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对儿童早期情感发展的作用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9019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音乐对儿童早期情感发展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音乐对儿童早期情感发展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音乐对儿童早期情感发展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音乐对儿童早期情感发展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音乐对儿童早期情感发展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对儿童早期情感发展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音乐对儿童早期情感发展的作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音乐教育对早期幼儿情感发展的研究 濮院中心幼儿园 王霞英 摘要:在艺术的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激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并且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而音乐教育也是幼儿情感发展的最佳工具,早期幼儿的情感发展离不开音乐活动。是啊,正如成语“乐由情起”说的就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是擅长抒发情感的艺术,如果把节奏喻为音乐的“骨骼”,把旋律喻为音乐的“肌肉”,那么情感就是音乐的“灵魂”了。无数颗童心被它牵动着,美的熏陶则不可胜数,幼儿的情感发展逐步深刻、丰富化,从而促进其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本文将音乐教育对幼儿情感发展问题作了一些探索研究。以便让幼儿获得更丰富的情感。 关

2、键词:音乐教育 早期幼儿 情感发展 前言: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还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感受,所以儿童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以至于常常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正是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情感,保持和发展了儿童的想象力并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作为从事幼儿教育的我,本文我将在音乐方面,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做一些探索,通过音乐与情感发展的问卷调查,感知小班幼儿情感发展水平观察情境化通过音乐教育促进早期幼儿情感的发展,步步递进,环环相扣的来阐述幼儿的情感发展。让幼儿感受

3、不同的音乐,挖掘音乐中带来的不同情感,在情感发展获取中,赋予实际行动从而表现出来,成为幼儿自己拥有的真实的情感。通过研究,从而达到一些效果,如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音乐中获得的情感也融入到了生活,喜欢小动物了,能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幼儿能在音乐游戏中,幼儿的角色表演与情感相结合了,绘声绘色,如临其境,想当医生,解放军等,有了初步的理想等。在更多这样的音乐活动中,幼儿情感体验、情感表达逐步变得细腻、深刻、丰富,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一、 问题的提出 在以往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我们比较强调音乐的认知功能,而对其应有的情感发展却重视得不够。情感虽然是无形的、

4、捉摸不定的,但它却无处不在。一个有着深刻而热烈情感的人,对亲人、老师、同伴也会有发自内心的爱,而这种爱将会成为他积极投入生活的强大动力。同时在情感方面具有良好品质的人,生活也必然会更加富有目的性,更加富有生气。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情感是早期儿童社会性行为反应的一种原始动机系统,有着一定的自然先天性。当幼儿未能运用语言文字这种成人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时,音乐语言、肢体语言都是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音乐在培养幼儿的情感方面起着特有的功能。所以从小就培养幼儿情感是很重要的。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说过: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达尔

5、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由此可见,音乐蕴含着情感,情感依赖着音乐,它们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利用音乐来培养幼儿的情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把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声音的表达中,拨动幼儿心灵中的琴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学前期正是个人情感又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一时期中,幼儿的社会交往范围不断扩大;情感体验日趋丰富和复杂;情感自我调节能力不断提高;比较高级的社会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开始逐渐发展;各种基本情感体验的分化也逐渐趋向于精细化。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情感教育也受到了关注。

6、而小班的情感教育有着它独一无二的作用,所以更需要人们的关注。这一年龄阶段,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儿童的情感发展更具有明显的促进潜力。幼儿如能有机会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他们的情感也就越有可能逐步变得丰富起来,从而懂得爱、同情、自豪、团结.所以,对于早期幼儿来说,教师运用音乐灌输于他们情感是必不可少的,更要迈好这重要的一步。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内容:音乐教育对早期幼儿的情感发展 2) 研究对象:小班 3)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 三、正文 一) 通过音乐与情感发展的问卷调查,感知小班幼儿情感发展水平 因小班幼儿的情感教育有着它独一无二的作用,而在一日生活中,艺术灌

