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 年首先在欧洲和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138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 年首先在欧洲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 年首先在欧洲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 年首先在欧洲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 年首先在欧洲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 年首先在欧洲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 年首先在欧洲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 年首先在欧洲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展健康城市建设 提高人群健康水平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交流材料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迄今世界范围内已经有数千个城市开展此项行动,此项行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更加重视和关心、支持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逐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达到少生病、不生大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健康期望寿命的预期。同时,促使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工作与基层政府组织的健康促进形成合力,放大社区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效果。基本要义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终极目标,围绕人的生命全过程,努力营造由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组成并协调发展的整体。上海从2

2、003年开始,启动实施了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2005年);为了更好地组织开展此项行动,2005年经市政府批准,在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增挂了“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的牌子;2006年,又启动实施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第二轮行动计划,不断将健康城市工作推向深入。现将上海建设健康城市有关工作简要介绍如下。一、健康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一)深入开展“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人人知道自己血压”。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红十字卫生站、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健康咨询服务点、社区居委会活动室等各类健康促进网络资源,配备血压计、听诊器等设备,组织和发动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全面开

3、展为35岁以上市民和外来人员测量血压活动。除专业机构外,共设置免费血压测量点近万个。2007年全市35岁以上社区居民测血压约615万人,占全市应测人口的78.6%,发现异常约57万人;35岁以上外来务工人员测血压约73万人,发现异常约5万人。“人人掌握救护技能”。各级卫生、红十字会、民防、消防、安监等部门,围绕社区伤害防预防工作,开展危险因素调查,并对重点人群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还以市民日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救护技能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约3.5万次,培训约170万人次。最近,本市有4个区(社区)被WHO安全社区促进合作中心命名为“安全社区”。“人人参加健身活动”。各级卫生、体育部门密切配合

4、,以在职人群健身、社区团队建设为重点,大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推广体育生活化理念。仅2007年,全市各社区、单位组织各类健身活动约24万次,参加活动约有1257万人次。“人人了解食品安全”。各级卫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社区、农村、机关、学校和企业单位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市民对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倡导市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自觉抵制消费禁售食品和不洁食品。2007年全市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约4.4万次,直接参与市民约达298万人次。“人人养成健康行为”。围绕“迎世博,讲卫生,建健康城市”主题,以商场、广场等10大主要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为重点,以公共场所不乱吐痰、不乱扔垃圾和控烟为重点

5、,着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市民树立公共健康意识,规范公共健康行为。目前,全市已有约40万市民报名参加健康城市志愿者队伍。2007年,与市体育局、市绿化局等部门合作,借助中超比赛和“美化上海,迎接世博”春季花展的有利契机,共同开展“人人养成健康行为”活动,组织志愿者向市民发放清洁袋,倡导市民在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随处乱扔垃圾,鼓励每一个市民用个体的健康行为共同塑造城市健康的“软环境”。(二)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健康场所建设行动紧密依托社区和单位两个平台开展活动,是上海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经验之一。根据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区县紧密结合区域特点、发展定位、市民需求,认真做到摸

6、清底数、突出重点、落实措施,积极开展建设健康社区和健康单位活动。本市静安区针对商务楼宇众多的特点,开展了健康楼宇行动,参与建设健康楼宇达到50幢,积极举办楼宇健康日、楼宇健康周、楼宇健康沙龙等活动,为商务楼宇人士提供更多更人性化的健康服务项目。嘉定区政府机关积极开展“人人争做节能表率”活动,开展了机关健康场所建设,机关人员节能意识普遍提高,用水、用电同比下降显著。闵行区积极打造七莘路“健康一条街”,引导、组织商业街各单位及其职工参与“五个人人”行动。卢湾区积极开展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在淮海中路沿线及周边的部分酒店、宾馆推出了“无烟餐饮”、“无烟客房”的新服务举措。长宁区积极协调机场集团,在虹

