虫。学习材料: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废旧广告纸、挂历纸、报纸、剪子、胶水学习过程:1组织教学:集中注意力,提要求。2讲授新课 让我们先了解昆虫板书课题一部分:昆虫。 (1)引导学生观看。(展示部分昆虫) 提示:你知道片中昆虫的名称吗?可以边看边说出名称。 (2)布置学生介绍昆虫资料。 同学们准备了大量有关昆虫的资料,谁能展示、介绍资料? 教师介绍:昆虫标本 (3)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变化过程。组织小组讨论“说一说昆虫变化的过程”。 (4)看书第2、第3页分析昆虫的形态、颜色、花纹。 (5)总结归纳。昆虫身体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昆虫的动态有什么不同?自然界

5、的昆虫与人类有关系吗?(6)自然界昆虫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你能想象你和昆虫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吗?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听。(7)补充课题另一部分:我和昆虫。(8)欣赏优秀作品。3提要求,完成作业。内容生动有趣;表现手法多样;昆虫特点突出;颜色鲜艳漂亮。4教师辅导要点:(1)构图饱满。(2)人与昆虫表现生动。(3)颜色漂亮。 分小组讲故事,比一比谁的故事最有趣、最有想像力。5展示、讲评作业。 第二课 奇妙的爬行学习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1)观察、分析生活中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象创作能力。 (2)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学科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 (1)

6、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习惯。 (3)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精神。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学习材料: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图片、小动物(小昆虫)的标本,动画、作业纸。学习过程: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思考: 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 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

7、下来吗?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5作业要求: 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6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7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8课后小结: (1)以小组

8、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 (2)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第三课 奇妙的小闹钟学习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 (2)通过对不同种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

9、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学习材料: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挂历纸、图钉等。学习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语言进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师生课前准备的各种钟表实物。 出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二、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种类的钟表?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第6页中的钟表图片,分析其外形的不同特点。 提问:教材第6页、第7页上钟表的表盘,是怎样利用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形象进行巧妙设计的? 提问:人们为什么这样来设计表盘? 提问:你能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钟表吗?怎样设计? 教师根据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展示几种巧用材料的作品

10、,并且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使表针能拨动。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布置学生认一认钟表。 小结:你喜欢钟表吗?为什么? 布置作业:课后还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设计小钟表。第四课 会变的小手套学习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初步感受适形造物手法。并能大胆地创作,通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难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学习材料:各式各样闲置不用的小: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等装饰用品。学习过程:1、组织教学引入新课。用石头、树枝让学生观察感受。想一想

11、石头和树枝的外形分别像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石头和树枝翻过来让学生欣赏石头鱼、树枝蛇。)2讲授新课: (1)根据导人引出课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可以用来创造的东西,请你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看看能发现什么可用材料?(手套) (2)观察体会手套的形象:看一看我们的手套像什么?将手套变一变,看看又像什么?将手套换个角度看看还像什么? (3)小组讨论:请小组将变好后的手套形象让其他同学认一认,说说变的是什么? (4)如何添加:请你们想一想怎样能使变好后的形象更生动?3作业要求: (1)先用手套创造出新形象形象编排表演小故事。再根据 (2)根据故事用手套创造形象并进行表演。4学生分组作业,教师

12、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困难。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6总结。第五课 小花饰学习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对小花饰用途的分析、制作方法的学习,了解小花饰的装饰功能,掌握小花饰最简单的制作方法o (2)在展示小花饰、讨论其特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从中体验到造型活动的乐趣o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在说小花饰用途、学做小花饰、分析小花饰特点的活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意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小花饰和制作方法。 难点:了解小花饰的用途,感受小花饰的审美特征。学习材料:各类彩色纸、订书器、

13、剪刀、绳等。学习过程:1组织教学。2导人新课。 (1)教学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一件有小花饰的物品,或是自己天天用的粉笔盒或是其他礼品盒,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一个问题:你觉得这盒子与其他盒子有什么不同? (2)学生观察、议论并发言。学生观察、思考、议论并发表白己的看法。 这盒子的颜色漂亮。 这盒子多了一个装饰 盒子上的花漂亮。 (3)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内容,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与小花饰有关的的内容。3讲授新课 (1)思考与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本课教材的内容。 教师一边请一名学生朗读第10页上“爸爸妈妈:我去上学了”的留言条上的内容,一边让学生观察这个小字条有什么特点?留言条让你有

14、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教师鼓励。同时请学生思考小花饰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小花饰?(把自己搜集到的带有小花饰的物品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到一起,并讨论。)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以搜集到的物品说明小花饰有多种用途。 (2)讨论与探究。 在探讨研究小花饰多种用途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图片,想一想,分析、讨论一下,小花饰是怎样做出来的?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一是看教材中的作品图片、研究做法,二是还可以把课前搜集到的小花饰拆开研究,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讨,并拆开一个早巳准备好的小花饰,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这个小花饰的制作过程,使用的材料是什么?以引发学生对其他小花饰制作方法的思考与研究。4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1)在讨论与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小花饰的制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出以下几点问题请学生边做边思考: 你做的小花饰有什么用途? 使用了什么材料与方法? (2)教师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辅导。能举例说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展示、讲评作业 (1)展示:将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