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初一语文6月迹课件教案练习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1151212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初一语文6月迹课件教案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x年初一语文6月迹课件教案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x年初一语文6月迹课件教案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x年初一语文6月迹课件教案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年初一语文6月迹课件教案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初一语文6月迹课件教案练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初一语文6月迹课件教案练习题月迹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和的重点掌握寻月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品味月亮,结合想象或联想把心中的月亮生动的描绘出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难点:理清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寻找月亮所要表达的感情品味月亮的美,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数:课时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与月亮有关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吗?你知道人们过中秋节都要干什么吗?你能背出有月亮有关的诗歌吗?。自古以来,人们就借月亮表达

2、对祖国,对故乡,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中秋节这天晚上,人们追寻着月亮,欣赏着月亮。出示:月迹下面我们就一起和作者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一起去寻找月亮,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出示: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著有小说集商州散记、天狗;长篇小说浮躁、废都;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生字词: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的一件什么事情?明确:时间:中秋节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妹事情:“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三、师生合作,探讨学生仔细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在

3、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不同的地方月亮有什么样的不同呢?明确:穿衣镜上院子里酒杯里小河里眼睛里镜中月白道儿半圆满盈没了月形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杯中月小小的满圆、可怜儿样水中月银光、多眼中月小小的、多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理情绪有怎样的变化呢?明确:镜中月亮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听说月中有树有人,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由“羡慕”而“嫉妒”,不由得“争执了起来”。听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大家“越发觉得奇了”。河中寻月,眼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一番议论之后,大家“都觉得满足”。这些孩子们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了什么呢?明确:因

4、一时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失望之情反衬了孩子们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因不能拥有月亮而产生的嫉妒和争执,反衬出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大家“越发觉得奇了”同样表现了孩子们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认识到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都“觉得满足”,没有一个人想独占月亮,只要大家都拥有就好,表现了童心的纯洁美好。在孩子们寻月的过程中,奶奶这个人物是不可忽略的,那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明确: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甚至自身也童心未泯的人;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作用:没有奶奶这个人物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四、课堂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追求美好的心,努力去寻找美,就一定能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美好事物,美好的事物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五、发散思维:生活处处存在“美”,时时都有“好”,让我们用这双擦亮的眼睛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美好”吧!提示:教室里、校园里、家庭里、小区里、村庄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