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杜康控股“杜康文化”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4241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杜康控股“杜康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洛阳杜康控股“杜康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洛阳杜康控股“杜康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洛阳杜康控股“杜康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洛阳杜康控股“杜康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洛阳杜康控股“杜康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杜康控股“杜康文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酒圣杜康简介杜康,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夏代国君,姒姓。夏王相的儿子,母亲为有仍氏(今山东省微山县)人。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少康又名杜康,今洛阳汝阳杜康村人,夏朝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第五位国王。 杜康少康,中国夏朝第六任国王(自禹起第六位),相的儿子,杼的父亲。他是相的遗腹子。相被迫自杀时,少康还没有出生。母亲后缗氏当时顾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急忙随宫女从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东济南东南),第二年生下了少康。(一说少康即相传曾造酒的杜康) 夏王相统治的末期,后羿发动叛乱,废相篡夺王位。七年后寒浞杀后羿篡位,并追杀相,相死时妻子后缗时正怀孕,被迫逃回有仍氏

2、,生下相的遗腹子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今河南商丘虞城南)任庖正,在虞娶妻,有田一成(方10里),有众一旅(500人)。积极争取夏众与夏民,志在复国。后在同姓部落斟灌与斟鄩的帮助下,与旧臣靡等人合力,攻灭了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少康还都阳夏(今河南周口太康),此即史书中所称的少康中兴。少康后迁都于原(今河南济源西北)。 杜康,夏朝人,传说为最早造酒的人 酒圣杜康书酒诰“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 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 东汉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箕作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宋朱翼中酒经:“杜康作秫酒。” 明许时泉写风情:“你道是杜康传下瓮头春,我道

3、是嫦娥挤出胭脂泪。” 清陈维崧满江红闻阮亭罢官之信并寄西樵词:“使渐离和曲,杜康佐酿。” 酒的起源关于酒的起源的多种说法中,真正与酒的酿造有关系的,是杜康。他的历史贡献在于创造了秫酒的酿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的清酒,即粮食造的酒。杜康奠定了我国白酒制造业的基础,被后人尊崇为酿酒鼻祖和酒圣,又被称作酒祖。 晋代江统著的酒诰中有这样的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在这两种说法中,又以杜康造酒之说流传更广,更为人所熟知。 酒的传说民间有如下传说: 杜康某夜梦见一白胡老者,告诉杜康将赐其一眼泉水,杜康需在九日

4、内到对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间最美的饮料。杜康次日起床,发现门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门入山寻找三滴血。第三日,杜康遇见一文人,吟诗作对拉近关系后,请其隔指滴下一滴血。第六日,遇到一武士,杜康说明来以后,武士二话不说,果断出刀慷慨割指滴下一滴血。第九日,杜康见树下睡一呆傻之人,满嘴呕吐,脏不可耐,无奈期限已到,杜康遂花一两银子,买下其一滴血。回转后,杜康将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滚,热气增腾,香气扑鼻,品之如仙如痴。因为用了九天时间又用了三滴血,杜康就将这种饮料命名为“酒”。 因为有了秀才、武士、傻子的三滴血在起作用,所以人们在喝酒时一般也按这三个程序进行:

5、第一阶段,举杯互道贺词,互相规劝,好似秀才吟诗作对般文气十足;第二阶段,酒过三巡,情到胜处,话不多说,一饮而尽,好似武士般慷慨豪爽;第三阶段,酒醉人疯,或伏地而吐,或抱盆狂呕,或随处而卧,似呆傻之人不省人事、不知羞耻。 酒圣遗泽万古留香杜康造酒之后,经过历代酿酒者的精心调制,我国涌现出了种类繁多的美酒佳酿,有白酒、黄酒、葡萄酒、果酒尤其是白酒,作为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声名远播世界各地。 酿酒得有曲,这是杜康酿造秫酒时传下来的“规矩”。用酒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的酿酒法是我国所独有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除了啤酒的酿造方法来自国外,我国各种酒的酿造都离不开酒曲。 我国酿酒所用的酒曲分大曲、小曲、

6、红曲、麦曲、麸曲5大类。大曲以小麦、大麦、豌豆等为原料,经粉碎、压制成为块状曲坯,经自然接种后,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培制而成。小曲则以小麦为原料制成。酿制白酒一般用大曲。如茅台酒、汾酒、五粮液等名酒,全是大曲酒。与酒圣杜康关系最密切的杜康酒也不例外。 杜康酒得以恢复并兴盛,要感谢新中国的酿酒技术人员,更得感谢一位日本友人田中角荣,正是因为他“识货”,客观上促进了杜康酒的发展。 田中角荣是日本前首相,非常了解中国文化。1972年9月,他应邀来我国访问,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热情款待。周总理以当时最好的美酒宴请田中,可田中却不满意,认为“天下美酒,惟有杜康”。田中角荣的话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重视,他当即

