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生体演变过程案例分析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116669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共生体演变过程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产业共生体演变过程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产业共生体演变过程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产业共生体演变过程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产业共生体演变过程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共生体演变过程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共生体演变过程案例分析(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 河南省巩义市 “煤电碳素铝”产业共生体 演变过程动力学分析 袁增伟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第五讲内容回顾,企业环境责任 企业环境责任市场化机制 产业共生网络类型 产业共生网络解析框架 产业共生网络优化调控思路,内容纲要,研究背景 目标与思路 系统边界、假设与方法 研究内容 主要结论、缺陷与不足,第一节 研究背景,资源依赖型产业却在资源不适合利用的地方形成和发展起来,其原因是什么? 企业舍近求远采购的现象似乎有点违背市场规律,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 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否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果有,区域产业发展是否可以按照这种规律来规划? 生态产业研究多是基于所谓的“硬”条件物质的,很少或基本上不

2、考虑制度安排、文化传统、经济基础等“软”要素,而在笔者看来,区域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软”条件。,第二节 目标与思路,本课题旨在发现产业形成和发展规律,以便为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有鉴于此,作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提出基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制度安排技术进步”的分析框架,并对巩义“煤电碳素铝”产业共生体进行实证研究。 本研究是基于特定案例的,即使结果证明该框架是对的,也只能说明该框架在这个案例中是成功的,此时,可以通过其研究结论来缩小分析框架的范畴;反之,则可以通过该研究对框架条件进行修改和完善。,第三节 边界、假设与方法,(1)系统边界,时间尺度上,1949年2004年

3、; 空间尺度上,以巩义市行政边界为准,对涉及边界外的重要事件提到为止; 考察对象上,定位在煤、电、碳素、铝行业; 考察范畴上,定位于产业起始、消亡和发生重大变化的年份。,(2)假设条件,产业共生体系的形成和演变路径由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制度安排和技术进步等要素决定 产业共生体系各要素的每一次变化都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不同时段的一个要素或者同一时段不同要素之间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有着横向的相关性和纵向的继承性 90年代以前的政府统计数据相对于之后的数据较为准确 市统计局的资料相对于其它来源数据更为权威。,(3)研究方法文献法,主要检索数据库来自:中国期刊

4、网、书生之家、超星数据库、中国图书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internet等。 巩义市档案馆查阅并复印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和政府文件:历年的统计资料汇编(或统计年鉴),市委、市政府历年签发的官方文件、巩义志等。,(3)研究方法专家访谈法,本研究中对巩义市煤、电、铝、水泥、耐火材料、净水剂、钢铁、化工等行业企业领导和专家进行了访谈。采访人员包括:1)技术专家;2)高级管理人员(一般为厂长、经理等);3)一线操作工人。 政府访谈人员主要包括:主管副市长、经委(副)主任、环保局业务主管领导、政协(副)主席、城建局(副)局长等10余人。,(3)研究

5、方法实地考察法,企业考察。在企业人员访谈过程中对企业生产车间等进行实地考察; 区域资源与环境。巩义市自然资源(如伊洛河、黄河、伏戏山等)、历史文化遗存(如康百万庄园、杜甫墓、宋陵等)、区域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考察; 区域社会发展。对巩义下属的回锅镇、小关镇、芝田、西村镇、竹林、康店等镇的一些企业和村落进行了走访,并对其所属工业园区、村镇建设等进行了实地考察。,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时段界定与产业共生体概况 资源禀赋与产业共生体演变路径 制度安排与产业共生体演变路径 产业基础与产业共生体演变路径 技术进步与产业共生体演变路径,一、研究时段界定与产业共生体概况,相关概念界定,产业变动关键点是指由于某种

6、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造成行业发生重大变动的年份,主要体现在行业主导产品产量的相对大幅度增加或者减少,甚至是一个行业的产生或者突然消失等。 产业变动关键时段(分析时段)是指造成产业变动的核心要素连续起作用并最终导致产业发生突变的时间过程。 一定的行为产生相应的后果,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本研究只考虑已经产生后果的行为。,研究时段界定原则,对于单一的产业突变点而言,从关键点向前推3年的时间段作为引起该突变的关键要素的作用期间。 连续突变时段为从该突变期间发生的年份前推3年开始,到该突变期间最终消失或出于正常状态为止 对于断点而言,以开始发生断裂的年份算起前推3年为分析时段,而之后的时段

