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情绪走向成功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6606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情绪走向成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把握情绪走向成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把握情绪走向成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把握情绪走向成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把握情绪走向成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情绪走向成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情绪走向成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建平:把握情绪与快乐握手来源:宣讲家 |作者:王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 | 上传时间:2012-04-26 15:43我要评论(1)字号:小大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提要:情绪中的基本部分与生俱来,情绪与我们终身相伴。情绪来时如山倒,去时如抽丝。一旦负面情绪酝酿已久且得不到缓解,便会对我们构成巨大的压力,甚至使我们染上心理或是精神疾病。如果我们把握了情绪,那么就可以与快乐握手。把握情绪首先要认识情绪;其次要理解情绪;再次是调节情绪。文稿从认知行为治疗的角度,结合一系列鲜活的生活场景,提出了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CBT。由此,为大

2、家开启了一扇管理情绪的窗户。今天,我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把握情绪与快乐握手:认识情绪、理解情绪和调节情绪。一、认识情绪情绪可划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两类。情绪心理学家根据人们的表情,研究并提出了六种基本情绪,即:悲伤、快乐、愤怒、恐惧、厌恶、惊奇。基本情绪是一个自然的反应,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并且是与动物所共有的。复杂情绪往往内在地包含着几种情绪,或者它可以衍生出许多其他情绪。诸如:责备、内疚、矛盾、无奈、痛苦、幸福、纠结等都属于复杂情绪。人人都追求幸福,可是究竟什么是幸福?幸福对于我们每个追求者来说是很难说清楚的,因为幸福是一种复杂情绪,或说复杂情感。认识情绪要考虑以下几点:(一)监测情

3、绪第一,现象监测。我们要注意体察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似乎是习以为常的现象,这些现象极有可能就是我们产生心理问题的前兆。比如,莫名其妙地产生胃痛、肠胃不适、失眠、疲劳等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具有持续性。即便这种持续性病症表现不明显,仍然具有临床意义。这表明我们的身体在以某种方式告诉我们,你需要关心它了。如果说你的症状表现为,今天这疼一下,明天那痒了一下,尽管某些时候,症状比较明显,程度还比较严重,那么问题并不大。这种情况不具有临床意义。对于具有临床意义的病例,我们需要到医院就诊。当你到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与自身感觉不相符合时,就是说各种检查都做了,可是什么都没有查出来。这种情况下,医生通常会告诉你去找心

4、理医生。这类现象多半与“虚拟化”症状有关系,即心理问题转换成身体问题表达了出来,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另外,有的人总觉得别人设计陷害自己,甚至感觉自己的身体、思想都不受自我控制,而是受一些其他因素的控制,比如激光或是其它物理现象。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人们通常会盲目地把这种幻觉当做说不清的高科技现象。事实上,这属于精神方面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是一定要到精神科看的。心理咨询师称其为“超感现象”。第二,“度”的监测。心理健康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你感觉到自己没有精神,或说精神比较萎靡,以至于总觉得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做事情不如以前那么有效率,做不了自己想要做的事,这时候就要给自己提

5、个醒了,考虑心理是不是出了问题。另外,如果我们的精神出现了异常兴奋的状况,就是感觉好的不得了,不需要很多的睡眠,精力还非常得旺盛,这种情况就是躁狂症。抑郁病患者在吃抗抑郁药的过程中,往往会并发躁狂症。正常的情绪有一个“度”,当我们的情绪非常强烈,并且超过一定的持续时间的时候,这时的情绪就由正常的反应,转变成了一种障碍,这时候就需要帮助了。第三,综合监测。我们时常会不知觉地成为被情绪所控制的奴隶。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问自己,是不是不正常了?有精神病了?不是的。是否有心理问题,是否患有了精神病,不能单单以心理现象的强烈程度,这一个维度做出判断。有时候,正常人的情绪激烈程度比精神病院的人还要强烈。