7、指示相关部门:恢复杜康酒的生产。 上世纪70年代,杜康酒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伊川县、汝阳县及陕西白水县相继建立了杜康酒厂。“那时,杜康酒紧俏得很,县长批条子也只能搞到一箱!”“伊川杜康”的工作人员曾如此骄傲地向人提及。可见杜康酒当年之辉煌。 盛况瞬息不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争夺杜康品牌,伊川和汝阳的两家杜康酒厂对簿公堂,“两伊大战”闹得“伊川杜康”和“汝阳杜康”两败俱伤。这件事说起来有点可笑:杜康当年造酒的时候,足迹遍布伊河两岸,谁能说得清,他哪只脚踏在了伊川县境内,哪只脚又踏在了汝阳县境内?既然说不清杜康造酒的确切地点,又何来哪个地方的杜康酒才是“正宗”之说? 酒文化只能赋予企业灵魂

8、,并不能赋予它旺盛的生命力好在“伊川杜康”和“汝阳杜康”很快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引领洛阳杜康酒走出了历史低谷。 如今的杜康酒,不但被定为国宴用酒,而且行销日本、美国等59个国家和地区。在台湾,杜康酒与茅台酒等已取代各种洋酒,成为身价最高的饮料,并获得了“思乡酒”的美誉。 已故国画大师李苦禅曾作诗一首,盛赞杜康:醉虎眠龙琼浆液,饮到刘伶是酒神。芳逐康河千载誉,名返仙庄一杜魂。昔日魏武解忧酿,今朝百姓庆丰醇。八仙复闻争品咽,过海犹香九霄云。 酒圣若有知,当抚髯而乐也。 杜康造酒醉刘伶从古都洛阳往南,过龙门,溯伊水上行数十里,在汝阳县境内,有一道清澈见底的溪流,由南而北,流入伊水,这就是“杜康河”。

9、杜康河畔,鹅鸭成群,果林片片,一个小村庄依山傍水,那就是“杜康造酒醉刘伶”故事发生的地方杜康仙庄。 相传,有一个善于造酒的人名叫杜康。为了造出好酒,他决心寻找天下最纯、最好的泉水。他打点行装,离开家乡。走啊,走啊,不知走了多少路程,也没有找到他满意的泉水。 一天,他出龙门,沿着弯弯曲曲的伊水向南走去,只见一条小河,百回千折,越往上走,河道越窄,河水越清。他翻山越岭终于找到了小河的源头。住足远望,层峦叠翠,千峰竟秀;近前,芳草绿茵,桃红李白;湍急喧闹的小河,一过石崖,变得宁静如练。杜康奔下山坡,走到小溪边一看,只见百泉喷涌,清洌碧透,真是“千里溪山最佳处,一年寒暖酒泉香”。杜康弯下身来,一捧泉水

10、入肚,顿感清凉甘甜,浸肺入腑,余有酒香。杜康高兴极了,就在这里搭棚架屋,酿造美酒。他筛选精粮,踩制神曲,调配奇方。酿成的酒,香喷喷,甜滋滋,味美可口。一传十,十传百,也传到了周天子那里,天子饮后,龙颜大悦,宣封杜康为“酒仙”,封杜康酿酒的村落为“杜康仙庄”。 杜康美名扬天下,也惊动了天宫玉帝。玉皇大帝贪恋杜康美酒,又召选杜康到天宫当了神仙。“天上方几日,世上几千年”。有一次,王母瑶池的一个小仙童,偷喝了“蟠桃宴”的御酒,又打碎了一只琉璃杯,被王母娘娘贬到人间受罪,这就是晋代“竹林七贤”中的刘伶。刘伶被贬下界来仍是“纵酒放达”,不求功名。一天,王母屈指算来,刘伶孽数将满,但他旧习未改,便派杜康下

11、凡,“点化”刘伶改邪归正。仲春时节,刘伶离家出外游山逛水,行非一日,来到凤凰岭下的杜康仙庄。村头酒肆一副对联上写:“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眉批:“杜康酒家”。刘伶看罢,哈哈大笑道:“山村小店,好大口气呀!”说罢进入店内,往桌边一坐,吆喝道:“店家过来说话。”只见里间走出一位白发老翁,向刘伶深深打了一躬。问道:“客人想吃酒吗?”刘伶道:“你这小小酒店,能有多少好酒?”老翁道:“敝店小本经营,贮酒一坛,并无多余。”刘伶听罢又是一阵哈哈大笑,说:“一坛酒竟敢开店,就是让我一个人喝了,也未必能喝个痛快。”老翁道:“客人有所不知,这酒是天下有名的杜康酒,过往客人在此吃酒,量小者敬杯一小盏,量

