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585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摘要: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育与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科学的作用。本文就体育游戏对小学生身心理健康的促进进行分析与论证。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游戏以其科学而又神奇的锻炼功能,对小学生身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具有全方位的积极作用与多元化的良好效应。关键词:体育游戏 小学生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促进作用1研究目的 了解体育游戏对小学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为小学体育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期刊,搜索出有关体育游戏的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归纳。22 逻辑推理法综合所获得资料进行逻辑推理。3 研究结果与分析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当前全世界教育的

2、重要课题,如何树立新的健康教育理念与世界接轨,培养中国体魄强健、身心健康、道德高尚、团结协作能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就成为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教育工作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即: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游戏能否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3.1 概念的理解3.1.1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3、,尤其是在小学的体育课程教材中,体育游戏的内容比重很大。【1】3.1.2健康20世纪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专家鲍尔(WW.Bauer)指出:“健康就是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自觉良好,活力充沛的一种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nation)给予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健全,才是健康的人。也有人提出健康分为五要素的定义即:个体只有身体、情绪智力、精神和社交等五个方面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2】3.2 体育游戏对小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3.2.1体育游戏对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身体健康一般是指人体

4、生理的健康。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评价体质的基本条件。身体健康取决于先天和后天两大因素,即先天的遗传和后天营养,两者可在较大程度上确定躯体健康的基础,但生命过程中的科学生活方式,合理的运动及环境因素都将对躯体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体育游戏由于有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以及特有的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和一定的观赏性,能够调动学生们积极地从事身体锻炼,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通过体育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体育课教学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强健了身躯;又愉悦了精神,达到健身、健心的效果,改变了以往素质练习内容单调枯燥,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的状态。游戏中的各种

5、跑、跳、翻转、平衡等又可起到增加身体的平衡力以及上下肢的肌肉力量,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躯体健康的目的。3.2.2促进新陈代谢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小学生消化不良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而体育游戏能使小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从而达到一定的运动量。现与代社会的少年儿童严重缺乏锻炼,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大部分少年儿童沉迷与网络游戏,很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不利于身心的发展。而体育游戏能激发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儿童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游戏中,在不自觉当中增加活动量,使肠胃的蠕动增快,促进消化吸收。3.2.3有利于心血管的发育少年儿童的心血管系统发展不完善,心缩力弱,心率快,没搏输出量与每分输出量比成年人小

6、,儿童在运动时主要靠增加心率来增加输出量。因此在锻炼时,由于身体肌肉剧烈运动,心肌的血液供给加强,使得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可以增强心脏功能,表现在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增大,而安静时的心率变慢。体育锻炼能使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增加,血压下降,可以大大减少成年后患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可能性。而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则选择适合少年儿童的游戏,在少年儿童的身体承受范围内充分的锻炼少年儿童的心血管功能。3.2.4有利于呼吸系统发育儿童的胸廓狭小,呼吸肌力量弱,呼吸表浅,肺活量较小,呼吸频率较快,在进行激烈运动时,血乳酸含量的增长比成年人明显,说明无氧代谢功能的能力较低。因此,不宜进行时间过长的耐力练习。但是

7、在体育运动时,机体消耗的氧比较多,呼吸系统努力工作,这样长期坚持,呼吸肌就得到锻炼,孩子的胸围和肺活量增大,工作能力就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有助于预防感染呼吸道疾病。例如,特殊姿势的走、跑、跳接力因为新奇的动作总能引起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当中,而忽略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呼吸苦难,并且在这些游戏中大多是接力游戏,就使得学生有休息的时间,使呼吸困难得到缓解,如此循环就能使小学生的呼吸系统得到锻炼。3.3体育游戏对小学生心里健康的促进作用3.3.1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是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全的标志,是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优良心理品质的基础。综合国内外有关专家的研究,心理健康

8、的标准主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人格健全、有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社会化进程越来越快、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3.3.2现在小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a、心理内部稳定性较差。平常我们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平和状态,也就是没有太大的心理情绪波动,而稳定性差,就是说情绪波动比较大,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能把孩子的脸跟六月的天放在一起比较,足以说明孩子的心理稳定性差,也就是情绪波动比较大。b、好奇、敏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应强烈。c、好胜,但是韧性差。什么事都想争第一想要赢别人,证明自己的厉害,但容易受挫折,一点小失败就觉得不得了,天

