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各科(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1151773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各科(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学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各科(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学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各科(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学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各科(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学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各科(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各科(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各科(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莱芜一中五十八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 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 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积善

2、之家,必有余庆赵法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出自周易文言传,大意是经常行善的人家会有许多可以庆贺的事,经常做恶事的人家会有许多灾祸在等着它。初看起来,这句话是在讲报应,其中也的确含有报应的含义,但是作为儒家文献的易传,这话与佛道两家的报应观念又有所不同。儒家的主流观点不太强调报应,因为儒家道德修养的目标是成为君子,而成为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是明白义利之辨。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孟甚至要求他们的弟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们认为,仁义既是天道,也是人道,为仁义而牺牲,死得其所,会使生命获得永恒意义。钱穆先生曾经将儒家人生观与其他文明宗教相比较,说儒家的君子,他们居

3、仁由义不是为了获得好处,不管它是来自今生还是来世。而且君子人格恰恰是要超越这种功利主义的考虑,他不把道义当作手段,而是当作目的本身。儒家要求君子超脱私利的羁绊,并不是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对此有独特的理解。杀身成仁是君子的担当和境界,实践仁义礼智信也经常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总的来看,长远来看,道德对于人生和社会都是有益的。讲仁爱奉献的儒家道德何以有利于人生?说到底,违反道德的行为可以得利于一时,却难以长久持续。比如一个“信”字,欺诈或许能够短期获利,但是长此以往必然臭名远扬。那些讲诚信的人虽然有时也吃亏,但能获得广泛的信誉和信任,事业便越做越大。道德与利益的问题,又被称为德福关系问题,也

4、是西方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有德者未必有福,享福者未必有德,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哲学家康德认为,经由上帝审判之后,德与福最终能够实现一致,作恶者将会下到地狱,而行善者将会升入天堂,于是公平正义最终得以实现。可是,儒家没有上帝观,有人经常行善却穷困潦倒,有人作恶多端却福寿俱全,如何解释这种情况呢?儒家对此的回答是:家庭。一个人的积德行善未必能改善自己的处境,当然,一己之私也不是儒家人的初衷。但客观上一定会为他的后代积下“阴德”;一个人作恶多端,尽管能做高官,骑骏马,但他的债务将由子孙偿还。通过引入家庭和时间两个因素,儒家也成功解决了德福表面上的矛盾。那么,现实中是否真是如此

5、?城市兴起的时间较短,不易觉察,但在乡村中则常常应验。常听有年纪见识多的村里老人说,凡是目前发展不错的家庭,现在有出息的人,祖先父辈多是厚道人。我们看历史上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比如范仲淹、曾国藩等家族,人才辈出,福泽绵长,乃是因为他们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结为优良的家教传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的优良品格。这也算是对“积善人家论”的经验证明。因此古人也说:“德者,得也。”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深入人心。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并非迷信,而是儒家历史理性的结晶。它以儒家的成德之教为思想基础,强调德行修养和与人为善才是一个家庭长期繁荣兴盛的根本保障,不但在义理上可以说得通,在现实

6、中也有经验的证实,反映了儒家古老透彻的人生智慧。(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易传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虽然也含有报应的含义,但与佛、道两家的报应观不同,与西方的德福观也有区别。B儒家道德修养超越了功利主义的考虑,目标是成为君子,同时也是为了给后代积下“阴德”。C明白义利之辨是成为儒家君子的首要条件,君子为了仁义不但可以放弃一些个人利益,而且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D儒家要求君子超脱私利,但实践仁义礼智信却能在更大范围、更长远的时间产生对人生和社会的益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文中通过与佛、道及西方哲学的具体对比

7、,深刻地阐释了儒家报应观念的独特性。B文中引入康德对现实生活中德福矛盾现象的解说,是为了说明儒家对这一问题的解说只是解决了德福表面上的矛盾。C文章运用引用、对比、举例、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让读者对“积善”的意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D本文从“积善”与“报应”这一话题出发,从个人修养、家族传承和社会效应三个层面阐述了儒家独特的福报观。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孔孟认为,仁义是天道,也是人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可以让生命获得永恒的意义。B钱穆先生的研究表明,儒家君子居仁由义非为“余庆”,非惧“余殃”,道义本身就是他们的目的。C在儒家那里,“积善之家”的“家”被赋予了

8、时间因素,常用来指那些传承久远的家族。D“阴德”之说在乡村常常应验,而在城市中不易觉察,表明儒家古老透彻的人生智慧源于传统的农业社会。(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鉴 宝 聂鑫森夕阳西下时,五十岁出头的阳欣走出了他下榻的北城宾馆。他的鼻翼有力地翕动了几下,嗅到有饭菜的香味自西边的一条小街飘来,心中一喜:那儿该有个好吃处!阳欣是个著名的文物鉴定家,供职于南方的一家省级博物馆。他的强项是古瓷鉴定,已有十几本专著问世。他之所以来到这北地小县,是该县博物馆邀请他来看一看库存的一批古瓷器,帮忙“掌掌眼”,以便向公众开放展览。阳欣还是个美食家,不但会吃,而且会做

9、,没事时喜欢琢磨各种菜品的制作。家中小院儿里种着许多花草,芙蓉花、晚香玉随手采来便可成为菜肴的原料。比如用芙蓉花和豆腐做成“雪雾羹”,洁白的豆腐上飘着淡红的花瓣,真如雪后飞霞;小笋子出土时,拔几根洗净去皮,切成细段,下油烹炒后,再打两个鸡蛋,煎出黄中泛翠的“金镶玉”。至于各种禽畜之肉,他都有妙法烹饪。朋友称他是“儒厨”,因为他做的菜既有书卷气,也有诗的想象,调和五味,管领水火,一般的烹饪师难以比肩。他七弯八拐走进了这条小街,从油烟味中知道这些小饭馆多以牛羊肉为主要材料。北地多牛羊,取之方便,但不知烹饪得怎样。他喜欢清静,便走进了街尾的一家门脸很小、厅堂很小且没有一个客人的“习均羊肉馆”。刚到门

