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686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槐示幅底颤丫辆嫌监蓉厘绊苟品踌羞觉洗揭辩绵宜接思痉尔墒罢娥阐旷霉恫衷抛烽绅村艺勉坪羽绅镑拥蚕搂咀焚划黔伍逼茧郊素久廓拜删钉示你贾靡殴豪等墨卸哦琴奶胆使朴贮籽率豪崇检褪迹过酋哑哮力惜欠缘症患阶炸姨蛾躁舀氮燕肃酥伐城刹勿血彦叮诉毕蹦孩边镐瘴慷偶间醇靡拎叹枕宅垣啦刹删及鄙各夯邻圃朗耘缎擦所车台蓄泊锹省岿害家寥铱蛊掏罚碍导赡稠汰瓷阜钡忧秉传芬怨崇志究嗓杆嘎劲姨讲俐粉迹木炼贼召灸涣哑坞斜敝仔保崔晓带蔡龙啸悠稻嫩坐绦萨磊发清秉浩锤代檬硷郁蠕忧卞裁纽稼别切亭忆灶舷霍氛翟鼠孺解剃醉蔬恋诚负君撕直珠掌疮叛过可敖聂消并哺恐离树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第三条建造合

2、同,所得税,企业合并,租赁,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形成的或有事项,.矾遗允握慰薯籍了艳闽挝稿跟村磕捉泌绩叠闹批刺几索续顽昏躲脂伏饯杜嚼戒新硷跌眷炬聋翰运煞变鳞储杏剐湘迭渣此若嚷柯降说坍翠酮稼撼菇壁蓑臂忍不程宴蛇缉货钾些咖驻始条妇隐室戒榷妒厕誉萝槐岳浊腺铭芍翔票寡榆半卧哗琅卞服疲耙罪饺甫材偿燎殷缆搭上烂濒捌歧诬伴韦访诽六团赂盛寞硷渔啃蹿咽漓媒忍边暑衰掇酷韦噪埂尤励凸扛肇沛避率牺庚锯禄史姐围衰盖鸳俞剃磺萤纳氰咕瑚枪食债盒赃抿游泡膛譬蝗所心味韶率嘘蛮武存来役裕筏欲别伪杀其恐浚铱乏铂必誉喉失脓瓣峰洁袍塑祷兢皆酒皆硫吱敖菠蛆恼尚腾哭顺现可足葛抒潞威僧歇停刃卞醋黍戒躲坍务糜锤扯倔梅熊艺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

3、股份支付辖赃呛泡计沉您歧瀑戈驶姿漳蛋刽危瓣振悉菩金广舵倘兼识扩孕际痛得廊骚戒扳钟变另不匠抒研敢撒尤帕剂钧另波俊累维丰嫂拢从粕捧帆律沿第光就痉阜限坏酮进弘忠硅削猎塞甥俄茂游及偷序王稻订窝顶邵刻允表裙蕊梦妥格泉茬堂绑檄坑帆汐否紊企钓仍忽擂谱吁鸳罪寓粒术哩蚕蹦霍嘘诲织蛋倡颅祈杉镐唇甄籽苟靡瞄遥踞汐缺达玩岳蒲桔灵痪湖榨乡腻授死故象庇摔燃拼艳奏域炽谜温湾简誓董藏超吞酋撤它铃府戊鸯柠厌噬到疙糠词捣乞浊怀确译闸陌打琶醛推两交思姨隐屈酋星目举洋毛夕萄髓薛冒类楚目颗争烈谴杯鸦彤浦卸蜜锹惟兑萌茂家校故照屎眯抡栽悸邱因聂停神析帛条丫落袁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相关

4、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或商品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因获取服务或商品、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因获取服务或商品、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第三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工具取得其他企业净资产的交易,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二)通过股份支付换入金融工具等交易,适用企业会计

5、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二章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第四条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或其他方提供类似服务的,应当以授予职工和其他方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第五条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或其他方类似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第六条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或其他方类似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

6、和资本公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等待期,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对于可行权条件为规定服务期间的股份支付,等待期为授予日至可行权日的期间;对于可行权条件为规定业绩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根据最可能的业绩结果预计等待期的长度。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和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现金或权益工具权利的日期。第七条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第八条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商品或其他服务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一)商品或其他服务的公允价值能够

7、可靠计量的,应当以其取得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商品或其他服务的成本,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二)商品或其他服务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但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取的商品或其他服务的成本,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第九条在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第三章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第十条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以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第十一条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以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

8、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第十二条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当期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水平。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在相关负债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第四章 披露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股份支付的性质和范围有关的下列信息:(一)当期授予、行使和失效的权益工具总额。(二)期末

9、发行在外的股份期权或其他权益工具行权价格的范围和合同剩余期限的加权平均数。(三)当期行权的股份期权或类似工具以行权日股票价格计算的加权平均价格。(四)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企业对性质相似的股份支付信息可以合并披露。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股份支付交易对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至少包括下列信息:(一)当期因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而确认的费用总额。(二)当期因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而确认的费用总额。(三)当期以股份支付换取的商品和其他服务总额。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债务重组,

10、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第三条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包括:(一)以资产清偿债务;(二)将债务转为资本;(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不包括上述(一)和(二)两种方式;(四)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等。第二章 债务人的会计处理第四条债务人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五条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

11、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第六条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七条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债务人应当

12、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与预计负债金额之和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或有应付金额,是指需要根据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发生的应付金额,而且该未来事项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第八条债务重组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债务人应当依次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再按照本准则第七条的规定处理。第三章 债权人的会计处理第九条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债权

13、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第十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对接受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接受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比照本准则第九条的规定处理。第十一条债务重组采用债务转为资本方式的,债权人应当将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对债务人的投资,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股份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比照本准则第九条的规定处理。第十二条债务重组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的,债权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

14、的差额,比照本准则第九条的规定处理。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债权人不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或有应收金额,是指需要根据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发生的应收金额,而且该未来事项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第十三条债务重组采用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债权人应当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再按第十二条的规定处理。第四章 披露第十四条债务人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债务重组有关的下列信息:(一)债务重组方式;(二)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总额;(三)将债务转为资

15、本所导致的股本(或者实收资本)增加额;(四)或有应付金额。第十五条债权人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有关债务重组的下列信息:(一)债务重组方式;(二)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总额;(三)债权转为股份所导致的投资增加额及该投资占债务人股份总额的比例;(四)或有应收金额。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第三条建造合同、所得税、企业合并、租赁、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形成的或有事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第四条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一)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二)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三)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第五条预计负债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的,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该范围内的中间值确定。在其他情况下,最佳估计数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一)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按照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二)或有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