9、都塌下来了。d、自控能力不足。这在小学生中非常常见,也是因为学生年龄的原因。e、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f、批评力不足。不懂自我批评,有时还不知道自我悔改。g、人际关系简单化或不知所措。不会与人相处、跟人交涉、特别是跟大人相处时惶恐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3.3.3 体育游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3.3.3.1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良好的性格。游戏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心理上的调节和恢复。小学生的心理还处于发展时期,各种心理矛盾冲突较常出现。特别在临近繁忙的考试时期,同学们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甚至失败,由于情绪的波动而造成心理上的不稳定状态,可能陷入沮丧苦恼的境地。如果对此不做及时的心

10、理恢复,学生抵抗疲劳的能力,大降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也会下降,并且将严重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实效,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对学生的心理恢复是不可忽视的。这时则可在课余采取一些既有兴趣又能放松神精的体育游戏活动,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开导,使其具有积极的态度,顽强的毅力,努力克服由于疲劳挫折而产生的痛苦和厌倦情绪。例如:争做第一,谁是领袖的体育游戏就会在孩子中开展。 游戏是中小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通过游戏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多让他们参加集体性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让学生分成几小组,每一组的学生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

11、互相帮助,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群体力量,同组的同学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同学间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了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使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的发展。比如:在换物接力赛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所换的物体都必须立起来,不得倒下,否则要重新回去立好,跑回队伍时,一定要从右边归队,一次错就扣该队一分。这时,各组前后同学纷纷互相提醒,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学生之间关系也很融洽,情绪的愉快。又如:让身体素质较差、但责任心较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担任裁判,通过他们秉公执法,同学们也不会轻视他们,让学生养成尊重裁判,遵守规则的习惯,使这些学生不会因为身体素质较差而有自卑感的心理,在这些活动中,使

12、每名同学的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培养。做游戏必须要有规则,如果没有规则,其活动就会杂乱无章,没有秩序,所以学生只有严格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完成。因此,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为了游戏的顺利进行,为了取得胜利就要遵守纪律,并逐渐形成习惯,养成良好的品行。3.3.3.2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教学中运用游戏,能够使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如:集体跳长绳游戏比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比赛中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现代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强

13、,集体意识淡薄,往往把个人的得失放在首位。而通过集体游戏,可使学生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体验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只有集体同心协力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如:在游戏“抢运伤员”中,必须几个同学同心协力,团结协作才能顺利地将伤员运回,从而使学生在竞争中形成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把个人和集体紧紧连在一起。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其他同学交往;有的同学则是班级里的“小霸王”没人敢惹他,也没人理他;有些学生各方面都很出色,可就是与同学关系处不好。而游戏丰富的内容,活泼的情节,激烈的竞争,使学生之间忘记了彼此的不快,会为了共同的胜利而站到一起,久而久之会在彼此之间建立一定的友谊,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

14、,形成健康的心理。游戏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是学生喜爱的综合性活动,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爱,合理的安排,会使他们感到整天无忧无虑,生活充满乐趣,他们会在游戏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3.3.3.3调节改善情绪体育游戏是改善不良情绪的一种非常适当的方法。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由于大脑处于较强的活动状态,体温升高以及脑内啡呔释放的原因,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摆脱痛苦和烦劳,振作精神。当今少年儿童将面临学业考试,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压力,很容易产生沮丧、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经常参加体育游戏可使紧张情绪得到缓解,焦虑反应降低,改善不良的情绪状态。3.3.3.4

15、促进智力发展体育游戏可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改善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作用,使游戏的注意、反应、思维、记忆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另外体育游戏所引起的一些非智力成分的良好变化,如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均对智力提高有重要促进作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要完成任务,就必须要动脑筋,想办法。同时还要运用一定的知识,进行相应的观察和操作,才可以完成任务或取得胜利,从而达到了提高智力的作用。如: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游戏,给几个学生两根短绳,让学生利用这两根绳自行创造单、双脚跳的练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就会开动脑筋,动手操作而体验成功。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须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总是

16、从确定的前提出发,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品质的优化。体育游戏活动创新可能导致另一项活动的创新。教师可在课余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选择体育游戏进行活动。例如:花样跳绳、套圈追拍、上摸下跳、实心球+接力棒、赶小猪等,老游戏经过学生的改变,就有了新的活力。使活动的内容上不断更新,得到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人的才智其实由智商、情商和群商三个部分合成,一个聪明的人必须保持这三个方面的平衡发展,只有这三个方面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受大家青睐的人。游戏活动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媒体它可使这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世界中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其实这就是群商得以发展。有些同学在游戏中指挥才能得以开拓出来,大家也乐意和其玩游戏,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