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三节肌学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067929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2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三节肌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三节肌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三节肌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三节肌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三节肌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三节肌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三节肌学ppt课件(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三节 肌学,人体解剖教研室 杜金泽,复习旧课,简述椎间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说明骨盆的构成、分部及性别差异。 简述肩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课时目标,会描述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肋间内、外肌及胸大肌的位置和作用;膈的裂孔及通过的结构; 能说出骨骼肌的形态构造;腹肌前外侧群的名称层次; 了解头肌;肌的辅助装置;腹直肌鞘、腹股沟管。,第三节 肌 学,一、 概述 二、 头肌 三、 颈肌 四、 躯干肌 五、 上肢肌 六、 下肢肌 七、 体表的肌性标志,运动系统,人体肌的分类(一般了解) 根据肌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三种 平滑肌 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的管壁,

2、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的特点 心肌 构成心壁 骨骼肌 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随人的意志收缩,又称随意肌。本章主要叙述骨骼肌 全身肌肉650多块,占体重的40% 每块肌都可视为一个器官,6,一、概述,不随意肌,运动系统-肌学,7,肌的形态:分为长肌、短肌、阔(扁)肌和轮匝肌4种。 长肌 多见于四肢,收缩时肌显著缩短而引起大幅度的运动。有的长肌有二个以上的起始头,依其头数被称为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 短肌 多分布于躯干的深层,具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时运动幅度较小。,8,(一)肌的形态,运动系统-肌学-概述,9,阔肌 扁而薄,多分布于胸、腹壁,收缩时除运动躯干外,还对内脏起

3、保护和支持作用。 轮匝肌 多呈环形,位于孔、裂的周围,收缩时使孔裂关闭。,运动系统-肌学-概述,(二)肌的构造 每块骨骼肌都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构成。 肌腹:主要由大量的横纹肌纤维构成, 色红,柔软而有收缩能力。 肌腱:主要由腱纤维构成,是胶原纤维束,色白、强韧而无收缩力,位于肌腹的两端,能抵抗很大的牵引力。,10,运动系统-肌学-概述,(三)肌的起止和作用(一般了解) 肌一般两端附着于骨,中间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 肌收缩时,通常一骨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骨的位置相对移动。 肌在固定骨的附着点,称定点或起点;在移动骨的附着点,称动点或止点。,11,运动系统-肌学-概述,通常状况下,接近身体正中面或

4、四肢部靠近近侧的附着点为肌肉的起点或定点,另一端则为止点或动点。 起点和止点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换。,12,(四)肌的配布(一般了解),运动系统-肌学-概述,每一个关节至少配布有两个 作用方向完全相反的肌,这两 组作用相反的肌,互称拮抗肌,配布在关节同一侧的肌,对该关节而言作用是相同的,他们互称为协同肌,肌有两种作用(一般了解) 1、静力作用 肌具有一定张力,使身体各部之间保持一定姿势,如站立、坐位和体操中的静动作。 2、动力作用 使身体完成各种动作。如伸手取物、行走和跑跳等。 全身的肌,除运动功能外,还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储存能源和产生体温的重要器官。,13,14,形状 斜方肌

5、、三角肌 位置 冈上肌、骨间肌、肋间肌 构造 半腱肌、半膜肌 头的数目 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 起止点 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 作用 旋后肌、大收肌 位置和方向 腹外斜肌、腹横肌,(五)肌的命名法(一般了解),运动系统-肌学-概述,(六)肌的辅助装置(了解),15,肌的辅助装置有筋膜、滑膜囊和腱鞘等,这些结构有保护和辅助肌活动的作用。,运动系统-肌学-概述,1、筋膜,(1)浅筋膜 (皮下筋膜) (2)深筋膜 (固有筋膜),2、滑膜囊 (内有滑液),3、腱鞘,纤维层 (腱纤维鞘),滑膜层 (腱滑膜鞘) 脏层 壁层,腱纤维鞘,腱滑膜鞘脏层,腱滑膜鞘壁层,腱系膜,腱,骨膜,指骨,17,头肌:可分为面