6、监测情绪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的纬度,包括是否感到很痛苦,是否影响正常生活,持续时间有多长等等,甚至有时还要考虑社会因素。比如,某些症状在我国被诊断为精神病,而在美国不一定会被确诊为精神病;反之亦然。第四,情绪反应方式监测。情绪的敏感性、情绪的深度和强度、情绪恢复的时间、情绪的稳定性,这四个方面决定了我们每个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情绪的反应方式是不一样的。遇到同样事情的时候,有的人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但是2秒钟就没事了;有的人一点小事都会持续2个月。什么造成了我们这样一些差别?其中先天的成分很大,还有后天早年成长的经验决定了你对事情的敏感性。父母在孩子的早年教育中会给孩子造成双重影响:一方面,父母给了

7、孩子基因,就是生物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与孩子早年互动的过程中,你又给了他基础性的影响。有的人先天就敏感,后天妈妈又不断地提醒他,这个东西危险、那个东西危险,这个孩子就会非常地焦虑。场景1:有些人觉得如果谈过对象,不跟妈妈说,心理就难受,而且对于恋爱中的言行只简单地说还不行。有些重要的言词不说都不行,甚至一些亲密的行为都得告诉妈妈。这事实上已经构成了强迫症。场景2:我就是这么一个乖女儿,大学毕业呆在家里半年了,现在还没有去工作,也不想去工作。因为包括吃饭,吃这一口还是不吃这一口?妈妈的声音是必须让我吃,可是我想要保持身材,不想吃。然而妈妈的声音老在控制着我。这也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二)情绪的

8、功能我们都愿意要愉悦的情绪,诸如:幸福、快乐;不愿意要悲伤、自责、愤怒等令人不悦的情绪。可是,情绪往往不经我们允许,突如其来地溜到我们的身边,而且与我们终身相伴。那么,情绪到底从哪里来?情绪在告诉我们什么?第一,基本情绪可以避免我们被伤害。场景3: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突然一辆车朝你开了过来,你会怎样?本能地马上躲开。如果在这样危及的时候,你还要判断、分析,要不要躲开?恐怕早就出车祸了。为什么你会本能地躲开?因为面对危及生命突如其来的事件,你产生了害怕情绪。所以,害怕这种基本情绪保护了你的生命。情绪的这个功能让我们生存下来。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起到自我防护的功用。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

9、基本情绪的护佑,这个种族就会泯灭掉。第二,复杂情绪提醒我们的处境发生了变化。对于复杂情绪,我们不能够像基本情绪那么明显地觉察到,情绪本身在告诉我们什么。需要我们花费很大的精力来识别我们的情绪,就是了解清楚某一复杂情绪驱使之下所产生的行为,到底在是什么含义?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做,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控制情绪。场景4:如果你一位非常亲密的朋友或是家人在重大灾害中,诸如:1998年洪水、2002年地震、2003年非典等事件中去世了,由此,你可能会感到麻木,好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场景5:我在2005年接诊过两口子,都是高级政府官员,他们25岁的儿子在美国因车祸而死。孩子的母亲三个月来没掉过一滴眼泪,没有

10、任何的反应。好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觉得做什么都没有力气,除了对爱子的想念以外,做任何事情都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连睡眠和吃饭都会有问题。这一切是由巨大的悲伤情绪驱使的。场景6:我们与朝夕相处的爱人分开,会产生悲伤的情绪。悲伤提醒我们,所爱的人已经不再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处境的这种改变,需要我们用一些时间去处理、评估、适应、调整这种丧失。不管是基本情绪,还是复杂情绪,都会引发我们情绪性的行为,或说情绪性反应。如果没有了情绪,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不能够生存下来。因此,对于情绪,通常我们不太讲控制,而是讲管理或是处理。因为情绪是对某一事件的反应,无所谓对与错。因此,不要想办法控制情绪,而是管理或处理我们

11、的情绪。第三,复杂情绪的缺失带来的困扰。我们都不想要悲伤的情绪,可是,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悲伤,也就不会有内疚的感觉。场景7:我曾遇到过一名不愿上学的16岁青少年。他对我说,我不可能回去上学,我已经习惯我的这种生活了。我问,你习惯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说,我与那些哥们、姐们在一起。当我们缺钱的时候就去外面要点钱。我问,怎么要?他说,比如在医院门口、医院挂号处,那里人多,到那里去一般都可以要到钱。即便人家不给我们,也得想办法让他给。再有,我们哥们在一起吃饭,别桌的哥们令我们哥们不高兴时,酒瓶子一下就砸了过去,那桌一哥们的一只眼睛看着就飞了。这名不愿上学、执迷于混世的学生,说到他的这种生活,竟没有任何一

