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2667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兴县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长兴县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长兴县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兴县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兴县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长兴县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建立,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并针对贫困人口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却由于人口众多、财力不足等原因而发展较慢,严重滞后于城镇,农村医疗保障不落实,社会救助制度水平很低,养老等问题开始凸现。现阶段我省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有什么样的期望?带着这些问题,我又是从事农办管理,所以对本县农村各方面都比较熟悉,利用工作的时间对长兴县各村镇乡等180户农村住户进行了直接问卷调查。一、调查概况和结果分析1参加农村医疗保险农户超过七成,乡镇

2、医疗机构相对健全。调查显示,调查乡镇中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户占乡镇总户数的767,其中919农户参加的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从参保农村居民人均享受的医疗补助来看,各乡镇差异较大。2004年,有的乡镇人均只有10元,有的乡镇人均有上百元。从农村的医疗机构和农民拥有的医疗资源看,被调查乡镇共拥有乡镇卫生院(或中心医院)22个,每个乡镇平均拥有2.4个,最少的1多的有6个;拥有农村合作医疗点和其他医疗点共201个,平均每个乡镇223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64人均每千人拥有18人。2重视养老院(或敬老院、福利院,下同)建设,但模小,享受养老保障金的老年人极为有限。被调查乡镇共拥有养老院10个,其中8个养老院

3、是政府出资建设,2个分别是集体出资和股份制。平均每个养老院拥有95个床位,收养57位老人;其中有一家只有17个床位。2004年,已符合条件领取养老保障金人数有3255人,调查乡镇老年人总数的57,人均每月领取金额为1658元。享受并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数有4777人,占调查乡镇总人口的11,人均每月领取金额60.5元3农村居民有多种期盼。我们选择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看病就医方面,农村居民最希望的是能够享受到低廉实惠的医疗服务,这部分农户有97户,占调查户的561;选择最希望有医疗保险和方便就医的农户分别有58户和18户,分别占调查户的335和104。二是养老保障方面,有98户,占被调查户

4、563的农户回答他们最希望的是有可靠的养老保障收入;有71户农户回答,老来能得到子女的照顾是他们最希望的。4被征地农户的就业安置和养老保障情况。调查中发现各地解决被征地农户的养老保障政策各不一样,较为普遍的做法是由村集体出资参加县统筹的失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但有的被征地农户反映,虽然缴纳了几千元的失土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金给有关部门,但至今没有拿到相应的具有法律效应的相关凭证;也有不少地方只是给了征地补偿费,养老保障问题根本没有解决。二、基本评价1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起步较早,但有待加强和完善。据有关资料,我省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四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省份之一,至目前已有92的农村县(市、区

5、)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省有66的农业人口参保。本次调查结果也证实,调查乡镇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户数占总户数的705,并已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内受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各地的具体实施政策不尽相同,不管方式如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已在一定程度上切实减轻了农村居民的就医压力和费用支出,缓减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但存在不少问题,如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识不足,意识不强。有的农户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不愿参加;有的农户因为平时家人身体较好,很少生病,存有侥幸心理,认为没有必要参保;也有些农户只肯在村里拿出钱来贴补了才愿参保。2目前养老基本有保障,但将面临较多

6、问题。据调查,我省农村住户中有70以上的家庭因有兄弟姐妹多人或收入尚可,现有老人能较好地得到家人的照顾;有一成左右的农村住户因经济比较宽裕等原因,有条件能请人上门专门顾老人;少部分打算送老人去养老院的农户,也是因为看中养老院生活条件较好,老人自己也想去。因此就目前来说,我省因农村经济比较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名列全国前列,人均负担老人数较少,养老基本有保障。但将面临较多问题。目前,我省社会养老机构总体偏少,又大多以政府投资为主,现有的部分民间养老机构由于种种原因面临生存、发展等多重困难。全省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总量很少,其主要原因是每进一人,乡镇、村要出一定的补贴,而农村居民则认为进养老院要多出费

7、用,宁愿留在家里,而且就目前来说,还存在社会压力问题。3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来源多样化,但社会保障水平很低。从调查结果看,180户调查户在本地企业或外出(出乡镇)就业的人员有2阮人;比在家务农的人数多16人,纯农户只有12户,务农收入只占家庭总:收入的10。但从收入比例来看,农村居民在养老等社会保幛方面的收人很少,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一,说明我省农村社会保障的水平还很低,受益的面包很小。三、几点建议1突出医疗保障重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村居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认为目前我省对新型农村

8、合作医疗应重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科学规范的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二是要科学制定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的具体规定,既要防止因为报销标准收得过紧造成资金沉淀,也要防止因为放得过松发生透支;三是要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对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家庭给予一定的医疗费用补助。总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让农村居民看得起病。同时,要合理规划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位,做到合作医疗、卫生保健、卫生服务三位一体,使其各自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发挥应有的作用。2未雨绸缪,及早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纳入一政府议事日程。据有关资料,我省目前65岁以上老年入口已占总人口的13,农村居民的平

9、均期望寿命已达7497岁,预测到2030年前后,我省的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25左右。因此,一对夫妻供养四位或者更多老人的家庭比例将越来越高。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家庭的出现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老年人对社会的依存度日益提高。如果仍然传承现有的养儿防老方式,一代又一代的独生子女将无法承受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因此应及早采取对策,将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问题尽早列入政府议程。农村养老在继续保持以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为主、发展社会救助体系、鼓励社会福利和商业保险发展的同时,我省应循序渐进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提供渠道。发展和完善我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

10、则:一是循序渐进,经济发达的县(市、区)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推进较快的地方以积极稳妥的方法先行实施;二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共担责任,政府要提供政策扶持,如利息补偿,免税等;对特殊群体在缴费环节予以适度补贴。我省各地已在探索一些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和办法,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及时总结各地的经验,对符合实际情况和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要大力宣传并采取措施加于积极推广。3规范土地征用补偿,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近几年来,土地征用的焦点矛盾主要集中在补偿标准和再就业上。因此,我们需要在这些问题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我们认为,一是要适当提高征用地补偿标准,确保保障资金的落实和一定的保障水平,并避免同一地区应征用的用途不同而产生补偿差别而引起群体反响,甚至上访等现象。二是要完善补偿费发放办法,适当统一补偿办法,改变现阶段不少乡镇、村各自为政的混乱现象。三是要做好失地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和再就业等后续工作。各地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对被征地农村居民的就业培训等工作。在制定农村养老保险方案时应考虑征地补偿费一次性充抵缴纳养老基金的衔接问题。四是要加强对村集体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