6、肌(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一)面肌(表情肌) 位置形态: 主要在口裂、眼裂和鼻孔的周围 作用: 可闭合或开大上述孔裂,同时牵动面部皮肤显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 比如: 眼轮匝肌位于眼裂周围,使眼裂闭合 口轮匝肌环绕口裂,收缩时闭口 颊肌紧贴于口腔侧壁的粘膜外面,可使唇、颊紧贴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18,二、头肌(一般了解),运动系统-肌学-头肌,19,(一)面 肌(表情肌),1、颅顶肌(扬眉、皱额作用),枕额肌 帽状腱膜 枕额肌额腹 枕额肌枕腹,2、眼轮匝肌,3、口周围肌,颊肌 口轮匝肌,眼轮匝肌,胸锁乳突肌,咬肌,颊肌,口轮匝肌,枕额肌枕腹,枕额肌额腹,帽状腱膜,运动系统-肌学-

7、头肌,主要有咬肌和颞肌 咬肌: 颧弓(起点)下颌角的外面(止点);上提下颌骨 颞肌:起自颞窝骨面,肌束向下会聚,止于下颌骨;上提、后移 翼内肌:下颌骨上提,向前 翼外肌:下颌骨前移,20,(二)咀嚼肌,咬肌,颞肌,运动系统-肌学-头肌, 咬肌咬,颞肌提,翼外张口翼内合,按其位置可分为颈浅肌群和颈深肌群 颈浅肌群 胸锁乳突肌 颈阔肌 舌骨上肌群 舌骨下肌群 颈深肌群 主有斜角肌,21,三、 颈肌,运动系统-肌学-颈肌,22,胸锁乳突肌,(一)颈浅肌群 1、胸锁乳突肌 位置:斜列于颈部两侧,为一强有力的肌。 起止点: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肌束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乳突。 作用:两侧收缩,头向

8、后仰;单侧收缩,使头歪向同侧,面转向对侧。 单侧胸锁乳突肌可因胎儿产伤等原因造成肌挛缩,导致斜颈畸形。,运动系统-肌学-颈肌,23,运动系统-肌学-颈肌,2、颈阔肌 位置: 位于颈前部两侧浅筋膜中,是扁平的皮肌。 作用: 紧张颈部皮肤和下拉口角。,3、舌骨上肌群 位置: 位于舌骨与下颌骨和颅底之间,包括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24,作用: 当舌骨固定时,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和二腹肌前均能拉下颌骨向下而张口。吞咽时,下颌骨固定,舌骨上肌群收缩上提舌骨,使舌升高,推挤食团入咽,并关闭咽峡。,运动系统-肌学-颈肌,25,作用: 下降舌骨和喉,甲状舌骨肌在吞咽时可提喉使之靠近舌骨。

9、,4、舌骨下肌群 位置: 位于颈前部,在舌骨与胸骨之间,均依据起止点命名。 胸骨舌骨肌:在颈部正中线两侧。 肩胛舌骨肌:在胸骨舌骨肌的外侧,可分上、下两腹。 胸骨甲状肌:位于胸骨舌骨肌深面。 甲状舌骨肌:位于胸骨甲状肌的上方,被胸骨舌骨肌遮盖。,运动系统-肌学-颈肌,26,运动系统-肌学-颈肌,(二)颈深肌群 位于颈椎两侧,包括 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 后斜角肌,颈深肌群作用:斜角肌的作用为上提第1、2肋,助深吸气。如肋骨固定,一侧收缩可使颈屈向同侧;两侧同时收缩,使颈前屈。,27,1、斜角肌间隙,运动系统-肌学-颈肌,在前、中斜角肌和第1肋骨之间,形成三角形裂隙,称斜角肌间隙,有臂丛神经和锁骨

10、下动脉通过,故临床上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8,为位于躯干后面的肌群,可分为浅、深两群。 浅层主要有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深群主要有竖脊肌。,29,四、躯干肌,(一)背肌,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背肌 胸肌 膈 腹肌 会阴肌,斜方肌,背阔肌,1、背浅肌(扁肌),(1)斜方肌 位置:位于项部和背上部,起自枕外隆突、项韧带、全部胸椎棘突,止于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 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两侧同时收缩,头后仰。瘫痪时,产生“塌肩”,斜方肌,背阔肌,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31,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2)背阔肌 (面

