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市2016年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0031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市2016年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x市2016年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x市2016年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x市2016年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x市2016年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市2016年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市2016年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市2016年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近期,我局组织人员对辖区X县区生猪生产和市场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到养殖企业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分析了猪价上涨原因和后期生猪价格趋势,针对生猪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和养殖户的期盼,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我市生猪生产基本情况(一)生猪价格情况。我市生猪市场价格自去年X月份开始震荡上行,并在今年一季度呈现出新一轮涨势,第二季度也一直持续高位运行。X月底各县区价格监测显示,待宰活猪XX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上涨了X元,涨幅达XX%;猪肉XX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上涨了XX元,涨幅达XX%;仔猪XX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上涨了XX元,涨了近X倍多,涨幅达XXX%。(二)猪群

2、结构变化情况。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生猪存栏XX.X万头,同比下降X%;出栏XX.XX万头,同比下降X.X%,其中:能繁母猪饲养量XX万头,同比下降X.X%。猪肉产量X.XX万吨,同比下降X.X%。(三)生猪养殖现状。2015年全市规模养猪户达到X.X万户,XXX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XXX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合作社XXX个,规模养殖份额超过XX%;呈现出养猪户数逐步减少,每户养殖数量逐步扩大,规模化养殖小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生产势头强劲的发展趋势。(四)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自去年X月份以来,生猪出栏价格震荡走高,同时玉米等饲料价格却一直下滑,使得猪粮比价呈现持续上升走势

3、,生猪养殖收益大幅提高,特别是在今年一季度,猪粮比上升势头更加明显。X-X月,全市生猪平均售价分别为每公斤XX.X元、XX.X元和XX.X元,而每公斤玉米价格分别为X.XX元、X.XX元和X.XX元,据此计算,猪粮比价分别为XX.XX:X、XX.XX:X和X.XX:X;从去年X月份开始,我市的猪粮比一直在X:X以上,生猪养殖行业步入大幅盈利通道。从XX县XX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来看,2015年度该公司出栏生猪XXXX头,平均每头按体重XXX斤计算,去年平均价X.XX元/斤,出栏一头猪平均收入约XXXX元。而养殖成本为每头XXXX元,其中包括:饲料XXXX元,疫苗XX.XX元,伙食X.XX元,电费X

4、.XX元,添加剂X.XX元,药费XX.XX元,人工工资XX.XX元等,扣除其他费用支出,每头育肥猪可获利约XXX元。而对周边X户养殖户的调查,目前出栏一头生猪可实现盈利XXX元左右。二、猪价上涨原因分析据调查,此轮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前三年行情低迷导致生猪产能深度调整的结果,猪价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和补偿性特点。从我市来看,原因主要有几方面:一是前期猪价长期低迷,导致养殖数量减少。从2013年到2015年X月,生猪价格持续下降,部分生猪养殖场、户亏损严重,部分养殖户倒闭退出,或者采取减少生产规模以应对市场波动。据调查,XX市XX种猪场饲养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在2013年X月高峰时有X00头,到

5、2015年X月时减少到XX0头,两年多时间递减XX%;XX县XX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猪存栏从2013年X月的XX00头降至2015年XX月的XX00头,降幅达XX%。二是仔猪生产挤占肉猪产能,造成肉猪短期内供应减少。近一年来猪肉价格总体呈上行走势,使养殖户恢复信心,开始补栏。部分养殖户因仔猪价格预期好于生猪,收益相对较快,由肉猪生产转向仔猪生产为主,导致肉猪短期内供应减少。三是部分养殖户惜售压栏,一定程度影响近期生猪出栏。随着生猪市场止跌回升,养殖户对养殖前景普遍看好,期盼价格持续上涨,惜售压栏心理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猪价上涨。三、后期生猪价格趋势分析一是市场供应仍将处于偏紧状态。目前我市

