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演讲稿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3883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瓦尔登湖》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瓦尔登湖》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瓦尔登湖》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瓦尔登湖》演讲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我的演讲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当我们谈瓦尔登湖时,我们谈些什么? 宁静,毫无疑问;或许还有避世;然后可能再加上晦涩。但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会怀着某种敬意谈起梭罗离群索居的斯巴达式生活,又由于自己的无法企及而倍感羞愧。 一一因为我们早已给这本书打下鲜明的烙印,某些喧嚣的权威认为梭罗写出了一本极端安静而贴近自然的书籍,然后将这种观点代代相传,最终形成不容置喙的定论。 注意,这个词是定论。在瓦尔登湖的世界里,似乎如同那寓言所说:“百灵占领了村子,乌鸦无处容身”。每个人都在歌颂宁静,最终汇聚成一片嘈杂的噪音。 我觉得,我们是该到好好想想的时候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却总不至于只有

2、一个瓦尔登湖? 承认吧,事实就是,我们对这本书永远怀有某种刻板的印象而且,恰与作者的目的分道扬镳。 梭罗写下瓦尔登湖湖畔小木屋里的生活,并非谋求对群体的观念控制,正相反,他提倡独立与自由每个人的独立自由。 在知乎上看到有答主写给那些“慕名而读瓦尔登湖却又无法投入其中的人”,他说:你们首先要认识到,瓦尔登湖是一本私人化的书。而私人化即是指,它是一本为自己写的书,其次才是为别人。 所以梭罗明确地交代:“我希望这个世界的人,越不相同越好。但是我愿意每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方式,而不要采取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方式。”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他自己的方式。他从未要求过我们跟随他,而仅仅为我

3、们展示另一种生活的选择。就像那位答主的补充:“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影响,应该是带给了我看世界的一个新的角度。”梭罗衷心期盼我们能从这本书里看到自己的思想,而非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他从繁华人世走进瓦尔登湖绝不是为了逃避,相反,他在与某些强大的腐朽事物斗争,比如“主流”、“大多数”和“权威”,那些固有的僵硬的观念。他号召我们坚持前进,无论你的路与大多数人相合与否。现下一种流行的大众观点就是“大多数人所选择的道路即为正确的,但总不免庸俗;一小部分特立独行的行为值得尊重,但最好不要自己也去那么干。” 我们已经习惯接受他人的定论以代替自我的思考。下意识抗拒可能带来未知改变的事物。因此无论我们的真实想法如何,

4、我们大抵都是要深深地点头赞同:啊,对,瓦尔登湖当然是一本宁静的书,梭罗选择了何等伟大而寂寞的生活!这个时候我通常会和梭罗一起沉痛地嗤笑:“清醒健康的人都知道,太阳终古常新。抛弃我们的偏见,是永远不会来不及的。无论如何古老的思想与行为,除非有确证,便不可以轻信。在今天人人附和或以为不妨默认的真理,很可能在明天变成虚无缥缈的氤氲。”这大概就是我所看到的瓦尔登湖核心观点:独立的思考,以及,自由的选择。正如梭罗毫不掩饰地表述:“你们要尽可能长久地生活得自由。”“如果你手上很富有,要像枣树一样慷慨自由;可是,如果你没有可给的呢,做一个Azad,自由的人,像柏树一样吧。”他是一个绝不强求的引领者,一个提灯

5、的人。而他所希望的自由,体现在我们所选择的生活中。他说:“可是从圆心里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而生活方式有这样的多。”他鼓励我们放任自我地生活,他鄙弃规行矩步与人云亦云,说那有损于“活泼而崇高的现实”。是由于受到了内心阴影的欺骗,“人类才建立了他们日常生活的轨道和习惯,到处遵守它们,其实它们是建筑在纯粹幻想的基础之上的。嬉戏地生活着的儿童,反而更能发现生活的规律和真正的关系,胜过了大人,大人不能有价值地生活,还以为他们是更聪明的,因为他们有经验。”我们还没有完全变成大人,但我们像是已经被蒙蔽了双眼,陷入日常的沉闷幻想之中。我们像梭罗失去他的猎犬、栗色马和斑鸠那样失去了我们的思想力与自主权,只不过

6、,“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找,有的人无动于衷。”我想恳求大家,花上哪怕一生的时间找回我们失去的东西吧。我实在厌烦了这千篇一律的回答,像从罐头工厂里推出的统一产品。每个人都值得拥有自己的想法与行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无论是善或恶。而幸运的是,我们身在清华。这里有太多的选择和生活了学霸们在泡图书馆,社工达人在做实践,文艺青年可以找个类似情人坡的地方读读书他们循着自己的规划与路线不疾不徐地朝前走,无论是成为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金领还是龙泉寺里寂寥自持的法师似乎都没什么好惊讶的。清华少年说里师兄师姐们生气勃勃地写下自己的经历,有的人站在镁光灯中央,有的人待在穷乡僻壤;有的人穿阿玛尼,有的人穿迷彩军装;有的人

7、在非洲的烈日里挥汗如雨,有的人在德令哈的寒意里四季如春就像这本书前言里的独白:“它所寄托的,是我们试图反映当代清华人物风貌的一次尝试。”我以为,这样的尝试得到了胜利。当代清华人物的风貌,归根结底都是狂放自主的人格。亦即为陈寅恪先生所祈愿的那样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我存在一种恶习,当自己无法说理透彻的时候,总是热爱剽窃大师的观点比如赫尔曼黑塞的这段话。“我无权去评判他人的生活,我只能为自己做出判断。意义与实在并非隐藏在事物的背后,而是寓于事物自身,寓于事物的一切现象。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这才是善的和必要的行为,其他的一切毫无意义。” 希望我们都能摆脱所谓“绝望的生活”,而希望的开端,大约就是自己形成思想的那一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