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会演讲稿朱子家训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36133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报告会演讲稿朱子家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书报告会演讲稿朱子家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书报告会演讲稿朱子家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书报告会演讲稿朱子家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书报告会演讲稿朱子家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报告会演讲稿朱子家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报告会”演讲稿大家好,我是来自xxxxx。这一次很荣幸可以作为班级代表,站在这个讲台上就寒假作业“品读朱子家训”进行一次报告演讲。我们护理二班团支部的主题是“书得我心”,大家请看大屏幕。大家肯定奇怪,为什么我给著名的作者,不是朱以纯,而是朱熹。事实上,之前我也有疑问,但是就我所查阅的资料而言,就个人观点而言,大家看看朱子家训所说“朱子” 二字,在中国历史上,能被称之为“朱子”的,除了朱熹还能有谁?众所周知,朱熹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即后人所称的“程朱理学”。这就是朱熹思想的主要内容: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朱熹的思想可以说对我们影响深远。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2、,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朱熹一生写了众多哲学名著,其中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今天读来,依然是朗朗上口,感悟至深。一个寒假,是远远不够我们来品读朱子家训的,下面,就三点,陈述我从朱子家训中所读到的感悟。这三点

3、都比较贴近生活。首先,在生活中我们必须胸怀一个感恩的心,就如朱子家训原文中所说“施惠无念,受恩莫忘”。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大家知道,在我们的身边存在许许多多的志愿者,我这里所讲的志愿者不仅仅是那些参加了志愿者协会的人,可以广泛的说,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志愿者。志愿活动并不需要你为了什么去做舍生取义的大事,只要你胸怀一颗感恩的心,在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可以了。思想家们说,人的一生在于奉献。所以,希望大家在学习之余多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虽然,去敬老院做志愿活动是很多志愿者组织都会举行的活动,大家或许觉得这种活动比较老套,但是大家也要

4、知道:“敬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他一直流传至今,所以我相信,去敬老院永远是志愿者活动中的不会衰老的话题。其次,说一说“天伦之乐”吧!人生在世,所图不过是“家门和顺”。 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细胞和基础,社会的和谐离不天家庭的和谐。朱子家训提出“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所谓“慈”,即父母要疼爱子女,要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当代教育条件越来越优越,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都知道“子孙不可不教”, “诗书不可不读”,也认同“礼义不可不知”,但往往重前者轻后者,对子女学业成绩关心较多,对子女思想品德指导过少,甚至有的父母本身的不良行为直接对子女造成不利的影响。所谓“孝”,即子女要善待父母。当

5、代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老龄化社会,在家庭美德建设中提倡子女孝顺父母尤其重要。当然,子女对父母的孝顺除了物质奉养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精神慰藉。进入现代社会,“扶幼养老”的许多工作都转移到社会方面,但是,社会教育设施代替不了父母之爱,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一生中都会留下性格缺陷的烙印。社会养老设施也代替不了子女的关爱,老人晚年“空巢”带来的孤独和凄苦的心境终究要通过子女的亲情来抚慰。可以说“父慈子孝”是家庭美德建设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夫妻和睦、兄弟友爱等等都是与我们今天提倡的民主、平等、自由、互爱、互助的家庭理念相适应的。纵观当今社会,一些家庭成员以钱财为轴心引起的纷争乃至暴力行为时有发生,夫妻闹离婚、兄

6、弟争遗产、父子成陌路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忽略了家庭伦理道德的思想教育。朱子家训对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的论述有助于家庭美德建设。再说,发展问题,事实上,这个话题叫“生存之道”更为恰当。“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这句话,给我的感悟是:用钱不留余地,人必穷;用力不留余地,身必病。因此,真正的聪明人,做事一定留有余地。少壮时要为暮年留余地,祖辈、父辈要为子孙留余地。今天来说,就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而当财富、事业等方面春风得意之时,要注意适度,不要将顺风蓬扯得过足,要“见好就收”,不能贪得无厌,否则,事物将走向其反面。就我个人,我并不赞同“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这句话,不是他不对,而是我不信命!在我看来,人不应安于命运,人有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权利,幸福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如果不努力,就不会有所得。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应敢于对命运说“不”! 希望大家在之后的课余可以抽空多看看朱子家训。对于整篇朱子家训,里面充满了朴素的、淡泊名利的人生观。熟读朱子家训,我们可能得不到荣华富贵,但我们却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宁和平静的生活。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