7、不再考虑。,研究时段界定,煤炭、电力、碳素、铝行业主要产品历年产量,研究时段界定,煤炭、电力、碳素、铝行业主要产品历年产量(产品量对数),研究时段界定,煤炭、电力、碳素、铝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历年变化率曲线,研究时段界定,煤炭、电力、碳素、铝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历年变化率曲线(局部),研究时段界定铝材加工行业,煤炭行业为1969年1978年和1995年至今 火电行业为1948年1954年、1968年1971年、1973年1976年、 1984年至今四个时段 电解铝行业为1985年1988年和1992年至今两个时段 碳素行业为1990至今一个时段 铝材加工业为1995年至今一个时段,巩义“煤电碳素铝”产

8、业共生体,二、资源禀赋与共生体演变路径,资源禀赋与煤炭行业演变路径 资源禀赋与铝行业演变路径 资源禀赋与电力行业演变路径 资源禀赋与碳素行业演变路径,资源禀赋与煤炭行业演变路径,鉴于资源禀赋对行业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差异不大,本课题的研究中不再考虑分析时段问题。 巩义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为10.36亿吨,保有储量为8.36亿吨,按目前开采能力至少还可开采200年。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建国以来巩义市煤炭行业一直快速发展,并且开采方式一直粗放(采厚弃薄)而无法控制的原因。 巩义煤属中灰、高硫、低无烟煤,这种煤质决定了其很少用于发电而大部分用于水泥、耐火材料等工业窑炉和民用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表

9、现了资源禀赋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资源禀赋与铝行业演变路径,巩义铝土矿累计探明储量1.59亿吨,保有储量0.65亿吨。 巩义市内铝土矿铝硅比普遍偏低,平均A/S为4.35.1,基本上不能用于生产氧化铝,因为冶炼用氧化铝的铝硅比一般要求在6以上,这也是巩义市虽然铝土矿丰富,但是历史上几乎没有氧化铝加工企业的原因。 据笔者初步判断,电解铝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可能与巩义市周边地区都是铝土矿区,并且在附近的上街区有大型的氧化铝加工企业有关,笔者对二电厂厂长的采访和相关资料的查阅也证明了这一点。,资源禀赋与电力行业演变路径,巩义市电力行业起步较早,1951年其火电量已经达到8.8万千万时,勿庸置疑,巩义

10、市电力行业的产生严重依赖于本地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本地煤与外地煤按3:2混合后用于火力发电的格局一直持续到现在。 2002年,二电厂投资瑶岭铁生沟煤矿,该矿每年给二电厂供煤20万吨,价格比市场价低15%; 2005年,豫联集团收购并整合了大峪沟和瑶岭煤矿,豫联出资75%,二电厂25%。进一步促成了巩义市本地煤电共生体的发展。,资源禀赋与碳素行业演变路径,巩义生产碳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无烟煤、焦炭、焦油和沥青,而这些原料中除了无烟煤本地可以供应外,其它的所有原料基本上都靠外购。 谈及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本地碳素行业的兴起,二电厂厂长表示,二电厂2001年投资兴建自己的炭素厂的时候,完全是出于为本企业电解

11、铝生产提供电极的考虑,基本上没有考虑外售(目前二电厂碳素年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全部用于本企业电解铝厂用)。,资源禀赋与碳素行业演变路径,碳素行业自1993年产生以来一直处于快速变动和飞速发展过程中,这应该与电解铝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关。最初,巩义市电解铝行业规模较小,碳素需求量也小,因此,零散的家庭作坊企业就可以为其提供足够的配套能力。 随着电解铝行业的不断壮大,碳素消耗量大幅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碳素采购已经成为电解铝企业的重要生产成本之一,于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电解铝企业自己投产碳素生产就不足为奇。而笔者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事实也的确如此,由于豫联集团和永安中迈相继开始拥有自己的碳素厂,

