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2012-2013第二学期初三二模化学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856594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城区2012-2013第二学期初三二模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东城区2012-2013第二学期初三二模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东城区2012-2013第二学期初三二模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东城区2012-2013第二学期初三二模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东城区2012-2013第二学期初三二模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城区2012-2013第二学期初三二模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城区2012-2013第二学期初三二模化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化 学 试 卷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5道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6本试卷化学方程式中的“ ”和“ ”含义相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a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2、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H2 BH2O CH DH+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D花生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 B原子质量 C元素种类 D物质种类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泥水 B硬水 C矿泉水 D生理盐水5下列能源中,容易获得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A石油 B天然气 C氢气 D太阳能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氧化钠NaO2 B氧化铝Al2O3 C硫酸镁MgSO4 D氢氧化铜Cu(OH)27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

3、组成的混合物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C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全部是CO2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O2,所以空气是纯净物8下列气体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AO2 BCO2 CH2 DN29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尿素CO(NH2)2 B硫酸钾(K2SO4) C磷酸铵 (NH4)3PO4 D碳酸氢铵(NH4HCO3)10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备硅的反应SiO2 + 2C高温Si + 2CO 属于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 B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

4、分而原子不可分:1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纸制品 B保持饮水机24小时开启 C选择可反复使用的购物袋 D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13通常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是银白色固体C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D铝的密度较小14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乙甲+丙A甲的化学式为CH2 B丙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热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

5、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16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不属于乳化现象的是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洗手液洗去手上的油污 D用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17关于化学反应2X +Y = 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B反应中X 、Y 、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 g的X完全反应生成b g的Z,则同时消耗(b a) g 的Y18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B用燃

6、烧法区分涤纶和羊毛C多吃微量元素对人体无害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19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都能与水反应 C都能通过碳与氧气反应制得 D都能用于炼铁 20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火碱:治疗胃酸过多 D稀硫酸:除去铁锈2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具有光泽,常温下都是固体 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 C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D炒菜后应及时除去铁锅上的水,以防铁锅生锈 2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方法或试剂ACOCO2通入氧气点燃BO2CO2氢氧化钠溶液CNaCl

7、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DCu粉Fe粉用磁铁吸引23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24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因素源:A空气中同时加热煤粉和煤球,煤粉比煤球燃烧迅速催化剂B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铁丝不燃烧,加热镁带剧烈燃烧反应物种类C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温度D加等质量的二氧化锰,5%的过氧化氢溶液比10%的分解慢反应物浓度25.将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6.9 g放入93.1 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9 %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4.9

8、 g B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 g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D6.9 g混合物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58%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26.(8分)学习化学知识后,要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物质世界。(1)从组成角度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组合而成。水是由 组成的。(2)从微粒角度看: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3)从物质分类看:氢氧化镁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其具有 性。请写出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同时伴随着将化学能转变为 能的过程。在化学变

9、化中,物质的转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甲(相对分子质量是9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6.4 g氧气,同时生成5.6 g一氧化碳、4.4 g二氧化碳和5.4 g水,则对甲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碳元素质量分数为40% D若相同质量的甲在9.6 g氧气中完全燃烧,则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7.(5分)化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吃元宵、燃放孔明灯的风俗。小明发现,妈妈煮元宵的天燃气灶的火焰呈 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小明应用化学 知识分析其原因是 ,此时需要

10、调节灶 具的进风口。小明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其能飞得更高、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一些地方已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一旦其飘落到加油站、油库等地,便可能接触到 而引发火灾。(2)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依据酸所具有的性质,判断酸雨对下列物品有损害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大理石塑像 B铝制门窗 C钢铁结构大桥 D花草树木28(5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品中含有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表示为Vc)进行探究。(1)向含有Vc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Vc具有的性质是 。(2)食品中的Vc被氧气氧化时,其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

11、得出的结论有 。(3)小杰对某果汁饮料中Vc的含量进行测定。反应原理 为C6H8O6 + I2 = C6H6O6 + 2HI ,其中碘元素在反应中的 化合价变化是 。实验时取果汁饮料10 mL,用煮 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50 mL,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碘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消耗碘(I2)的质量为25.4 mg。则每100 mL该果汁饮料中含Vc的质量是 。29(6分)某小组利用稀废酸浸泡含有氧化铜、氧化锌的废料,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时,元素化合价不发生改变,且图中部分物质已略去)。 (1)该流程中的过滤操作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 ,其中

12、玻璃棒的作用是 。(2)中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中生成金属Cu的化学方程式是 。(3)X的化学式是 。(4)煅烧Zn2(OH)2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30(6分)A、B、C、D、E五种元素中,A的原子中没有中子;B元素的单质能供给动植物呼吸;C是主要存在于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金属元素;D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E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A和D的元素符号依次是 、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两种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由A、B、C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由A、B、D、E四种元素组成一种盐的化学式 ,该盐的一种用途是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31.(6分)实验室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1)图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2)若A是稀硫酸,B是锌粒,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实验室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所得气体产物,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