11、积最大的扁肌) 位置: 位于背下部和胸的后外侧。起自下6位胸椎棘突以及骶正中嵴、髂嵴,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 1)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 2)当上肢上举固定时,可引体向上。,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33,肩胛提肌 作用: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下角转向内 菱形肌 作用:牵引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脊柱靠拢,34,(1)竖脊肌 又称骶棘肌 位置形态: 为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起自骶骨背面,向上分出许多肌束,沿途止于椎骨和肋骨,并到达枕骨、颞骨乳突。 作用: 使脊柱后伸和仰头,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是强有力的伸肌,对保持人体直立姿势有重要作用。,2、背深肌,运动系统-肌学

12、-躯干肌,竖脊肌 (骶棘肌),竖脊肌,浅层 中层 深层,(2)胸腰筋膜(自学),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周围,可分三层。,深层,中层,浅层,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胸肌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胸上肢肌(起自胸廓外面,止于上肢骨) 主要有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 胸固有肌(参与构成胸壁) 主要有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37,(二)胸肌,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38,(1)胸大肌 位置: 位于胸廓的前上部。起自锁骨内侧半、胸骨、1-6肋软骨的前面,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 使肱骨内收和旋内;如上肢上举并固定,可牵引躯干向上;上提肋骨,协助吸气。,1、胸上肢肌,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3

13、)前锯肌(自学) 位置:胸廓侧壁 作用:可拉肩胛骨向前,并使肩胛骨紧贴胸廓。如肩胛骨固定,则可提肋,助吸气。损伤时产生“翼状肩”,39,(2)胸小肌(自学) 位置:胸大肌深面 作用:牵拉肩胛骨向前下方。如肩胛骨固定,可上提第35肋,协助吸气。,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40,(1)肋间外肌 位置: 位于肋间隙的浅层,起自肋骨下缘,止于下位肋骨的上缘 作用:提肋,协助吸气。 (2)肋间内肌 位置: 肋间隙的深层,起自下位肋骨的上缘,止于上位肋骨的下缘。 作用:降肋助呼气。,2、胸固有肌,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起止均在胸廓、肋间隙内,参与构 成胸壁,主要包括肋间内、外肌。,位置形态:膈封闭胸廓下口

14、,介于胸腔与腹腔之间,为圆顶形扁薄的阔肌。 起止点:其周围为肌质部,起自下六肋的内面及腰椎前面,各部肌束向中央集中移行于中心腱。 作用: 膈为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圆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舒张时,膈的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 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可协助排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41,(三)膈,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42,主动脉裂孔 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 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腔静脉孔 下腔静脉通过,三个裂孔,胸骨部、肋部、腰部肌纤维向中央移行于中心腱,腔静脉孔,膈,中心腱,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三个裂孔,44,(四)腹肌,

15、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腹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形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等)和后群(有腰大肌和腰方肌。腰大肌将在下肢中叙述)。并介绍腹直肌鞘、腹筋膜、白线(自学)以及腹股沟。,45,1、腹外斜肌 位置形态:位于腹前外侧壁浅层,为一宽阔扁肌。 起止点:起自下8肋外面,肌束由后外上方斜向前内下方,一部分止于髂嵴,而大部分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46,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47,腹外斜肌 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三角形的裂孔,为腹股沟管浅(皮下)环 。,腹外斜肌,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管浅(皮下)环,腹内斜肌

16、,腹股沟镰,提睾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2、腹内斜肌 位置形态:位于腹外斜肌深面,大部分肌束向内上方,下部肌束向内下方,在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腹内斜肌腱膜。腱膜下内侧部止于耻骨,又称腹股沟镰。,48,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49,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腱划,腹直肌鞘 (后层),腹横肌,弓状线,腹直肌,白线,3、腹横肌 位置形态:位于腹内斜肌深面。 起止点:起自下6肋内面、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部,肌束向前内横行,在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腹横肌腱膜。,运动系统-肌学-躯干肌,4、腹直肌 位置形态: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为上宽下窄的带形肌。 起止点:起自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及第57肋软骨的前面。,50,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腱划,腹直肌鞘 (后层),腹横肌,腹直肌,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