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证考试重点汇总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149622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 证考试重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教师资格 证考试重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教师资格 证考试重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教师资格 证考试重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教师资格 证考试重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 证考试重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 证考试重点汇总(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教育基础一 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 2生活起源说:桑代克,沛西能,利托尔诺 3心理起源说:猛禄 4劳动起源说二 各个历史阶段教育的特点 原始时期: 1整体的原始性,即教育水平较低,内容贫乏,形式十分简单,教育方法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践中的模仿。(没有阶级性) 2教育具有同一性。内容、对象、目的都具有统一性的特点。 3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古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学校教育为通知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 3教育内容主要以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具有明显的保守性。 4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是灌输和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5

2、专科教育和职业教育已经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现代社会教育:(18世纪后)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1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教育对象不断扩大 2学校教育日益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3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4教育没有实现真正的平等 5政府开始重视和干预教育,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育系统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知道,实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3逐步实现了从法律到事实上的平等 4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统一领导,学校同宗教分离,对学生进行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5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社会化,教育

3、生产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多元化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课程改革的趋势:(1) 加强综合性,突出教育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课程,加强课程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2) 加强实践性,图书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加强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校学习和学生经验的练习,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 加强弹性,增加地方课程。教育的本质属性教师是培

4、养人的活动根本属性。特点是:1教育是人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的需要 2教育是有目的的、有意识地、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活动 4在教育活动中,存在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相对独立性3历史性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1)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制约教育的结构和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 教育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生产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发展起着制约的作用

5、: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校长由教育局任命)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1教育可以促进民主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有促进作用1教育能够交流沟通文化2教育能够促进文化的创造3教育能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作用,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的作用:导

6、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1社会本位论:柏拉图、那笃尔普、涂尔干、凯兴斯泰纳 2个人本位论: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 3教育无目论:杜威 4文化本位论:狄尔泰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制定者本人的教育理念 3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相统一 2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 发展 3要求适应时代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培养学

7、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制改革:1壬寅学制(1902年颁布,但是并没有施行) 2癸卯学制(1904颁布并实施) 民国:壬子癸丑 壬戌学制:六六三学制,到新中国成立才撤销我国小学的发展:夏商周时期就有了小学 近代第一所小学:正蒙书院 第一所公立小学:南洋公学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前制度化教育(早期教育)、制度化教育(近代教育)、非制度化教育(以后)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我国小学的基础性地位主要表现在:1)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2)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1为

8、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2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3为儿童的一生奠定基础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1义务性2全民性3全面性:主要是指教育目的的全面,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学教育的启蒙作用:1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 2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 3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4在心理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课程理论有哪些:学科中心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这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主张教学内容以学科为中心,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知识结构。这个原则对学校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而至今仍是学校课程设置的重

9、要依据。但是这个学派多强调的是按知识体系编制课程,而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需要和接受能力 等心理准备也较少关注活动中心课程理论:杜威和克伯屈。其基本特征是:1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是对经验的改造或者改组2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3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学习,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在中发挥协助作用社会中心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的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为此,该理论批判儿童中心理论过于注重儿童个人的需要,而忽视社会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知识:我国现行

10、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在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性和创造性2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分注重课本知识,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3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4在教育评价上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机制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习者发展和提供高的教育功能5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忽视地方课程的管理和开发作用。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基础教育课程功能的转变(功能)2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3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4基础教育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5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改革6基础教育管理政策的改革(三级管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

11、会足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3逐步形成正确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5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文化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6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程改革的解读1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2新课标的内容1)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标准设计思路2)课程目标:总目标和阶段目标3)实施建议4)附录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1以人为本:1学生是完整的个体、2学生是

12、学习的主体3学生需要尊重、4学生都有潜力2人的全面发展教师观:新课程强调,教师从教学的主体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发教师教育观:课程开放,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突出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地位,以人为本,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2对教育的论述不少,但散见于哲学、伦理学的著作中 3其思想观点并不成熟,方法是经验的总结和理性的思考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东方:孔子: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论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希望培养贤人和君子 论教育的内容:以仁和理为中心,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论教育的原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学以致用 论道德教育:自省自克,身体立行、改过迁善学记: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