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利与弊活动计划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9044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的利与弊活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的利与弊活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的利与弊活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的利与弊活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的利与弊活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的利与弊活动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的利与弊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一、主题的确定20世纪末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凭借承载信息量的广泛与巨大等优势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据统计目前我国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000万,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少年成长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图,有的利用网络传播暴力、色情信息,有的利用内容不健康的互联网游戏吸引青少年,使得有些孩子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甚

2、至患上“网络成瘾症”,不仅学业受到严重影响,身心受到很大伤害,也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互联网的不良影响。初一的学生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对网络接触的不是很多,他们对网络充满了好奇,也很迷惘,有很多学生以为上网就是玩游戏或聊天,他们对网络也没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电脑和网络是工具而不是玩具,有益处,也有弊端,我们在五年级学生中开展了这个主题活动。二、活动目标(一)了解、掌握一些电脑与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的礼仪知识。(二)初步学会制订活动方案,撰写调查报告和活动总结。(三)学会正确

3、认识和使用网络,远离不良侵害,让文明的网络伴随他们学习成才,健康成长。(四)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五)提高查找、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六)通过实践活动,接触社会,逐步培养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七)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八)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认识世间万物的双重性。三、活动准备(一)知识技能准备。1、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与班会课相结合,1课时。)2、了解、掌握有关电脑和网络的基本知识。(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1课时。)3、整理、分析信息的方法,统计归纳的方法,交流询问技巧,撰写调查报告等的集中培训。(1课时的整体

4、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二)商讨活动的计划。(1课时。)1、把学生关于电脑和网络的问题归类。2、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小组。3、竞选小组长。4、在组长的组织下确立本组的活动方案。(组内分工、活动时间、活动目标、活动方法与步骤、成果展示形式等。)5、模拟采访。商讨活动计划的关键有两部分,一是分组及组内分工,二是活动计划的制定。(三)设备及相关技术准备。(课余时间进行。)摄像、照相、录音等相关设备的准备及使用方法的个别培训。四、活动的方法与过程第一阶段:初步尝试阶段。(课余时间进行。)1、调查的小组分别按照各自的调查目的、对象等设计、制定所需要的表格和问卷,需要采访的则设计采访的内容和问话的顺序。2

5、、需要调查或采访固定人员的,联系调查对象,约定调查时间。3、各调查小组按预定方案进行调查和采访。4、收集各种资料。第二阶段:总结整改阶段。(1 课时。)1、各小组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整理、分析所获资料,并初步撰写调查报告。2、各小组总结第一阶段的情况,找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加以调整和改正,重新确立活动方案。3、模拟采访。( 1 为课余时间进行,2 和3 为课堂进行。)在课堂的交流中,第三阶段:再实践阶段。(课余时间进行。)1、按照整改后的方案重新进行一次实践活动。2、对收集和调查采访所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第四阶段:成果展示阶段。1、每位学生写出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每个小

6、组写一份工作总结。2、每班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此次活动的情况,谈心得体会。(l 课时。)3、在本学年进行一次演讲比赛。4、在教室的展示长廊展示各班的调查报告、小组总结、体会及其他材料。5、在本学年进行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辩论比赛。五、活动的结果与评价此次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了网络,通过调查问卷、采访等形式了解了学生、家长、老师及其他人(陌生人)对网络的看法。通过辩论,让他们更进一步明确了对网络的态度。在活动的过程中,使他们学会思考如何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而不是什么问题都依赖老师来解决。关于评价:1、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

7、的一个小结,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l )发挥展示长廊的作用,使一楼走廊的墙壁成为学生展示的园地。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展示性评价,将实践活动中的丰富体验与收获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满足了对评价的需要。( 2 )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过程性体验。学生成果展示交流形式多种多样,有时展示调查报告,有时展示反思日记,有时展示手抄报,有时展示手工制作,通过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表现。( 3 )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将活动进行拓展。随着活动的展开,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讨论,使有问题的学生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又开展活动,将活动不断地深人下去。( 4 )随机展示,满足学生对评价的需要。有时,学生的成果不一定要活动结束时才展示出来,一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取得小小的成功,指导教师就应该满足学生展示的欲望,及时提供展示的机会。2、利用活动过程档案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价的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评、互评为主。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使成果评价成为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过程的继续。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