6、生猪生产规模化水平较高,大部分散养户已退出市场。调查走访发现,与以往相比,面对这次生猪价格“黄金期”,大多数养殖场表现更加理性,更加谨慎,不再盲目“追风”,后备母猪补栏积极性不高。即使现在增加后备母猪存栏,由于生猪养殖呈现“生长周期”客观规律,决定了市场供给在短时间内仍将处于偏紧状态。二是市场价格仍将保持坚挺。一定时期内,由于市场供给处于偏紧状态,预计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仍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坚挺。三是流通环节利润减少。由于生猪收购价格涨幅高于猪肉销售价格涨幅,多数屠宰场并没有达到正常屠宰量,加上鲜肉销售价格上涨,消费者可能选择其他肉类或减少消费开支,可能导致猪肉销售量在一定程度减少,流通环节利润

7、也会受到影响。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和期盼根据我们对养殖企业走访调研,总体来看,目前我市生猪生产发展态势良好,当前我市生猪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和期盼是:(一)政策性投入不足,生猪产业支持发展和保护机制不健全。目前,政府对生猪产业的投入与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的贡献不协调,具体反应在:一是市场周期波动调控措施乏力,导致生猪生产的振荡波动现象较为突出;二是科技支撑服务社会化投入不足,生猪生产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三是对生猪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资金支持不足,尚未建立起促进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的保险和行业发展基金,养殖户利益和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很难得到保障。(二)缺乏

8、生猪生产预警和应急机制,市场体系不健全。生猪产业信息体系不健全,不能及时、准确地向养殖户提供有关的市场信息和跟踪服务,难以起到指导养殖户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和规避风险。生猪交易运销、中介服务组织单打独斗,缺乏联合协调机制,难以做强、做大和拓展外部市场。(三)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猪肉产品中缺少分割肉、冷却肉等市场需求大的高附加值加工产品。目前我市还没有一家猪肉深加工企业,没有形成可延伸的产业群和产业链。因此对养猪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影响了整个生猪产业持续发展。(四)融资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步伐的不断加快,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

9、畜牧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优惠政策,但养殖业融资难、贷款难的情况仍很突出,资金周转难以保持畅通。养殖场(小区)建成后,良种仔猪补栏和流动资金严重匮乏,导致部分圈舍空置,难以达到设计标准规模满负荷运行,严重制约了养猪生产结构性调整、养殖方式转变以及养殖规模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五、对策建议一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此轮猪肉价格涨幅较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上涨的“合理性”受到各界关注和质疑。因此,此次猪价上涨是前期猪价大跌、长时间亏损后的修复性上涨。生猪养殖刚刚扭亏为盈,这有利于养殖户减亏增收,有利于行业信心逐步恢复。因此,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让市场自我修复,不应进口

10、过多国外肉制品人为干预市场。二是科学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本次生猪产业 “大洗牌”之后,规模化养殖场真正成为引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散养户大部分被市场淘汰。规模养殖场抗风险能力强,标准化程度高,生产相对稳定,也便于监管,有利于保证肉食品质量安全。因此,对于现有的规模养殖场,建议逐步通过政策扶持,改造升级设施设备,倡导循环发展模式,维持其产能稳定。此外,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促进养殖场户提升标准化程度,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引导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三是积极解决融资瓶颈。现有金融贷款政策大多需要养殖户提供抵押或担保,而养殖场基础设施无法作为抵押物。由于养殖风险大,只有少数担保公司愿意为养殖场

11、(户)提供金融担保,且担保费用偏高,导致“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养殖场(户)在最需要帮助的困难时期,金融机构往往认为风险大,更不愿意给予贷款支持。建议引导金融机构探索建立与养殖场(户)利益共赢的联动机制,积极创新适合支持养殖业发展的金融担保服务,解决养殖业融资瓶颈。四是健全和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强行业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专业交易市场,开避绿色通道,鼓励和支持生猪专业定点收购及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建立和完善生猪产业信息化服务、预警体系建设,深入研究分析生猪供求关系和周期性波动规律,确定生猪生产总体增长机制和猪群结构,加强对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信息采集和监测,强化市场风险分析,科学预测市场和消费需求走势,及时发布市场预警分析报告,正确引导生产和经营决策行为。五是推行农业保险,分散生猪养殖风险。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制,有效规避养殖风险,调动金融机构对养殖场、户贷款投放的积极性。政府应主动承担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责任,在发挥农业保险的保障机制上加大力度,推动生猪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