12、原先的小家庭作坊式碳素厂不得不外销,而这种外销的成本很高,从而迫使其不得不退出市场。,资源禀赋与碳素行业演变路径,事实上,小型家庭作坊式碳素厂退出市场可能还与其环境污染严重有关,因为碳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小型碳素厂很难承受环境治理成本,势必造成其环境污染严重、工作条件差、工人健康得不到保证等问题,而大型的碳素厂可以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如豫联集团的碳素生产工艺,可以大大减轻环境污染程度。 有鉴于碳素行业成因及其产业发展过程中主导因素的的相对单一,本研究其它章节中不在分析碳素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三、制度安排与共生体演变路径,制度安排与煤炭行业演变路径 制度安排与电力行业演变路径 制度

13、安排与铝行业演变路径,(1)制度安排与煤炭行业演变路径,第一分析时段(1969年1978年):主要找寻促成煤炭行业从1967年之后快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分析时段(1995年2004年):主要分析1998年2000年煤炭行业产量大幅度下滑以及2001年以后原煤产量又快速增加的原因。,第一分析时段(1969年1978年),煤矿提出十项标准五项措施,建立责任制,开展三长、五员特殊工种岗位练兵活动; 将矿山动力由蒸汽为主改为以电力为主;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实现了无极绳运输、箕斗提升,采用新的采煤法; 孝大铁路运煤专线于1969年开工,1983年竣工; 1975年河南日报刊登回锅镇大办企业的调查报告; 1

14、983年胡耀邦视察巩县,指示:“依靠群众办煤矿”; 经河南省批准,在不影响国营矿开发的原则下,在露头线一带建设社队营矿井十对,并对四个社办煤矿进行技术改造,第二分析时段(1995年2004年),1986年,经河南省市县的24位专家鉴定,上庄煤矿进入衰老期并将于1989年报废,但实际上该矿井一直持续到了1997年才真正关井。 上庄煤矿于1989年开始筹建新的窑岭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60万吨,预计1997年投产,实际大规模生产始于2000年。 2005年6月29号,巩义市人民政府发出巩义市人民政府关于组建河南豫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通知,标志着巩义市“煤电碳素铝”产业共生体系核心的正式形成。,(2

15、)制度安排与电力行业演变路径,第一分析时段(1948年1954年) 第二分析时段(1968年1971年) 第三分析时段(1973年1976年) 第四分析时段(1984年2004年),第一分析时段(1948年1954年),解放前,巩义市所有的小煤矿都是以蒸汽为动力的,尚没有电力供应。解放后的3年恢复时期,一些煤矿开始建了一些自备发电机组,全部是煤矿自己使用。 1953年巩义市开始将原来的规模较大的10个煤矿合并为3个。合并后的煤矿规模变大,出于扩大生产规模,支持国家建设的考虑,各煤矿开始上发电机组。 应该说,该阶段电力行业的变化主要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考虑,出于客观需求而作出的选择。,第二

16、分析时段(1968年1971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从1968到1969年,巩义市大量的工矿企业进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据统计,到1968年,县属工业企业除了几个煤矿外,就剩下巩县农机厂等寥寥几家企业。 大峪沟煤矿发电机组关闭,从而导致巩义市1969年的发电量快速下降。 奇怪的是在这政治动荡的年代中,上纲煤矿却于1968投产,并且同时上马了发电机组,这可能与当时政治动荡中的帮派斗争有关。 到1970年,巩义市所有的发电机组已经全部关闭。,第三分析时段(1973年1976年),此期间的巩县县委书记许英曾说,巩县要发展,必须走“煤电社队工业产品”的路子,他认为,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巩县的工业是发展不起来的,因此,建设电厂是是他此期间重点抓的工作之一。 省委领导提出“放水养鱼”的经济策略:只给项目不给钱,让巩县自己积累建设资金、自我滚动发展 1975年河南日报对回锅镇的报道让回锅镇一举成为全国关注的重点。,第四分析时段(1984年2004年),随着巩义市工业经济的飞速增长,电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