10、前,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迎了上来,殷勤地说:“先生,里面请。”阳欣看了看小伙子,眉清目秀,周身上下也干干净净,就点了点头,跟着走进厅堂,挑一张桌子,坐下来。小伙子手脚麻利地泡上茶,然后递上单薄的菜单。阳欣猜测,这小饭馆的名字应该是小伙子的名字,这冷清劲儿说明生意不好,只好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担。阳欣扫了一眼菜单,说:“我先点个焦酥羊肉,来二两酒,好吗?”习均喊声“好咧”,便进厨房去了。随即,厨房里的刀、砧板、锅、勺也响了起来。过了一阵,一大盘焦酥羊肉端了上来,还有一把小酒壶和一只小酒盅。阳欣斟上酒,不忙着喝,先举筷夹了一块焦酥羊肉放进口中,细细品嚼。嚼着嚼着,他眉头皱起来了,然后把筷子重重一搁

11、,叫道:“小习,你来!”小习慌忙跑过来,毕恭毕敬地站着。“这不行,焦过头了,有糊味;却又不酥,咬着粘牙,你得重炒!”小习和气地说:“先生,对不起,我重炒,您稍候。”焦酥羊肉再次端上来时,阳欣又尝了尝,依旧说:“难以下咽,谁教你的活儿?”“一个乡下厨师,还花了两千元的拜师钱哩。先生,我再炒一次试试。”阳欣叹了口气,说:“你是个老实厚道的人,就别浪费材料了。你到街上去买几个小秋梨来。反正今儿我没事儿,教你几招。”习均飞快地去买了梨来。阳欣系上围腰,走进了厨房。厨房很干净,各种菜料、配料、调料摆放得井井有条,这让他有了一种“技痒”的感觉。先炒焦酥羊肉。阳欣取一块肋条羊肉,去骨,烙去残存的毛后用温水浸

12、泡一阵,再刮洗一净,生起猛火,放入锅里煮。煮熟后捞出来又清洗一遍,装入盆内(皮朝下),放入盐、糖、葱和姜,还有桂皮、料酒阳欣接着做梨丝爆羊肉。习均记住了,切条的羊肉爆炒到快出锅时,才将洗净切好的粗梨丝放入,铁铲搅拌几番,赶快入盘,又香又脆,这条街上没有这道菜。习均特意寻出一瓶茅台,一老一少,坐在小厅堂里边吃边聊。临走时,阳欣搁下五百元钱,说:“你不要推辞,先放下。庖厨虽小艺,却不可不读书明理。你先把这两道莱推出去,准火!明天傍晚我再来,再教你做两道菜。”四天过去了。第五天的傍晚,阳欣没有来!习均想:只知道这个人叫阳欣,住在北城宾馆,是那里的大厨师吧?明天上午一定去找他。北城宾馆没有叫阳欣的厨师

13、!习均却从住房登记册上看到订房间的单位是县博物馆,便又赶快去了那里。年轻的馆长听了原委,哈哈大笑。“习均,你遇到高人了。他是文物鉴定专家,不到一个星期,把馆里的古瓷都鉴定了一遍。还会鉴人,说你是个可以造就的厨师,所以要帮帮你。”习均愣了,然后问:“阳先生呢?”“他家里有事,匆匆回南方去了。他给你用宣纸写了个匾额,又用小楷字写了一叠菜谱,托我交给你,还嘱咐我们,如上馆子就到你那里去。制匾的钱,他也留下了。”习均展开一张四尺宣纸,上写六个隶字:一街香羊肉馆。落款是:湘人阳欣。习均的手颤抖起来,泪水涌出了眼眶。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

14、开头写阳欣嗅到饭菜香味时心中一喜,这一细节暗合人物的兴趣爱好,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B小说运用比喻手法对阳欣作为美食家的介绍,生动又富有诗意,体现了他作为“儒厨”的文化修养。C“习均羊肉馆”地处街尾,且门脸和厅堂都很小,导致了生意非常冷清,习均只好身兼数职,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担。D小说细致地描写了阳欣烹饪羊肉的过程,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厨艺,而且从中可以看出习均积极认真、潜心学艺的态度。5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阳欣的形象特征。(6分)6小说以“鉴宝”为题,但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79小

15、题。材料一携程旅游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客人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必需品,98%的受访者今年有出游意愿。旅游成为消费的重要支出,五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在年收入的10%以上,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出。19%的人将把收入的20%以上用于旅游。云南、四川、海南,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60%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报告显示,今年游客外出旅游意愿持续高涨。其中,出行频次在13次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72%,其次是计划出行46次的受访者,占比19%,2017年计划出行7次及以上的高频旅行者,占比在10%左右。报告显示2017年,居民在旅游上的消费将不断升级,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是其休闲娱乐的首要消费方式。73%的受访者表示,今年在旅游上的人均预算将超过1万元,其中32%的游客预计花费在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占比最高。还有10%的受访者今年的旅游消费将超过5万元。报告认为,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臻品游、定制旅游、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国人认为在旅游上支出是“花钱买幸福感”。报告显示,2017年出游,31%的旅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占比最高,包括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是否有治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