7、输的情感是最丰富、最值得体验的。艺术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音乐则是其中的一小方面,进行的音乐启蒙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小班幼儿对音乐的接触较频繁,从他们入园以来,我就想了解他们在音乐活动获得的情感发展是如何的,而这种了解不是一下子能全部归来,统统获取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在渐渐迈入这一过程时,我需要对幼儿在音乐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为此,我对本班幼儿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附后),其调查结果如下表: 音乐与情感发展水平的问卷调查 参加问卷调查总人数:30人(其中女孩15人,男孩15人) 性别 各项人数占总 人数的比例(%) 女孩 男孩 喜欢听音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37% 27% 听儿童歌曲人数占总人数

8、的比例 30% 16% 用肢体表现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10% 3% 流露歌曲情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30% 16% 由调查结果得知:女孩子每项所占总人数的比例比男孩子要高。由此可见,女孩子在音乐方面的情感发展是比较深刻、丰富化的。女孩子虽超过了男孩子,但在她们在情感发展中还是缺乏的。 通过这一调查,我对本班幼儿的情感发展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想让他们的情感一下子发展起来,也不是一时能行的,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 观察情境化 是在自然情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情景中的观察,从中观察幼儿的表现,收集、分析幼儿情感表现的一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得知了一些幼儿音乐情感方面的信息,从而想促进

9、幼儿这方面的发展。为此想借音乐来发展幼儿的情感,进行了观察,发现以下情境: 在歌曲好孩子的第二课时,幼儿对歌曲内容有了一定理解与掌握,但这种基础获得的情感是微弱的。当我请上几个幼儿到前面来歌唱表演时,还着重强调“用动作表演哦”,当时发现座位上的几个孩子已经做起了小鸟、小猫的动作,但我为请上来的幼儿弹奏歌曲时,却发现没有一个是用肢体动作表现的。这时,我就说:他们唱的虽好,但还少了什么呢?有几个灵敏的孩子讲话了,老师说要做动作的,于是他们都明白了。 在接下来的邀请中,还是发现个别还是要提醒的,但好多幼儿已会唱会表演了,在提问中又问:好孩子应该怎样啊?则看到有的孩子“摇着手说不要妈妈抱”;“自己的事

10、自己做”。但孩子这种能做到吗? 幼儿对于歌曲初步的掌握所获得的情感是薄弱的,这需要一个度,而这个度的最顶点就是对歌曲的表现,这就如习惯是得养成的。你不跟他们说,不去引导,他们将永远不会养成。如用肢体动作表现养成了,那不管你放什么音乐,他们就会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对音乐的学习就更积极了,产生的情感也就更深刻、细腻、丰富,并且将学到的情感融入到生活中,在实际行动中也表现出来了。 三) 通过音乐教育促进早期幼儿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教育史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它把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声音的表达中,能拨动幼儿心灵的琴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

11、情感体验。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我们应该更以重视。 1、激发小班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产生喜欢音乐的情感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和探究世界的心理倾向。它是带有先天性的情绪状态,著名的知觉专家吉布森指出:早期婴儿知觉和注意指引的行为在没有任何学习的情况下就可以产生,婴幼儿的好奇心是感情动机的因子,是人类重要的本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音乐的兴趣乃是幼儿情感发展的源头,首先要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如何培养幼儿耐心的听音乐,激发“听”的兴趣呢? 我将平时多次讲的故事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听故事一直以来就是幼儿的强项,某篇故事听多了,幼儿也就掌握了。我选取了故事小白兔采蘑菇,当幼儿

12、了解了故事内容,我就去选择了一段比较欢快的符合这篇故事的音乐,此音乐分为ABC形式,正好对应故事内容:清早,小白兔提着篮子高高兴兴出门了遇见一片蘑菇地,去采蘑菇了小白兔开心的跳起了舞,使幼儿多次听此段音乐,通过教师的引导,感知区分ABC的不同情感,动静结合,情景交融,从而来绘声绘色的结合音乐表演故事。从中我看到了幼儿天真的笑声,表演故事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从音乐中幼儿获得了更快乐的情感。在故事表演中,使幼儿结合音乐,激发了幼儿听的兴趣。其次以欣赏为主,欣赏各种不同的音乐。幼儿对“听”有了初步的兴趣时,教师就应该在活动中渐渐的加入各种不同的音乐,使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更浓化,在欣赏中感知音乐带来的

