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208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村小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内容摘要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关键,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低,抓好语言表达培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农村小学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问题,提出方法,努力改善这种情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词 语言表达 培养 方法 提高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工具,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的重要特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也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

2、要任务,也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75%,受环境和条件制约,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低,说话能力长期滞后于城市的学生,除了农村小学生的视野窄,知识面窄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认识和训练的方法。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难点,因此,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形势下,提高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一、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让学生敢说。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是学习自学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3、,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一个人只要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非常自主地去学习和钻研,使其身心受到很大的影响。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口头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可是目前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多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把听、说能力放在一边,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更是放在了次要、再次要的地位,这样就使有一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需要说话时往往表现为无话可说,即使心里有话也不敢说,不会说,就算是开口说,也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孩子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词,而有理有据、高谈阔论者仅是个别。归纳起来,农村小学生羞于表达的主

4、要原因是不想说、不敢说、不能说、不会说,因此,提高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树立学生自信,培养学生敢说。为此,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处于一种特定的环境,让学生有感而发。如平时,与学生多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积极的说。教师创设的情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诸如迎客、聚会、亲情、友谊、祝贺、答谢等。这些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会身临其境的,自然就会有种熟悉感,也就增添了说好的信心。同时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说,大胆的说,就有了成功的起点。二、教会学生说话的方法,提高说话的能力。要想提高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必须从儿童依呀学语开始,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努力提高农村家长对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

5、力的思想认识,要求家长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文明用语、标准用语从小培养和影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教师以身示范,家长身体力行,在学校和家庭努力营造适合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说话,要有确定的对象,有特定的情境;用语力求生动、简练、易懂;语音要求清晰,口齿要求清楚,态度要求自然;说话即时性强,又得边想边说,要求思维敏捷,组织话语快速等。另外,我们还强调说话时要吐字畅新。吐字畅新不仅要求发声时气息的通畅,更要求吐字共鸣的准确,表述内容句式完整,没有因不合逻辑规则,不合约定俗成模式的停顿等造成的病句以及歧义理解等不良现象。针

6、对小学生的特点,语文教学大纲对说话教学作了明确规定,如:说普通话,语音清晰,态度自然,说话语句连贯,意思完整,明白;用语文明,得体;叙述时要内容具体,有条理,用比较恰当的语调表达感情,发表意见,观点要清楚,有一定说服力等。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教会学生说话的方法。要从发音入手,理论联系实践,有步骤的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正规化训练,同时,还可利用学生模仿力强的优势,借鉴一些曲艺形式,通过说绕口令、练播音、讲相声、说评书等形式与活动,教会学生掌握语言训练的方法,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1、正音训练时严而复严。学生出现语音错误、语音缺陷,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语音正确标准是一个人具有

7、良好的语文素质的重要表现。因此,在学生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师生间语言交流等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正音训练。2、增加词汇,激活语言。词汇贫乏是学生“发言不好”的表现之一。这固然与词汇储备不足有关,同时与不能善于调动利用也有关系。教师不但要在平时积极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的词汇储备应有大致了解,并巧妙地加以激活,养成学生善于调动词汇的习惯,以期辞采飞扬。3、字斟句酌,梳理语序。说话不清,言之无序,是“发言不好”的表现之一。教学中应授予学生说话顺序的常见的类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梳理语序,按序表达,以养成学生说时的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的好习惯。坚持进行这种严格的说话训练,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

8、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三、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说课”氛围。过去上语文课,总是教师在台上讲的天花乱坠,台下学生却恹恹欲睡,即使教师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却总是那么几个学生,而其他学生却面无表情的呆坐在座位上,好像与己无关,这样学生就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也就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应为乐园。上课时,教师只解放学生耳朵,堵住他们的嘴,将课堂变成讲堂,唱独角戏,实在是吃力不讨好。课堂教学有讨论法、答疑法、范读法等。这些都可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说话的机会。每堂课都可通过讨论、朗读、答疑、复述、总结等,“解放”学生的嘴,形成一种热闹有序的“说课”的氛围。当然,让学生发言时不是为说

9、而说,还要注意语音纯正,富有音乐性;语调抑扬顿挫,富有韵律美;语速快慢有序,富有节奏感。达到以情感人、以知传人、以理服人、以事告人的目的,才是课堂语言训练取得成功的基本标准。四、上好口语交际,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创造条件。口语交际课是集中展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场所,可以充分得发挥学生的表达能力。在现行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口语交际”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学生系统学习口语交际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上好口语交际课,对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在农村学校,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及教学条件的制约,“口语交际”常常遭遇尴尬,常有不肯交际、游离目标、不上口语交际课的情况出现,因此

10、,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必须不折不扣的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把口语交际课做为小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主战场。 五、说话教学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有机结合,促进整体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先学习口头语言,再学习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教学生读、写必须在发展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书面语必须从口语里吸收营养,向前发展;反过来,口语又经常受书面语的影响,使词汇更加丰富,说话更加简练。听说能抓住要领,阅读理解能力自然相应提高,说一段话有条理,写下来就是一段通顺的文字。当学生接触了书面语言之后,两者便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我们在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

11、,以读带说,读说结合。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三步走,(1)自学初探;(2)导读深究;(3)读写训练。通过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以表达各自的见解,动脑筋,想问题,质疑问难,开拓说话的思路,训练学生说话的逻辑性,获得语感。口说、笔说是作文训练既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两个阶段。先说后写,以说带写,说写结合,利于减缓作文教学的坡度,可以使书面作文变难为易,也有利于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作文能力的互相协调发展。总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作为教师,我们应循序渐进,有重点,有主次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在打造新农村、塑造新农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农村小学语言文化教育在实现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当中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仅对其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国民语言综合素养的普遍提高,因此,加强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教育意义深远。 农村小学要培养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 吴艳伟 学科:小学语文 单位:鲁山县让河第十二小学 电话:13903902360时间:2013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