12、大的,斟酒一大杯也就足了”。说着即吩咐店小二斟酒上来。刘伶听着,更觉得好笑,暗自想道:“好个不晓事的糟老头子,天下的酒馆,哪有怕人吃酒吃多了的,一定是你瞧我衣帽不整,怕我付不起酒钱,才拿这些诨话来胡弄人!”这时,小二已斟满大杯酒放在桌上。刘伶心中不快,冲着老翁说道:“主人家,你既说这是杜康酒,我倒要吃个一醉方休,快把你那一坛酒搬来,我这里银两有的是。”店主人道:“敝店本利虽微,银钱倒不看在眼里,只是怕醉坏客人,吃罪不起”。刘伶道:“这个无妨,请找来文房四宝,我与你写具一款,即是醉死,也与你无关系就是。”老翁答应,刘伶已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游春过酒店,求来酒一坛,刘伶若醉死,主人不相干”几句话。

13、老翁唤小二把酒坛搬来。刘伶自恃量大,端起大杯,开怀畅饮。谁知三杯酒下肚,刘伶已知酒力非凡,不敢再饮,连连称道:“好酒!好酒!”这时,酒力上涌,刘伶情知不妙,急忙起身向店家告谢。那知他刚已起身,一个趔趄把放在地上的酒坛给绊倒了,一坛好酒流洒一空。刘伶顾不上许多,也忘付酒钱,踉踉跄跄离开了酒肆,一路上恍恍惚惚,到家中便倒在床上。妻子见他醉得这般光景,急忙为他冲茶做汤,岂料刘伶这一醉非同小可,一连三日滴水不进,昏迷不语,第四天头上,便不省人事了。妻子痛哭欲绝,全家人泣不成声,左邻右舍赶来劝慰,也都叹惜不已。大家帮着草草地把刘伶装殓埋葬。 转眼三年。这一天,杜康乔装打扮,肩上搭了条钱袋,来到刘伶家门。

14、他连叩几声,刘伶的妻子走了出来,见门外站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便问老翁要找何人?杜康施了一礼,说道:“请问可是刘伶先生宅第?”刘伶的孀妻说:“正是,不知有甚事情?”杜康道:“三年前,他在我店吃酒三杯,踢翻老酒一坛,银钱未付,特来讨取。”刘伶的孀妻不听犹可,一听怒从心头起,火向胆边生,上前一把抓住杜康的衣领吼道:“好哇,真是冤家路窄,我不找你,你倒找上门来。讨什么酒钱来了。走!先跟我到衙门见官。”这时候,街坊邻里们都闻讯跑来了。杜康高声对众人说道:“世上哪有这等道理,她的丈夫喝了我的酒不给钱,还要拉我送官!”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好说歹说,刘伶的妻子才松了手,杜康把三年前刘伶到酒肆吃酒的经过给大家

15、述说了一遍,又把刘伶写的那张纸条掏出来让大家看。这时,众口纷纭。有的说:“虽然人死,但有言在先,与人家无关啊!”有的说:“人命关天,没理也占三分哪。”刘伶的妻子更是哭闹不止。这时,杜康改了口气,说道:“众人为证,我敢担保,刘伶是醉酒,并没有死去,可以去掘墓启棺,要是他真的死了,我甘愿见官请罪”。大伙儿听他说得有理,也都想去看个究竟。人们吵吵嚷嚷,一同来到刘伶墓地,待掘开坟墓,开棺一看,个个都惊呆了,刘伶虽死去三年,但面貌如生。只见他睁开了朦胧的睡眼,又伸开双臂,打了个长长的呵欠,一股酒气喷出来,忽地折起身连声喊道:“好厉害的酒,真真闷煞我了!”见此情景,刘伶的妻子悲喜交集,众人也是茫然不解。

16、正当人们要拉老翁问个明白的时候,忽见两道宝光紫气飞上半空。杜康手拉着刘伶,站立云头向众人频频点头。刘伶的妻子呼天叫地向刘伶喊道:“你要往哪里去,你要往哪里去?”杜康顺手把肩上钱袋往下一丢,化作三尺白练,悠悠落下。上面写道:“欲知郎君游何方,瑶池参拜王母娘”。当大伙抬头再看时,杜康和刘伶已经不见了,只有两朵五光十色的祥云冉冉飘去。 杜康文化遗迹香醇园香醇园是建在杜康造酒遗址上的园中之园。三幢歇山琉璃屋面门楼,组合为仙庄山门。明楼上镶八十五岁书画大师李苦弹所书杜康仙庄青石匾额。山门外两侧,各竖约三米高的青石雕刻,底座六壁,其中两壁是淙淙康水,清且涟漪,四壁为神兽驮樽,形态各异,象征最古老的名酿杜康酒,是来自最奇特的佳泉杜康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