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之心上医之境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33983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仁者之心上医之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仁者之心上医之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仁者之心上医之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者之心上医之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仁者之心 上医之境观有这样一个医生有感有这样一位医生,她铭记师言,坚持原则,长期实行“视、触、叩、听”的诊断方法;有这样一位医生,她信守承诺,因病施治,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有这样一位医生,她廉洁行医,本分做人,不为名利所动;有这样一位医生,她扎根基层,心系百姓,对社区医疗尽心尽责;有这样一位医生,她严谨求实,言传身教,对同事满腔热忱。她就是电影有这样一个医生中的主角“杨正艳”的原型王争艳。有这样一个医生是根据“小处方医生”王争艳的先进事迹改编而成的,它以王争艳为患者精心诊疗的真实故事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她一心想着患者、一切为了患者的感人事迹。片中选取的王争艳事迹生动而感人:“亚

2、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患者“刘长江”因多年住院一贫如洗,宁可死在家里也拒绝治疗,“杨正艳”多次上门,冒着极大风险说服让他居家治疗,每月药费控制在100元以内;“石婆婆”脚气感染双腿溃烂不能出门,没有医生愿意上门治疗,“杨正艳”上门后不顾难闻的气味,用手掏出老人多天便秘的大便随着影片情节的展开,我被片中“杨正艳”质朴、真诚的个性所打动。医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将医生分为三品:“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更为通俗的解释为:“上医医心,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一代名医裘法祖也说过类似的一段话: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

3、下医”。王争艳正是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是“仁者之心,上医之境”。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精湛的医术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要具备崇高的医德。一个医护人员若无精良医术,即使心存仁厚,也不能救人于病危。但有了精湛的医术后,不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不对人、对生命高度尊重和倍加珍惜,草率从事和等闲视之,与屠夫有何差别。所谓性命之托,重于泰山。“无善莫为医”,我们说华佗是神医,不仅是因为他有妙手回春的技艺,还因为他有悬壶济世的高尚情怀。 国民健康乃民生之本。时下,医患纠纷不断、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似乎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顽疾。要根治这一顽疾,就需要我们找到病根,为这个社会开一剂良药。王争艳就是价值连城的一剂良药。药物和疾病讲究相生相克,王争艳在医治这个社会时,却牺牲了自己和家人。一个有缺陷的社会,要想得到医治,如果让医者既流血又流泪,那是不可容忍的。既然我们重视人才,就要给人才一个应有的待遇。一剂良药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值得依赖,值得托付以性命天使的境界,也莫过于此。时代呼唤“上医”,需要许许多多的像王争艳一样的“上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们财政系统也需要这样的榜样,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