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文阅读须注意思维转换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47941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文阅读须注意思维转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述文阅读须注意思维转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述文阅读须注意思维转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述文阅读须注意思维转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述文阅读须注意思维转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文阅读须注意思维转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文阅读须注意思维转换谈一般论述类阅读的复习备考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 梁圣东论述文阅读是目前广东高考的必考题型,一共4道小题,其中两道选择题,两道主观题。按照考试说明的表述,这道题包括六个考点,即“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概括起来,就是把握文章的大意,弄清文章陈述的思路,理解重要概念和句子,筛选并整合信息,从而掌握作者的观点。文章所有题目的答案,都源自考卷提供的文本。而纵观论述文的答题,我认为考生在阅读的时候应把握好两点:理清文章的思路,及时

2、转换思维。任何论述文阅读的考查,都不外乎围绕这两点进行设题。一、理清文章的思路 2012年广东卷论述文的第四题(也就是全卷第15题),这道题题目所给的材料是文本以外的,但是要求考生回答“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实际上就是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广东卷论述文有一个特点,就是结构非常清晰,2012年的考题这一个特点体现得非常明显。试卷的命题者没有给引用的材料加一个题目,只是在文本的后面告诉考生,材料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但是,历史的先见并不是该文的重点,该文主要谈“知识的责任”。不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论述“知识的责任”呢?文本的第一句,就已经定位好了“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

3、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原来,文本所谈的“负起知识的责任”,根本目的是阐述如何“建立新人生观”的。那好,弄清楚作者为文的目的了,那么,命题者所选的文本,最主要的就是谈“知识的责任”所包含的三层意义。文本的最后三段,每段首句就是思路的提示: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第二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最后知识分子还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袁隆平不是文本中所提到的例子,但是他是农业科学家,是典型的知识分子,所以,他负起的知识的责任,自然也符合文中作者对“知识的责任”所阐述的三层意义。遵循着作者的思路,这道题就迎刃而解。所以,面对论述文,考生如何作答?我认为理顺文本思路是最重要的。

4、这样的例子在07年后的考题里面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论述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广东省各地进行的模拟考试,论述文的思路都不是很清晰的,在一定程度上为难考生了。我个人认为,文本思路越清晰,越能够考查考生的基础阅读能力,才是真正的为学生减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二、及时转换思维论述文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与文学类、实用类选做阅读最根本的区别。转换思维,无论选择题的答题还是主观题的答题,都特别需要。笔者认为2009年的广东卷爱因斯坦的自由和科学就是一个典型的考题。第12题的“C”选项“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需要考生转换思维。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这样的,“这种交

5、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这里面,需要转换的是“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就是文本中所指的“这种交换的自由”,题目中的“科学进步”,就是文本中的“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以,转换思维,实际上就是学会同义转述。2009年的第15题,题目的表述是这样的,“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想尽可能得到发展?”其中,“创造性思想”的字面在文本中只出现过一次,那就是第四段“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如果考生仅仅盯住这5个字不放,不懂得转换思维,那么答案可能就仅局限在第四段,这就很容易导致丢分。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一道主观题的答题区间只有一个段落

6、,那么这道题的命题逻辑是值得怀疑的。很显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创造性思想”的涵义。“创造性思想”是属于思维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精神。由此,我们在精读的过程中就可以搜寻相关的表述:第三段“发展他们理智上的和艺术上的才能”、第五段“一切人的精神发展”、第六段“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精神生活才有可以得到改进”就是类似的表述。虽然这些说法形式上各有不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作者的思路和文中前后语句的照应关系来断定它们内在的一致性。如此,就不难得出答案了:第一,要始终不懈地争取两种“外在的自由”;第二,要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内心的自由。实际上,这也就是全文最主要的思

7、路。而考题就是通过这个看似局部实则需要整体观察来考查考生对文本思路的把握。*能否做到思维的转换,我认为是衡量一个论述文本设题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标准。最近,我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做了一道论述文的练习人类文明的两种知识,引导学生对最后一道题的作答。最后一题题目的表述是“非技术性知识对于人类文明有何价值?请作简述”。很多学生只看到最后一段关于“非技术性知识”的作用,都能找到“非技术性知识是对人类本性的精神引导和制约,体现人的本质、尊严和价值”这一点,但是,再也找不到其它的价值了。如前文所述,如果思路概括题仅仅从一个语段就可以全部找出答案的话,这道题的命题是没有意义的。题目中的“人类文明”,是文本的题目词语