12、种不适的情绪反应,简直就是理直气壮。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起悲伤情绪,就不会有对自己生命、对他人生命的敬畏,就不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更不会有人格的尊严。所以,情绪会告诉我们很多的信息。应该有的情绪一定要有,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握好“度”。二、理解情绪一般地,我们看心理医生,主要是想要寻求一种好的自我感觉。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很少有因为自己“想法”不好来找我,多数来看病的人都是“感觉”不好。比如感觉到郁闷、纠结,心理有冲突等。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体验过各种各样的情绪,有时候能够表达出来;有时候根本就表达不出来。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情绪在影响我们,反正感觉不舒服。因此,理解情绪很重要。依

13、据认知行为理论(CBT原理),我们提出了情绪的“三因素模型”,所想所感所行。(一)想法引起情绪在理解情绪的过程中,要搞清楚几个情绪产生的关键要素,即:情景、时间、地点,都有谁在、发生了什么、感受如何、有什么比较明显的生理、心理反应。场景8:明天要和领导一起去汇报工作,产生了担心情绪,担心地连觉都没睡好。为什么会担心?当事人恐怕第二天自己会表现不好,不能胜任要做的工作。通常人们在做一件重要事情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这是很自然的。包括今天我坐在这里,面对众多的眼睛,感觉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也会紧张。因为我会考虑都来什么人?他们会喜欢我的讲座吗?如果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一定要使每个人都满意,

14、我就会在现场发抖;如果我这样调整自己的想法,我就能讲到这个水平,能听的听,听不了就走,正常的。那么,我的情绪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场景9:我帮同宿舍同学买了东西,同学在还这次买东西的钱的时候,我告诉他,上次的钱没有还呢。可是,同学说,已经还过了。由此,我产生了气愤、沮丧、自责的情绪。气愤的情绪好理解,想法在于,自己辛苦帮助同学买东西,分明是早应该还的钱没有还,仍然强词夺理地说,还了!着实令人气愤。明明是别人没有还他钱,为什么还要自责呢?想法在于:一是担心同学会觉得自己在钱上斤斤计较,很小人;二是觉得自己不会办事,当初应该早点让那位欠钱的同学还钱;三是觉得自己比别人笨,无法挽回令人气愤的局面。由此可

15、见,场景引起的这些情绪变化,与我们每个人对事情怎么看、怎么分析、怎么判断、怎么解释有很大的关系。场景10:一年多以前,一位曾经就诊于数家医院心理咨询机构的患者,在做了系列检查后,被确诊为重症抑郁。我在与这位患者接触、观察一段时间后,认为他没有抑郁症。只是青少年成长中在人际交往、自尊等心理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是说某种不适的情境、事情产生令我们不舒服的情绪,根本上与我们对这种情境、事情的解释、认知密切相关。给同学买了东西,同学没还钱,觉得自己很糟糕。周末从家里带来零食发给大家,发完以后觉得自己不会说话,连个零食都不会发,我这人真是比别人差劲。类似的事情,他都会与情绪连在一起。这是由深层次

16、的性格因素决定的。所以,对于这位被确诊为重症抑郁的青少年,我们要从性格层面,帮助他去成长,而不是作为抑郁症来治疗。场景11:有时候,某人说了某句话,你听出了话外音,“话外音”产生的源头在于你的注意力放在什么地方。也许经过你的思维已经把人家说的话,或是其中的一个环节,都给改变了,这时你自己还不知道。就是在整个场景中,你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放弃什么样的信息,与我们的认知过程或说想法是密切相关的。可见,引起我们情绪的根源是想法,它存在于情境与情绪中间。因此,调节情绪关键是要改变想法。场景12:老同学10年聚会,很想去,可是找理由不去。为什么不去?紧张。紧张的情绪从哪里来?是想法带来的。想法是:我不会说话,都30好几了,一说话脸就红,多丢人。腿会发软,腿一软,想跟人家握手,扑通一下跪下了,你说多尴尬。通常来看病的患者并没有想到这些,只是觉得自己很没用,现在连老婆都看不起我,社会上没有朋友怎么办得了事。同学里有当局长的、当处长的,我真是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