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国英雄”教学设计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808116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蚁国英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蚁国英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蚁国英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蚁国英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蚁国英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蚁国英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蚁国英雄”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蚁国英雄”设计理念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激情的教学语言,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张扬情感、喷涌真情,使语文实践与人文精神水乳交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倡导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重视对教学资源的再度开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激发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激发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教学时间 一课时活动一 直面蚂蚁的卑微1

2、英雄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胸怀和业绩,有着铮铮铁骨和不怕献身的精神。在我们心中像一座丰碑,是伟大的,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也和英雄有关,题目是蚁国英雄 ,举起手来和老师一起板书。2这里的“蚁”是指蚂蚁。你对蚂蚁有哪些了解?你的介绍使我想起了文中的一个词, (板书:区区弱者)齐读。你还能从哪些方面说明蚂蚁是区区弱者呢?3一只普通的蚂蚁,通常体长在 2 到 5 毫米之间,比米粒还小,重量不足毫克,真的是比毫毛还要轻。看到蚂蚁,你还想到了哪些词儿?(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微不足道、微乎其微、不足挂齿)4小小的蚂蚁,地位低下,力量弱小,在人类看来它是区区弱者。区区弱者和英雄之间怎么会划上等号的呢?今天,让我们走

3、进课文齐读蚁国英雄 。活动二 体悟蚂蚁的壮举21这个故事老师已经不知读了多少遍了,每读一遍都被深深地震撼着、感动着。今天,咱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去细细品读。请打开书本,轻声读读。2文中有一些词语。谁来读读?焚烧 焦臭火神肆虐 束手待毙火舌舐动 肝胆俱裂(1)读得非常正确。除了横着读的,你还可以怎么读? (2)为什么竖着读?(3)咱们来看“肝胆俱裂”这个词, “俱”是什么意思?“肝胆俱裂”呢?(4)练写“肆” 。3区区弱者和英雄之间怎么会划上等号的呢?谁来简单地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选用其中一个关联词来说说?出示:虽然但是 却 4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是泪水文中哪些地方

4、令你感动,令你心惊肉跳,甚至惊心动魄呢?让我们静下心来,先轻声读读,再默读划下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5交流:哪些地方令你感动、震撼?(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指名读。6它们为什么要这么“迅速地扭成一团,而且越来越迅速地滚动”呢?再默读全文,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7找到答案了吗?【 火势凶猛】(1)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火势凶猛? 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

5、而发出的焦臭气味。(2)读读这两个句子,你觉得火势有多大,就读成多大!(自由读、指名读)(3)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那是一场怎样的大火?这真是“火神肆虐、火舌舐动”呀!(出示词语,齐读)3(4)你们看,这火,铺天盖地、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吞噬一切。舐动的火舌、肆虐的火神、无情的火海仿佛要把所有的一切化为灰烬!这一刻,对于区区弱者蚂蚁来说,意味着什么? 是呀,意味着它们即将葬身火海,意味着它们即将失去生命。这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所以,它们会越来越迅速地滚动。咱们再一起读这两个句子。 (齐读)【只有扭成一团,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面对火舌,为什么要扭成一团滚动呢? 形势这样危急,蚂蚁们采取了

6、结团逃生的方法。多机智、多勇敢呀!8在熊熊烈火中,万万没有想到(引读)(再次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9蚂蚁们像雪球一样飞速地滚动着,滚动着,它们要穿越火海,逃离火神。(想象说话)在熊熊烈火中,我们仿佛看见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蚁团在滚动在滚动)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我们仿佛听见仿佛听见 ;(噼里啪啦的烧焦声,这爆裂的声响是外层蚂蚁肝胆俱烈发出来的声音呀!这爆裂的声响是最外一层蚂蚁用躯体在开拓求生之路

7、呀)。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我们仿佛闻到仿佛闻到(这是外层蚂蚁被焚烧发出的焦味呀!)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如喊的话语:兄弟们那,不要放弃。兄弟们那,我们就要成功了。兄弟们那,我们一定要坚持住,绝对不能松手。兄弟们那,坚持就是胜利!)10这真是一个让眼流泪,让心颤抖,让情涌动的场面!同学们看到了感人的画面,可是你们明白它们的心、它们的情吗?你们就是外层蚂蚁,你们是怎么想的?(1)外层蚂蚁呀,你们那么弱小,怎么能抵挡这熊熊烈火?(2)外层蚂蚁呀,你的同伴已被灼焦,为什么还不放弃自己的岗位?(3)外层蚂蚁呀,你们的寿命很长,有的甚至能活几十年,活着多好!你们难道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吗?11但也许它们什么也

8、没想,什么也没说,就这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这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再读读这一段话,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412交流:可、并、竟、突然、并、但是、却(变成红色)这些关联词在表达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语言变得更简练,表达更明确。我们在平时的读书中要特别关注。咱们一起读好它。11蚁团之所以不见缩小,是因为,引读(显示):显然,这外层

9、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12 (师充满激情)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显示)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13音乐起,师抒情描绘活动三:领悟生命的价值1读完整篇课文,让我们合上书本,掩卷沉思你们在想什么?2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蚂蚁的自我牺牲,假如没有蚂蚁家族的团结合作,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让我们再来看看蚂蚁的“蚁”字。“蚁”字是由虫字旁和一个义字组成的。你觉得这个“义”字代表什么呢? (义气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情义有情

10、有义?义举仗义的举动?义无返顾永不退缩)是呀,代表的是义气、情义、义举、义无返顾。学到这儿,让我们一起把最高荣誉送给这群小小的生灵。恭恭敬敬地叫它们一声“蚁国英雄”。3在 2006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有一个独臂英雄丁晓兵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组委会在给他的颁奖词中是这样说的:显示:“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是真的勇士。”4如果请你给这群蚁国英雄们写一句颁奖词,你怎么写呢?拿起笔写下来。 (音乐起)5反馈。6听了大家的颁奖词,老师已经明白,大家已豁然释怀。小小的蚂蚁是弱小的,是卑微的,但是它们的生命同样是伟大的,是值得敬重的。它们唱响了生命的壮歌! 板书设计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

11、起火围困突围脱险(团结、勇敢、奉献)5教学反思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本身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更是一种鲜活的生命状态。阅读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独特的生命感受。”但我想这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驾御之下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以“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然,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在教学蚁国英雄时,紧紧抓住重点问题“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来具体读悟。同学们很快找到了答案,因为它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如果就此收住,浅尝辄止,无异于蜻蜓点水、半途而废。我

12、又马上引导同学联系前后,具体感悟蚂蚁们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又有怎样的表现是怎样壮烈献身的?接着,以“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为什么能“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诱导同学由表及里,由蚁国英雄们的行为推及它们的精神世界。一开课,就运用“提起英雄,你想谁?”和“说到蚂蚁,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两个问题揭题导入,一来意在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二来意在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运用问题作桥梁,连接了课堂的外与内。疏通文路是初读感知中较为关键的一环,而对于中年段学生而言,他们还不一定能较为完整、全面地把握住文本6的主要内容,教师适当的扶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在学生自由朗读全文的基础上,相机抛给学生“草丛起火、蚁群被围、抱团突围、成功脱险”四个词语,帮助学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体会、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提问“面对如此险境,小蚂蚁们是怎么做的”时,我请他们运用如“扭团突围”这样的小标题简洁扼要地来说明,学生们说“迅速滚动”,我转身板书,写了“加速滚动”,觉得这样更好,因为文中有一句“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学生们说“至死不放”,我转身板书,写了“至死不渝”,两个词意思一样,可是我觉得后者更好,还能让学生们有个词语的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