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考点13—15一般违法与犯罪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0746944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中考考点13—15一般违法与犯罪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3中考考点13—15一般违法与犯罪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3中考考点13—15一般违法与犯罪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3中考考点13—15一般违法与犯罪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3中考考点13—15一般违法与犯罪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中考考点13—15一般违法与犯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中考考点13—15一般违法与犯罪(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公判会,对周一男、向永进等实施抢劫、致五人死亡的犯罪分子罗军、张涛、郑安、胡钢、吴远翠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经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案犯是日伏法。,【考试要求】 考点13:知道违法行为含义和分类 a 考点14: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b 考点15: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 c 【考点分析】 本课时涉及了解、理解、掌握三个不同的要求,内容较多且重要。复习起来有一些难度。所以复习时必须抓住重点,通过比较得知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通过对案例分析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并结合实例学会如何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比较,如违法

2、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1)违法行为:就是指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违法行为分类:一般违法和犯罪。,考点13: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1. 什么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是一般违法行为。,(4)三类违法行为,行政违 法行为,民事违 法行为,刑事违 法行为,考点14.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犯罪的含义: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刑法的含义: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

3、刑罚的法律。作用: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 的法律标志,刑法当罚性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3、犯罪的三个特征,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罪与非罪的标准。正确理解和掌握犯罪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更好的同犯罪行为作斗争。,1.下列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A.欠债不还的行为 B.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C.走私、贩卖军火 D.放火造成人员伤亡的行为。 2.在学生当中,发现个别学生私自携带匕首到学 校,被生活教师及时发现,未造成

4、严重后果。 这种行为是( ) A.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B.情节较轻微的违法行为 C.违反民事法律的行为 D.应该受行政处罚的行为,AB,ABD,中考达标,3.某县公安局接到一商店被盗的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盗贼携赃款逃脱,该商店将县公安局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县公安局赔偿该店经济损失1万多元。该县公安局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工作失误,B,4.在开展反腐败斗争中,一些领导干部因违法乱纪、贪污腐败而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如陈希同、胡长清等,他们的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一般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刑罚当罚性 D、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5、,D,5.一对老夫妇从小娇生惯养的独生子,经常在外 殴打他人,偷盗邻居东西。老夫妇伤心绝望,趁儿子熟睡时,用绳子将其勒死。老夫妇的行为是( ) A.家庭私事,不必追究 B.恨铁不成钢,不负刑事责任 C.大义灭亲,为民除害,应该提倡 D.严重违法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D,6、2011年7月25日,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涉“地沟油”刑事案件,其中制造销售“地沟油”的被告人刘襄因犯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1)地沟油案是哪一性质的违法行为?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2)法院判决说明了什么?,法律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

6、武器; 是依法治国的表现,犯罪行为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思考: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联系:,A.二者都是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B.二者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 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就可能发展成为犯罪,区别:,A.危害的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较轻微,对社会 危害性不大;犯罪情节比较严重,对社会危害性很大,B.触犯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 法律法规;犯罪触犯的是刑法,C.承担的责任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民事 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结论:,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行为,违法,犯罪,犯罪,违法

7、,违法,犯罪,犯罪,违法,A,B,C,D,正确反映违法和犯罪关系的是( ),考点15 学会依法自律 预防违法犯罪,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作为一个合格现代公民,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不良引诱和侵害。要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一、依法自律的原因,思考: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1.社会环境复杂,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2.法制观念淡薄,没有法律意识; 3.缺乏社会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4.意志薄弱

8、,自我控制能力差,经不起不良诱惑; 5.不能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教育。,(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切实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 (3)提高法律意识,善于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4)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应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5)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二、青少年如何依法自律?,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三、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灵活方法,沉着对付,主动协助,实事求是,讲清危

9、害,认真规劝,见义智为: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如: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注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 “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与其作斗争的好方法。,中考达标,一、选择题 1. 近年来,国家严打酒后驾驶。市民张明宝在深度醉酒状态下独自驾车,造成5死4伤的严重后果,被南京市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说明( ) A. 酒后驾驶是严重违法行为 B. 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C. 凡是违法行为必然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10、D. 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导致严重的违法行为,B,2.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占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B. 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C.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 有了一般违法行为若改正就可能滑向犯罪深渊,C,3. 2010年10月16日,被网络疯传“我爸是李刚”的河北某电视台实习生李启铭酒后驾车,在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校园内撞倒大一新生陈晓凤,致其死亡。事后,李启铭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望都县检察院批准逮捕。从此案例中可以看出( ) 李启铭触犯了刑法 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具有强制性 一般违法行为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A. B. C. D. ,A,4、 为了筹集8元上网费用,沉迷于网络的15岁男孩高明(化名)铤而走险,尾随抢劫一名成年女性。2011年5月3日,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以抢劫罪依法判处高明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这个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 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不良诱惑会使人无视法律尊严,危害他人与社会 上网会导致违法犯罪,青少年应远离网络 我们应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A. B. C. D. ,C,1、歹徒抢钱包时,观众们的做法对吗? 2、当民警抓获歹徒后,观众和这名妇女的行为对吗? 3、漫画中小孩在干什么?当你遇到这种现象时应该怎么做?,知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