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十章能力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477201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4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第十章能力(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能力,第一节 能力的概述,一、什么是能力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 三、能力的种类,一、什么是能力,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从定义上看,能力和活动有密切联系着的。 1)一个人的能力不仅在他所从事的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且在活动中得到发展。2)从事某种活动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叫才能。 才能的 高度发展叫做天才。,二、能力与知识、技能,能力与知识、技能都是影响活动效率的重要条件 。而且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 联系:首先能力的发展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完成的,离开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一个人的能力就的不到发展: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技能必须

2、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 区别:(1)定义不同; (2)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三、能力的种类,(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从特殊性维度划分) (二)再造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创造性维度上划分) (三)卡特尔和霍恩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流体智力和两种晶体智力,第二节 能力的结构,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二、桑代克的三因素论 三、斯顿的群因素论 四、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模型 五、阜南的智力层次理论 六、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七、PASS模型,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二因素说。他认为人类的智力由

3、普遍因素G和特殊因素S两部分组成。完成可一种作业都是依靠这两种因素。个体之间智力的高低决定于G。,二、桑代克的三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提出可能有三种智力:(1)社会智力,即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能力;(2)具体智力,即一个人处理事物的能力;(3)抽象智力,包括心智能力,特别是处理语言和数学符号来测验智力。 桑代克是第一个以多因素来解释智力的。,三、斯顿的群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受桑代克三因素论的启发,提出群因素论。 他认为智力包括七种并列的主要能力,并没有七种因素,又是彼此无关而完全独立的。,四、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模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1959年提出了智

4、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和产物三个纬度去考虑。 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方法。五种:认知、记忆、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智力的第二个维度是内容,有四种:图形、符号、语义和行为。智力的第三个维度是产物,有六种: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五、阜南的智力层次理论,英国心理学家阜南于1960年提出了层次结构模型。他认为能力结构是有层次的。普遍因素是他的模型的最高层次;第二层次为两大因素群:言语和教育因素以及机械和操作因素;第三因素为几个因素群:第四因素群:各种特殊因素群。,六、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从信息论加工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

5、力理论下三个亚理论: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七、PASS模型,所谓PASS模型,是指个体智力活动由三个相互联系的认知功能系统组成,这三个系统是注意唤醒系统、编码系统和计划系统。,第三节 能力的类型差异,类型差异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水平差异指不同人的同种能力在量的方面存在差异。 2.能力表现时间上的差异 3045岁是人的智力最佳年龄阶段。,第四节 能力的测量,智力测验 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 低能儿童 比奈斯坦福量表。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第五节 能力的形成和培养,1、先天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物质基础 2、环境以及教育是能力发展的决定条件 3、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4、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5、兴趣、爱好和勤奋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内部动力 6、教师应坚持正确的观点,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