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最佳系统练习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50786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最佳系统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最佳系统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最佳系统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最佳系统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最佳系统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最佳系统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最佳系统练习(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最佳系统练习【考纲阐释】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8年语文科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的鉴赏评价仍然包括两点内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历年高考都是以古代诗歌为命题材料来考查这两点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 考纲虽然只有两句话,但它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涉及的考点也非常多。只有从研究历年来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和各地高考试卷入手,才能从横向上理清试题已涉及的考点、未涉及的考点,从纵向上认知试题的难度和坡度。这样,才能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俯瞰鉴赏、评价古代诗歌这一板块的命题范围、难易度和命题走势,胸有成竹地指导考生复习应考。 【考情分析】 对近几年全国和

2、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综合,不难发现诗歌鉴赏命题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第一,诗、词、曲都有涉及。以诗、词为主,曲只是偶尔点缀。诗以唐、宋诗为主,词以宋词较多。随着自主命题省市的增多,选材范围在进一步扩大,早已从大名家的作品逐渐转移到关注程度不高的名家作品,可谓百花齐放了。从时间跨度来看,上至诗经,下至清代以至近代诗词,都有选用。分省命制的高考试题比全国试题在这方面的特点更明显。 第二,这些诗、词、曲的题材遍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边塞、风物、咏史、羁旅行役等多个侧面。、 第三,从方式上看,近几年比较阅读是一个亮点。如2007年就有五个省市的高考试题采用了比较阅读的形式:重庆唐诗、宋诗比较阅读,湖

3、北两首唐诗比较阅读,江西两首唐诗比较阅读,辽宁唐诗、宋诗比较阅读,浙江更是唐诗、金词、元曲三首比较阅读。 第四,题目采取多题(一般两小题,有的三小题)、多问(一般一到两问,多的有三问)的方式对诗词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考查。有的题目不容易分清考查的是形象、语言、思想内容还是表达技巧。所以在复习训练时,也不可截然分开。 第五,在诗歌鉴赏的五个考点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的最少,因为评价的难度太大。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因为形象、语言是表层的东西,对语言、形象的分析,最终要归结到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方面来。【考点方阵】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1鉴赏人

4、物形象。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答: 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中所感悟、所“复活”的诗人形象准确地形之于文字。 如这首送别诗。诗人在名满天下的黄鹤楼,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送别自己的知心朋友诗人把朋友送上船,目送船顺流而去,友人人影模糊,只见船帆;最后连船帆都消失了,只有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流向天际,独留长时间伫立江边的

5、诗人,我们分明能见到诗人的脸上盛满了对朋友的留恋、牵挂和祝福。 (参考答案:这两句是诗人眼中所见之景,透过这种情景,可以看出作者久久伫立在江边,目送朋友征帆远去,直到帆影在天边消失,仍然极力远眺的依依不舍的形象。) (2)鉴赏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2: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注】小山:晚唐五代眉妆的名目,为“十眉”(十种眉妆)中的一种样式。叠:相当于蹙之“蹙”字义。金:唐时妇女眉际妆饰的“额黄”。新帖:新鲜的花样子,用纸剪成画样,贴于绫罗之上,作为刺绣的蓝本。罗襦

6、:绫罗缝制的短袄。 (1)这首词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答:(2)作者是按几个层次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答:早该起床梳妆了,可是女主人公娇懒不起,眉山紧蹙,眉际的“额黄”似隐似现;鬓发如云,要飞度主人公雪白的粉面。懒起终是要起,起来之后当然是梳妆。一个“弄”字,见出她虽然懒起,但当面对妆台,她是以一种打造艺术品的高度来对待梳妆的。一个“迟”字,远远地与“懒”照应,你可以理解为心事重重,也可以理解为不紧不慢或别的什么,包含了多少层次多少心绪。梳妆完毕,以两面镜子前后对映,省视梳妆的效果花光与人面交互生辉,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形象要从纸上走出来。看样子女主人公对梳妆的效果是颇感满意的,但她是为此