13、丰富情感。如在洋娃娃呵小熊跳舞欣赏中,有个别幼儿说老师我想跳起舞来了,好快乐哦!又如音乐欣赏小星星中,在幼儿对于音乐的节拍掌握及熟悉的基础上,我以各种乐器来吸引幼儿,起初他们就被吸引住了,觉得这是什么啊?能不能玩啊?怎么玩的啊?等等的等等都似乎想一下子知道,当听说这要听音乐节奏来发出相应的声音时,幼儿在欣赏和打节奏时非常认真,不同的花样,不同的情景设入,都会让幼儿认真的去欣赏音乐,从而产生对音乐的兴趣,有了一定的欣赏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及学会歌曲。音乐给人以愉悦、给人以振奋、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只有不断地去聆听、去感受、去表现,才能激发幼儿的情感,走进音乐的艺术殿堂。“情感教育”作为音乐教育一个

14、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激励我不断地去尝试、去钻研、去探索。 2、音乐、情感和角色三转换 音乐中的角色是具有游戏化的,这也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尤其是小班年龄幼儿,他们喜欢游戏,善于模仿。音乐、情感和角色三者的关系是相联系,也可以互相转换的。音乐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和未来社会角色交往以及未来社会角色情感的初步体验。在角色游戏时,孩子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表现,如各种动作、形象等,这些不同的角色就是孩子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而这种体验也是要有渐进性的,也要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的,也需要一个从易而难的过程。如在音乐游戏中,让幼儿学会各种小动物走路时的姿

15、势与形象,幼儿在扮演小鸡、小鸭、小蜜蜂、小鸟、小兔等动物时,他们扮演的非常形象,身临其中般,肢体动作也非常灵活,仿佛自己就是这些小动物。有时他们还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再来扮演小动物啊!我知道他们已经喜欢上这个游戏了,由此可见,幼儿已经获得了某种情感喜欢小动物,且会产生一种关心小动物的情感及行为的。又如在歌曲表演我是解放军中,幼儿听了歌曲很感兴趣,在介绍歌曲内容时,一个个眼睛都睁得很大。在对歌曲的掌握下,幼儿们模仿了解放军这一角色,模仿解放军走路、敬礼、打枪等动作,体验了奋勇杀敌的情景。幼儿在模仿解放军神气威武的形象中,产生了对解放军的敬佩、喜爱之情。小老鼠上灯台原是一首来自民间的童谣,改编成

16、歌曲后,让孩子用自己的手来扮演小老鼠,自己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充当灯台,每演唱一次就换一个灯台的位置,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并且表演得有声有色。音乐赋予了角色游戏,角色游戏赋予了幼儿丰富的情感。此外还有更多的音乐活动让幼儿体验了各种角色,体验了各种情感,体验了音乐带来的快乐。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如遇其事、如临其境,获得了触景生情等更多的效果,不仅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体验,而且培养了幼儿更多的良好品德,得到了身心的全面发展。但随着他们年龄段的变化,我想更难的角色游戏(如医生、理发师等角色扮演)等着他们去挑战,从而获得更上一层的情感,逐步认识并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我们适时引导幼儿学习和体验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互相帮助等优良品质得到发展。让幼儿溶入角色,让他们亲身体验并讲述自己的想法等。 3、音乐情感转化为移情 移情就是人在体察和了解对象(可以是人或物)时,把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外设到对象之中,并为这个对象所感染,使人感到和对象交融合一的现象。在对于小班幼儿,在音乐移情中接触较多的则是同情,是指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