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海行走中品习作之魅力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907988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书海行走中品习作之魅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书海行走中品习作之魅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书海行走中品习作之魅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书海行走中品习作之魅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书海行走中品习作之魅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书海行走中品习作之魅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书海行走中品习作之魅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教育学会有效教学参评论文在书海行走中品习作之魅力内容摘要:针对习作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困惑,我努力寻找习作教学的“最佳路径”。 本人认为习作是学生生活的反映,更是心灵对话的自然产物,生命的自由表达。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搭建平台。通过读书和体验生活,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积极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书海行走中体验写作的一路花香,通过自由习作,让学生在自主习作中体验写作的生机盎然,促进学生充满活力的生命化表达。 关键词: 读书 生活 自主 作文教学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十分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一个让无数语文老师乃至语文教育的专家学者略感尴尬的话题。作文教学的种种问题深深困扰着我

2、,几年的教坛生涯,一路走来,一路思索,一路实践,我认为习作教学需要给学生一个独特世界的展开,需要给学生营造一节书香流溢的作文课堂,一节自主开放的作文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进入“一发不可收,一写不可休”的习作“自由王国”。 一、让学生在书海行走中体验写作的一路花香。(一)畅游浩瀚书海,让作文课堂充满书香气。读书是写作重要的“源头活水”之一。从无数作家写作成材之路来看,他们都曾留下过“好读书”的逸事,翻开其成材履历,都是通过“读了写,写了再读”,在“读与写”的不断循环中成为锤炼成为名家的。从作文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缺少对生活百事敏锐的感悟感知能力,学生习作还是不断陷入“假、大、

3、空”的圈子不能自拔。我们有必要为学生寻求新的“食粮”来强壮学生的“精神体格”。读书,就是习作教学最好的“黄金搭档”和“科学配方”。从新课程改革实践来看,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制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60万字。这一“硬性规定”的提出无疑为读书铺就了一条五彩斑斓的实践之路,为读书与习作结合浇灌下厚实的路基。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领进书斋、带进书海的大花园里汲取营养,开辟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乐园。因此,必须大力倡导学生多读书,在读书中领略历史演变的惊心动魄,感受“推与敲”的精巧与奥妙。通过读书丰富学生的生命历程,为作文教学涂抹上浓厚的文化底色。(二)走进市井阡陌,让作文课堂充满泥土气。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

4、读课堂中“有字书”,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读生活中“无字书”天地万物,市井阡陌,皆有益书卷。如果我们将学生限定在“狭小”的课堂里,死啃书本,学生“无米下炊”,只能培养出“井底之蛙”。正如叶老所言:“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我们应将习作课堂与生活联姻,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花园里闻花香,去竹林处听鸟鸣, “一花一草之微,一沙一石之细”而不让其轻易从手中流走。只有让学生扎根在生活土壤中尽情吸取水分,才能让学生丰富、积淀人生阅历,追寻到生命的厚实与沉重。 让他们置身在这样一个充满书香气、泥土气的作文课堂中,习作便会张开翅膀,还原绚丽多彩的生命本

5、色。二、让学生在自主习作中体验写作的生机盎然。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说过:儿童作文就是要在作文中尊重儿童的天性,呼唤儿童的灵性,张扬儿童的个性,还习作以自由风采。但是凭心而论,我们教师在意识上总是落后一步,总在经意与不经意间用成人的眼光来套格、审视儿童作文。总是“好心好意”地把千篇一律地写作技巧灌输给学生,总是用统一的标准去机械评价儿童作文。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没有自由习作的空间可言。其实,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作中,还习作以生命风采,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观念,多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多从学生的视角思考,给儿童习作以自由色彩,方能真正理解儿童、读懂儿童,还作文以童真、童言、童趣、童心。 (一)以儿童需要

6、为出发点,让学生自由习作。 1、让习作成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 理论提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人追求的最高需要目标。因此,当我们从实现学生自我价值的角度来进行习作教学时,把习作变成为学生的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和基石,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去作,而不再是被动去写。比如,当有机会组织学生去秋游时,我在课前引导学生去考察附近村野情况,设计秋游路线,向全班推销你的秋游去处,一系列的“秋游”话题就在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汩汩而出,习作也在自由轻松地氛围中完成。 2、让作文成为学生传递表达情感的需要。 古人云:言为心声。作文应是学生表情达意的一种重要书面工具,它与学生的思想、情感有