8、,提示应该从全文找。找什么?找“非技术性知识”的“价值”!“价值”等同于“意义”,接近于“作用”。好,关键是全文是如何表述“非技术性知识”的。学生觉得很难理解,因为很难发现其它部分的“非技术性知识”的意义表述。这个时候,我觉得观察题目所供的答案和文本的关系就是最好的思维练习了。答案是这样描述的:“是人类知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和保守非技术性知识可以防止将人工具化。可以救技术性知识之失,有助于人类对技术性知识的不足和滥用保持警惕。是对人类本性的精神引导和制约,体现人的本质、尊严和价值。”学生能够轻易地找到第4小点的答案,但是对其它三个答案就难以理解了。我就得这就是一个答题的关键点。前三

9、个答案是可以从文本中找出来的。其中,第一个要点来自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这样说的:归结起来,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知识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技术性知识,另一类是非技术性知识。第一个要点就是将原文的这句话转换成“非技术性知识”作主语。分类越少,它的分量越重。“非技术性知识”是“知识”的两类之一,它当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了。第二个要点,是从第二自然段提取出来的。原文是这样表述的:如果把思辨知识降格为创制知识,无异于把人类所有的智慧都变为工具,人也就失去了知识追求的终极目标使自己也变成工具。原文第一自然段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说,“思辨知识”是“理论知识”,即是“非技术性知识”,“创制知识”是“技术性知识

10、”。所以,古希腊人没有把“非技术性知识”降格为“技术性知识”,没有使人类变成工具。再整合一下,就可以变为“追求非技术性知识可以防止将人工具化”的观点了。第三个要点,来自文章的第四段。第四段说“各国的思路还是试图依靠技术进步解决人类需求和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其中,“依靠技术进步”,就是说发挥“技术性知识”的作用。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作者又说,“但生态学家、伦理学者和普通民众仍心存疑虑,当一种技术知识满足了人类一部分看得见的需求时,人类很可能得不偿失。”很明显,作者的观点与各国的思路不一样,技术性知识并不能解决人类的全部问题,“延续人类文明急迫地需要技术知识和非技术知识发挥协同作用”(最后

11、一段)。由此而不难得出第三个要点了。这也不难理解选择题的“C”选项“在环境方面,人类应该尝试通过改变自身生活方式以减轻地球负担”为什么会是正确的了。总的来看,论述文的最后一道小题,不管它怎样问,考生需要注意,要回答得比较全面的话,一定要把握全文的写作思路。概括题,就是要理顺作者表达主题的思路。只是,这个问题的切入点一定要准确。另外提醒一下考生,答案全面,但不等于答案啰嗦,纵观多年的高考思路题,答案都是非常扼要的,不是说,字数多就能得分,关键是看概括是否到位。*在论述文的备考方面,笔者提醒考生多点关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别是知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在这里,笔者重申一下之前两位大学教授的观点

12、:这个世纪确实是一个知识的时代,这似乎已经是大家的共识。然而我要强调,仅仅“知识”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思想”。要让“知识”真正服务于全人类的未来命运,我们更需要“思想”,更需要加强人文学科的研究和教育。社会科学的知识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一样都是“双刃剑”。在“工具理性”思维的驱使下,人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创造毁灭人类的武器,也可以制造危害人类的“金融风暴”。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教授当下人类的生活进步了,但是人的精神却出现了问题,这表现在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中国在现代文明进步、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前社会出现的问题可以

13、归结为“价值取向迷乱、责任意识淡化、社会道德失范、审美情趣错位、物质主义盛行”,是政治家与文人发生冲突的结果。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柯汉琳教授 附录1:2009年广东高考论述文试题自由和科学 爱因斯坦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讼,是一什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有某些目标和价值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人们就能够合理地来议论达到这些目的手段。现在,让我们来指出两个目标,凡是读到这篇东西的人大概都会完全同意的。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

14、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智上的和艺术上的才能。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要求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持着,虽然支持的方式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能性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这种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

15、大的实际意义。首先它必须由法律来保障。但单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息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表白他的观点而没有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这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而没有这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发表的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