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9113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60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庄污水治理可研报告(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前 言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质量的下降是我国新世纪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完善城镇排水管网,实现污水的集中处理和相对集中处理,不仅能节省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和处理费用,而且能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减少城市污染,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有效利用城市空间,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近年来涟水县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治理水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涟水县政府首要任务之一。涟水县政府在治理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治

2、理空气环境、噪声环境等生态污染问题,力争在近几年内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严格按照生态县建设的“十个统一,十个必接管”的基本原则开展涟水县域污水治理工作。在此前提下,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的要求,涟水县政府决定实施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2011年12月我院受涟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着手编制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人员经过深入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并广纳各方意见,在涟水县各城镇总体规划及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各乡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及系统方案。本工程实施内容为:(

3、1)污水处理厂2座:唐集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0.3万m3/d,一期工程0.05万m3/d)、五港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0.3万m3/d,一期工程0.11万m3/d);(2)区域污水提升泵站25座,镇区内部污水提升泵站2座;(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7座;(4)污水主管道长度约383.1km,其中县域污水主管道长约179.3km,新建镇区内部污水管道203.8km;(5)工程投资: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总投资约63312万元。在可研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涟水县建设、规划、水利、环保、交通等部门及涟水县各乡镇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1 概 述1.1 编制依据1)涟

4、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规划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2011年11月2)江苏省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建设技术导则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0年2月3)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 苏政办发2007115号4)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3年3月)5)涟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10月)6)江苏沿江城镇污水处理规划(20042020)(江苏省建设厅,2006年3月)7)涟水县各乡镇总体规划及相关文件8)业主提供的地形图及其他资料1.2 编制范围涟水县城镇

5、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研究范围包括:(1)污水处理厂2座:唐集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0.3万m3/d,一期工程0.05万m3/d)、五港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0.3万m3/d,一期工程0.11万m3/d);(2)区域污水提升泵站25座,镇区内部污水提升泵站2座;(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7座;(4)污水主管道长度约383.1km,其中县域污水主管道长约179.3km,新建镇区内部污水管道203.8km;1.3 编制原则(1)遵循国家及地方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以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及各镇总体规划为依据,对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全面分析,为工程建设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论证和评

6、价。(2)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实施、远近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排污现状和镇区布局的特点,合理划分镇区排污分区,布置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和提升泵站。近期城镇新建区严格按雨污分流制布置污水收集管网,老城镇按截流式合流制逐步过渡为分流制布置污水收集管网,远期实现县域雨污分流制。(3)镇区内部污水管道原则上采用非满流重力管,一般起点管内底埋深为1.52.0m。当管道穿过道路、河流及其他障碍物时,可考虑局部采用压力管。优化管道布置,尽量减少与较大河道的交叉,布置简捷顺直;镇区之间区域污水管道原则上采用压力管,在有条件且不增加污水提升泵站的基础上可部分采用重力管。(4)提升泵站的设置符合规划用地要求

7、,并尽量通过系统优化减少泵站数量。泵站位置应方便污水管道进出,且满足交通、用电以及周围环境的要求,并注意节约用地。当管道埋深至67m时,需设置污水提升泵站。(5)充分利用已建排水设施,尽量减少征地及拆迁量,最大限度发挥工程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污水处理厂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与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设计方案力求先进、实用、高效、节能、紧凑、操作管理方便,且耐冲击负荷,以减少基建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7)污水处理厂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8)污水处理厂平面布局应充分注意近、远期结合,既要满足总体要求

8、和项目完整性,又需保持近期的合理性,以及减少远期建设与已投产运行设施之间相互干扰的影响。(9)地面高程确定尽量做到土方平衡,减少土方量,构筑物布置应考虑场地地形地貌状况,降低地基处理费用。(10)设备选型关系到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与常年运转费用,应根据实用、优质、先进的原则合理选择,尽可能采用技术先进,性能优良,质量可靠,高效低耗的产品。(11)妥善处置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栅渣、污泥,避免二次污染。(12)污水处理厂采用全自动监测控制和运行管理模式,体现现代化水平。(13)污水处理厂建筑设计要求简洁实用,美观大方。1.4采用的规范及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泵站设计

9、规范(GB/T 50265-2010)(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5)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77号)(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1997年版)(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

10、93)(1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7)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范(CECS138:2002)(18)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CECS141:2002)(1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2)混凝土水池软弱地基处理设计规范(C

11、ECS86:96)(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2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30)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规程(CECS122:2001)(3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2)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

12、9)(33)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77号)(3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10月1日局修)(3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3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3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38)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3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4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4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4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

13、0052-95)(43)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DGJ32/J14-2007)(4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4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46)城镇排水系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规程(CJJ120-2008)1.5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1.5.1 城市概况涟水县处于800里苏北平原中心,其经纬度在北纬33453405,东经11911935的范围内。全县东西长60km,南北宽51.5km,总面积1676.34km2,其中陆域面积1592.52km2,占95%。县内耕地面积130万亩,水面38.5万亩。涟水县位于长三角区域之江苏北部,苏北平原中心

14、,连宿淮盐四市之间。东与阜宁、滨海、响水三县为邻,西与淮阴区、沭阳县接壤,南与楚州区隔河相望,北与灌南县毗连。涟水距淮安市区20余km,到南京190km,离连云港90km。涟水县现辖17个镇、2个乡、12个办事处,54个居民委员会、321个村民委员会。全县面积1676km2,总人口108.55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1.5.2自然条件1)地质条件涟水全境为第四系覆盖,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苏北凹陷的北部边缘区。县境属扬子准地台苏北凹陷的北部边缘区。涟水地处沂沭河下游地下水系统工程的南缘,属沂沭冲积平原孔隙水亚系统。县城处于第类工程地质区,仅老城区涟漪湖以南、淮浦路以东地段为6m层厚的冲杂填

15、土区,地基承载能力差(仅0.7t/m2),其余均为较好的可建设用地,一般14-16t/m2地基承载力。2)地形地貌涟水的地势具有三面高一面低、坡洼起伏、高中有洼的特点。全境为徐淮黄泛平原,地势总体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由16m逐渐降至2.9m,大部份地区在5至9m之间,东北部为佃湖荡洼地。其中南部废黄河滩地地势较高,一般高程在1015m左右。涟城、保滩一带地势最高,一般高程在14m以上,东北逐渐降低。县域东北、西北各有一个盆状洼地,分别称“佃湖荡”和“盐西洼地”,地面高程多在5m以下。涟城镇地形同样是西南高,高程一般为1213m,东北低,高程一般为7.5m,老城区涟漪湖附近地势最低,高程仅有7m。3)自然气候涟水地处淮北平原,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内,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年均无霜期213天。雨水丰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