7、着最直接、最真实、最朴素的关系。比如去年,为安抚班级学生对即将离开的实习教师依依不舍之情,我特意留给学生一堂课,让每位学生给实习教师写一段临别祝福,再读给实习教师听,果然学生写得滔滔不绝,读得声泪俱下,一堂作文课便在释放学生泪水中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其实在习作教学中,只要找到学生的情感“穴脉”,习作便会不由自主地倾泻出来。 3、让习作成为满足自我体验的需要。 学生不仅是学校中的“人”,也是社会中的“人”。学生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氛围地感染与熏陶。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为获得某种体验而进入活动角色,使学生及时、尽情体验。比如大自然瞬息万变的天气,或晴空万里,或狂风骤雨,或白

8、雾蔼蔼高明的教师往往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学生体验。再比如,冬季难得有一次下大雪机会,我及时让学生置身大雪中,观赏雪花,触摸雪花,感受雪花,让他们尽情地玩耍、观光,满足他们自我体验的需要。有了亲身体验,一篇篇学生佳作便会奇迹般地诞生了。 (二)以开放教学为基本点,让学生自由习作。 在自由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不要总是先在习作前,就对学生提出语法、词语、句式等条条框框,先把学生捆绑好了,再让其去习作,这样是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习作教学应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立体型教学结构,成为学生自己心灵和感情的一次倾诉和释放。 1、 自由命题,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应积极带领学生走出传统作文教学“教师命题学生习作”的

9、“枷锁”, 给学生一个灵动的飞翔自由,让学生有自己挥洒习作的空间。让学生自主自由命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学生想写、愿写、乐写。例如在指导学生练“介绍同桌”的作文时,笔者就允许学生多元的命题方式。可以写“可爱的同桌”、“同桌是一个 迷”、“我眼中的同桌”这样多元化的命题,真正符合课标里所要求的“鼓励学生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内容自定:课程标准关于习作最突出改变是将原“大纲”的“写作”改为“习作”一词,目的就是让学生明了“习作”的性质是练笔,允许学生在习作内容上充分解放和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既可写凡人善举的点点滴滴,也可写生活中“假、丑、恶”的种种陋习。例如,指导学生写“一次春游”活

10、动,我特别强调,你可以写春游时最激动人心的场面(特写),也可以写难忘的精彩瞬间,可以写春游时遇到的些许琐事,也可以写在春游活动时你所想所感 2、垒一座多彩的花园,搭开放评价的平台。 习作评价的开放体现在它是多向互动的,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每个人可以成为评价者,也可以成为被评价者,评价有多种模式,它可以是: 1、口头评价。 学生完成了习作,可以站起来,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大家听,老师、同学随即作出口头的评价,当然,在这之前,老师要教会学生评价的方法:学会倾听,评价时既要抓住闪光点,又要指出习作的不完善之处。此举既使被评者获益匪浅,也能使评者提高鉴赏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2、

11、园地评价。 我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营造浓浓的评价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欲望。如:在教室的一面墙上,开辟了一个以“秀秀我的习作”为刊头的展览版块,每位学生可以随意把自己的习作贴在那里展示,让教室成为一座多彩的习作园地。园地中习作的展览,不再是一部分学生的专利,它成了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真情流露的地方。(三)以个性表达手法为手段,让学生自由习作。 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情况尝试允许学生有自已个性化的表现手法,提倡无限创意,放飞个性。如一学生在写一步三折去春游以“梦想成真”,“春游泡汤”,“老天有眼”为小标题写出了五年难得有一回春游活动的高兴,遇到下雨,春游不能成行的失望,最后又能去春游的激动

12、形形色色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学生生命个性各异的风采,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学生写50米迎面接力赛时,采用典型观察法,抓住活动中的代表性角色的动作、眼神、表情等的变化重点观察。这样,学生的作文写得很有味道。 总之,只有让学生亲历书海,游走市井阡陌,融入生活熔炉,大胆自由练写,给学生一堂书香流溢、自主开放的习作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为习作而冲动,全面提升习作能力。参考文献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2、 张萍,开启写作的兴趣之门3、 王栋生,作文教学反思与重构(J),人民教育,2008(6),32-374、 王迪英,用心聆听天使说话(J),湖北教育,2008(6),21-21主题:在书海行走中品习作之魅力类别:小学语文年龄:张晓丽年龄:26岁单位:连云港赣榆县门河镇中心小学邮编:222135联系电话:13961375872-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