7、而沾沾自喜呢,还是为只能自个儿顾影自怜而生愁呢?梳洗后开始做女红便走漏了消息:那贴在绫罗短袄上为绣花做蓝本的金鹧鸪成双作对,勾起她多少说不出口的心思 参考答案:(1)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深闺独处、多愁善感的美丽女性的形象。(2)词人是按妆前、妆中、妆后三个层次来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 2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是指咏物诗中描写的形象。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 轼缺月挂疏桐,漏【注】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

8、要赏析。答:这首词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上阙一、二句写深夜,用“缺“疏”“断”几个字极写幽独凄清的心境。三、四句用“孤鸿”衬托“幽人”,说只有幽人独自往来。下阙写孤鸿,实际也是写幽人(作者自己)。“惊”“恨”“寒”“寂寞”“冷”等词语,写尽了“孤鸿”实际也是幽人飘飞不定的境遇和孤独寂寞的心态。要鉴赏词中“孤鸿”的形象,要抓住下阙的四句话:“惊起却回头”,是说孤鸿惊恐不安,非常警惕;“有恨无人省”,说它身怀怨恨,却无人知晓,是不敢,也是不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虽有“栖息地”,却“不肯栖”,只好寄宿在寒冷、寂寞的沙洲里。当然“孤鸿”的形象首先是“孤”。 (参考答案:全词刻画了一个飘

9、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本词用“缺月”“疏桐”“断漏”“寒枝”“冷洲”等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惊”“回”“ 恨”“ 寂寞”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3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 瓦 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即景,写得井然有序,诗人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答: 这首诗通篇写景。第一、二句中的“碧瓦楼”、“绣幕”、“赤栏桥”是人文景物,以下“绿溪”、“杨柳”、“棠梨满地花”是自然景物。作者笔下浓丽的暮春

10、之景,犹如一幅色彩绚烂、富有生趣的图画。四句诗就是四幅画:绣幕遮掩的碧瓦楼,桥外斜横的绿溪,漫天飞絮的杨柳,落花满地的棠梨。诗人把“碧楼”“朱栏”“烟柳”“飞絮”“清溪”“棠梨”等人文景物和自然景物以“前”、“外”,“天”、“地”之序,用两组对句,简炼而又流畅地勾勒出来。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花香水气,仿佛从画中溢出,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题目只要求从写景的角度去思考。首先把写的人文景物和自然景物一一列出来,最后从顺序上加以排列。 (参考答案:诗人依照的是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写景。近景有绣幕垂挂的碧瓦楼,远景有赤栏桥外横斜的清溪;空中有烟柳飞絮;地上则是棠梨落花。)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

11、歌的基础。感受、理解、分析诗中的形象,进而准确概括其特点,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诗中的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而人物形象既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诗人心目中的别人;但如果是别人,或者是景,或者是物,形象的背后一定有诗人站在那里,诗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诗人的感情寄托而已。鉴赏诗歌的形象还要鉴赏刻画形象的方法,如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等)、烘托(景物烘托、人物反衬、陪衬等),还要鉴赏形象的意义,即它在表现诗歌意境中的作用。只有鉴赏了诗歌的形象,才能谈得上鉴赏诗歌的其他方面。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就要着眼诗歌的用词用语。高考试题一般

12、从两个方面去设题:炼字(词)的角度和语言风格的角度。 (一)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炼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鉴赏古诗词的炼字艺术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点,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1动词。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 从题目可知这首诗作于搬家之时,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意境,抒写了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欢的湖上亭。微风

13、中,亭边的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服,不让我离去。在这里住久了,连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分别之际,别情依依,呜声悠悠,透出离别的伤感。 要回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干的含义。所谓的“准确”,就是符合“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的特点;所谓“传神”,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寄寓了人的情感。 (参考答案: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 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 “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途经秦始皇墓 许 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诗的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崩”的含义是什么? 答: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第一句描写作者所见到的秦始皇墓陵的景象:高大的坟陵,给人“龙盘虎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