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阴道b超观察临产前宫颈的变化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561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阴道b超观察临产前宫颈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应用阴道b超观察临产前宫颈的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应用阴道b超观察临产前宫颈的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应用阴道b超观察临产前宫颈的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应用阴道b超观察临产前宫颈的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用阴道b超观察临产前宫颈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阴道b超观察临产前宫颈的变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阴道B超观察临产前宫颈的变化探讨应用阴道B超,观察临产前宫颈变化对预测分娩结局的临床价值。应用阴道B超测量宫颈长度、宽度及颈管直径,每周1次至临产前。观察以上指标与孕周及距临产时间的关系。按分娩方式分为两组,阴道分娩组52例,剖宫产组31例。比较两组间宫颈变化及临产所需时间的差异。 结果自孕36周至临产,宫颈长度逐渐缩小,而颈管直径逐渐增大,与孕周呈明显的相关关系(r=-0.37, P0.000 01; r=0.16, P=0.002)。距临产时间与宫颈长度和颈管直径呈明显的相关关系(r=0.32, P0.05)。在临产前23周,宫颈长度3.5 cm者,剖宫产率明显大于宫颈长度3.5 cm

2、者。 结论阴道B超可以准确地测量宫颈长度、宽度及颈管直径。临产前测量宫颈长度可反映宫颈的成熟状况,并对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一、 宫颈测量方法 1. B超仪器:使用Kretz-320超声实时显像仪,阴道探头扫描范围240,频率5 MHz。 2. 测量方法:自孕36周开始,测量宫颈长度、宽度及颈管直径,每周重复测量1次,直至临产。 孕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络合碘冲洗外阴。 阴道探头罩无菌套,置入阴道3 cm左右后,轻轻转动,至子宫颈矢状切面显示,可见宫颈内口、外口、全部宫颈管及前羊膜囊。宫颈长度为宫颈内口至外口的距离,宫颈宽度为在宫颈与子宫下段连接水平宫颈前唇至后唇的距离,颈管直径

3、为宫颈管的直径。 每一数据测量3次,取均值。自妊娠3640周,共测量207例次。 二、统计处理 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行相关分析、t检验和2检验。 一、宫颈长度和颈管直径与孕周的关系 随着孕周的增加,宫颈逐渐缩短,而颈管逐渐增宽,从37周至大于40周,宫颈长度的均值从4.2 cm逐渐缩短为3.0 cm,颈管宽度从0.3 cm逐渐增大至0.4 cm,宫颈长度和颈管直径与孕周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r=-0.37, P0.000 01; r=0.16, P0.05)。其中,宫颈长度与孕周的相关性更明显,回归方程为宫颈长度(cm)= 13.77-0.27孕周。 宫颈宽度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 二、宫颈长度及

4、颈管直径与临产时间的关系 每次测量距临产的时间与宫颈长度和颈管直径呈明显线性相关关系(r=0.32, P0.000 01; r=-0.19, P4.5 cm时,8.8%的孕妇在1周内临产, 14.2%在两周内临产。 宫颈长度2.5 cm者在12周内临产的比率均分别明显高于宫颈长度3.6 cm者(P0.05)。 临产前23周时宫颈长度3.5 cm的33例中,27例阴道分娩,6例剖宫产。宫颈长度3.5 cm的50例中, 25例阴道分娩,25例行剖宫产。宫颈长度3.5 cm者,剖宫产率明显大于3.5 cm者(P3.5 cm时。如果能掌握宫颈成熟情况和预测临产时间,并作到“适时引产”,对于正确地选择分

5、娩方式或引产措施,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引产成功率有一定的帮助。 应用单一指标行宫颈评估,方法简便,容易掌握。宫颈长度与颈管直径相比,变化幅度大,与孕周和距临产时间的相关关系更明显,所以我们选择宫颈长度作为预测指标。宫颈条件是决定分娩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宫颈长度无明显差异,但临产前23周,如宫颈长度仍3.5 cm,剖宫产率明显增加。本资料平均分娩孕周为40.21.1周。因此,孕38周以后,如宫颈长度仍3.5 cm, 可给予软化宫颈的药物,以提高宫颈成熟度,降低剖宫产率。经阴道B超可以准确地测量宫颈长度、宽度及颈管直径,临产前采用阴道B超测量宫颈长度可用以了解宫颈成熟情况并预测产程与分娩结局,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阴道B超观察临产前宫颈的变化小岭镇计生办 薛淑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