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1检测语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3445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1检测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1检测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1检测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1检测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1检测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1检测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1检测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1检测语文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少的一组是() A上阕(ju) 长篙(o) 沉淀(dng) 浪遏飞舟(ji) B芳菲(fi) 簸箕(ji) 漫溯(shu) 叱咤风云(zh) C笙箫(shn) 冰屑(xio) 芬芳(fn) 忸怩不安(ni) D寥廓(gu) 火钵(b) 筵席(yn) 载歌载舞(z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天仑叙乐 颓圮 青苔 稠密 B. 挥斥方遒 班斓 凄婉 倜怅 C. 苍海桑田

2、炖肉 廖廓 青荇 D. 峥嵘岁月 荆棘 凌侮 檐头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C有些心情浮躁的人,每当听到一些顺耳的话,不管是外交辞令还是真心赞许,马上就变得非常“灿烂”,飘飘然忘乎所以。D进入2011年,“房子”仍是人们炙手可热的话题,特别是政府接连出台的房价调控政策,更是让房地产成为大众关注的热门。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 )A20112012中超赛季,李章洙带领的中超新贵广州恒大队经过赛季初期的磨合,已经逐渐打造成型。其由中国国脚张琳芃领衔的后防和由欧冠射手克莱奥组成的锋线是球队立足中超前列的关键。B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使得福岛核电站发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泄漏,增加了人们对核电安全性的担忧,当前世界核电快速发展的格局增添了变数。C赛义夫强调,现在利比亚发生的一切完全是西方国家的阴谋,是在内部势力的配合下,西方反利比亚敌对势力和国家目的旨在颠覆、瓦解利比亚的一场政治计谋。DSlant杂志评论说,今年北美影市成绩卓著,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电影产业还是按照“高回报、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方式继续运作。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

4、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著名学者庞朴在他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中说: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 , , , , , 。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 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 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A. B. C. D. 6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晋军函陵 军:军队 行李之往来 行李:使者 愿足下更虑之 更:更加 樊於期偏袒扼腕 偏袒: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夫晋,何厌之有 厌:满足 终已不顾 顾:回头看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陷于困境,走投无路 被八创 被:表被动 A B C D7下列句子中全都有通

5、假字的一项是() 使工以药淬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秦王还柱而走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失其所与,不知 夜缒而出,见秦伯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A. B. C. D.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进兵北略地 A朝济而夕设版焉 B秦兵旦暮渡易水 C前为谢曰 D既东封郑9.下列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皆白衣冠以送之 B.吾其还也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夜缒而出 偏袒扼腕而进曰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皆为戮没10.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被称为“雨巷诗人”的徐志摩的代表作品有我的记忆、望舒草和灾难的岁月。

6、 B.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到了宋代进入全盛时期。词按风格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其中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C.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国语。 D.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录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此书的作者是刘向。二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11.(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子曰:“关雎乐而不淫, 。”(3)子贡曰:“ ,吾亦欲无加诸人。”(4). ,不悱不发。(5)晋侯、秦伯围郑, ,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7、 ,君亦无所害。(7)又前而为歌曰:“ , 。”三诗歌鉴赏(8分) 在天晴了的时候 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他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由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的时候: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他也在闲游。 1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4分) 答:_ 13这是一首写什么内容的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4分

8、) 答:_四文言文阅读(12分)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 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 骥

9、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 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 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 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烈侠士也

10、。”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乃造焉 造:到去。B却行为道 却:退。C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逮:达到,及。D愿足下急过太子 过:超过15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依次表现太子丹“礼贤下士”、田光是“节烈侠士”的一项是(2分)()A太子丹患之欲自杀以激荆轲B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遂自刭而死C太子避席而请曰偻行见荆轲D太子送之至门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16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本文段着重描写了太子丹力图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的动人故事。B鞫武向太子举荐田光,田光向太子举荐荆轲,鞫武和田光都举荐别人,但原因并不相同。C文段中的太子丹是一个以国事为重,礼贤下士,而又有点疑心的人物。D田光自杀不全是因为太子的叮嘱所说的是“国家大事,愿先生不要泄露”。1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3分)译文:_(2)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烈侠士也。(3分)译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