7、桥机场内设置健康城市公益宣传,进一步拓展了健康上海的宣传窗口。同时,其他区县也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各地区以居民的健康为本,让社区居民得到实惠,切切实实地让广大市民成为建设健康城市的活动主体和受益主体,从而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三)广泛开展各种健康城市的宣传活动为了提高市民对建设健康城市工作的知晓程度,以动员更多的市民关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充分发动各区县、各部门,通过组织大量有创意、有影响、有效应的宣传和整治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提高了全市市民的健康意识。全市开展了以建设健康城市为主题的“五个一”社会宣传活动,即唱响一首健康城市主题歌,举办一次群

8、众性主题汇演,开展一系列健康知识和技能竞赛,组织一次“边看边评健康上海”活动,做到全市每户家庭拥有一份健康知识手册。据统计,全市逾70万市民参与了“五个一”宣传活动。2006年,专门制作了一首题为健康城市幸福歌的健康城市主题歌,在地铁、公交车以及商业街宣传屏上滚动播放MTV,每日受众约达1200万人次。2007年,为进一步推进建设健康城市理念,编印了约192万册“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核心知识手册,100多万册上海市百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系列读本,发给广大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使健康城市理念家喻户晓。二、主要成效一是推广了健康城市的理念。通过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市民的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进一步增强,例

9、如,通过“五个人人”行动,社区居民对于煤气中毒、溺水、火场逃生等应急处理和救护技能的知晓率达到30%。同时,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已经纳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也分别将建设健康城区(社区)工作融入地区和部门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完善了健康促进的社会支持系统。健康促进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方方面面的参与和行动。通过健康城市行动,不仅在政府层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而且在社会层面提高了发动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和优化了社会协作的机制,通过有效整合各类健康促进资源,推动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卫生事业发展。全市各街道(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

10、会组织广泛参与健康城市行动, 60多个街道、镇, 5000多个单位,20%左右的家庭已经成为行动主力军。三是支持了社区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倡导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一直是建设健康城市的重点之一。例如,通过开展建立社区高血压居民自我管理小组的试点工作,倡导市民开展同伴教育、交流防病体会、督促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探索建立疾病群防群控慢新模式,目前已在全市67%的街道、镇,成立了406个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有7862市民报名参加。社区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健康志愿者团队管理模式等,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各类健康促进活动中,不断提高市民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降低市民医

11、疗费用的支出。三、几点体会(一)政府主导,健全机制上海市和各区县政府在建设健康城市过程中,始终将其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列为政府工作重要工作。2003年,市政府建立了由副市长牵头的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联席会议制度,14个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19个区县政府为成员单位,坚持每季度召开全市性建设健康城市联席会议。同时,各区县分别参照组建了组织领导网络,在不同层面上形成了政府分级负责、多部门合作推进、专家组技术指导的有效工作机制。2005年在前期建设健康城市联系会议的基础上,在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上增挂“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牌子,进一步将健康城市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制度化、规范化。

12、(二)部门整合,共同推进健康城市建设行动一大特色就是有力改善了各职能部门在健康促进上工作“单打独斗”的不足,因此,在建设健康城市的各项行动种,积极发挥多部门合作优势。鼓励所有参与健康城市建设的部门和单位充分利用“健康城市建设委员会”的工作平台,调动了环保、教育、民防、消防、安监等方面力量,以整合任务的方式来优化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使这项社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能够较为顺利地达到预期效果。(三)科学评估,不断完善建设健康城市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有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指导和参考,只有及时发现问题,才能不断完善这项工作。本市在首轮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之初,聘请了本市社会学、医学、健康促进、疾病控制等领域的知名学者,组建“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技术指导组”,负责工作实施中的策略咨询、技术指导和监测评估,依靠科学,运用技术,提高工作效率。2004年,制订了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评估方案和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的指标技术界定,并依据该评估方案,并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组织开展了中期评估和终末评估。通过及时的评估,一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同时也为下一步提高健康城市建设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