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班主任的每一天文本学习资料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0516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一班主任的每一天文本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模块一班主任的每一天文本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模块一班主任的每一天文本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模块一班主任的每一天文本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模块一班主任的每一天文本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一班主任的每一天文本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一班主任的每一天文本学习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一:班主任的每一天 文本学习资料【综合评析】走进任何一所中小学,都会随时听到学生向老师打招呼的声音:“老师早!”“老师好!”。然而,也会发现有的学生躲着老师走,不跟老师打招呼。这的确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当然也会有个别的老师不回应学生打招呼。 孙老师写的案例让我们对校园中的这一现象有了很深的感受,也引发我们思考几个问题:“李萍同学好”是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如何认识孙老师的做法?师生打招呼的本质意义是什么?孙老师的做法有什么地方值得商榷?一、孙老师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 孙老师利用班会时间对初一新生进行礼貌教育,这既是班主任常规性的教育内容,也是他教育责任心的

2、反应。他希望学生做文明人,每天见到老师要主动与老师打招呼。他给学生讲的道理重点在“尊重老师”、提高“素质和修养”上。道理明白,学生们当然乐意接受。学生们的表现非常好,受到了老师广泛的好评。 但是,学生总是有差异的。孙老师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敏感的老师,她发现李萍同学总是躲着老师,不跟老师打招呼。作为班主任肯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孙老师认真思考李萍不跟老师打招呼的原因,是因为她性格内向,且学习不太好,有自卑感。孙老师先是与李萍沟通,提出要求,并没有解决问题。后来,孙老师灵机一动,首先跟李萍打招呼,马上对李萍一鞠躬,大声喊“李萍同学好!”初见成效之后,还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经过李老师的“轮番轰炸”, 李

3、萍不仅能大声与老师打招呼,而且“李萍的性格也变了,脸上的自卑和忧郁不见了,露出了笑容和自信。上课敢大胆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进步”。 对于李老师的灵机一动,我们不能仅仅看作是临时的聪明决定,应该是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表现。这种机智,既有经验的原因,更有教育思想的原因。孙老师对李萍采取的做法,源于她对李萍的性格与心理的了解。 表面看,孙老师解决了一个打招呼的问题,实质上又积累了新的的教育智慧。 孙老师的感悟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常常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指导学生,无形中会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古人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学

4、生的典范,我们平时总强调学生要尊师,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礼貌和尊重。 二、北师大张教授对孙老师的教育策略进行了概括:1、示范以身作则;2、差异化教育先主动于李萍打招呼;3、表扬及时反馈,重点表扬;4、典范策略。这个概括,对班主任很有启发。 北京教育学院何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孙老师的教育行为进行了分析:“设计情境制造机会诱发行为加以强化”。如果班主任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能够充分运用心理学理论,定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何教授还提出,教育机智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太生硬了不行。如果遇到个些学生一时解决不了问题,不要着急,慢慢来。这提醒我们,教育工作是很复杂的。 孙老师“把这种做法用到其他一些学生身上,其

5、效果真是妙不可言”。如果真是这样,李老师肯定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区别对待,否则是不太可能的。在教育中,有些经验是不能照搬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孙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过程中,发现了学生中的问题。事实上,老师们不回应学生打招呼或不认真回应学生打招呼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可以找个机会让学生讨论学生和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的不足,学生们肯定会有积极性的。学生也会对老师提出很多的意见和建议。如果这样做,师生关系会出现更新的局面。“师生共同成长”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 (二)孙老师在班上进行的教育和发现的问题,不只是一个班级的问题。应该提高到“和谐校园”的建设

6、上来认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 当然,有的班主任会想:我仅仅是一个普通教师,人微言轻,很难对全校发挥什么作用。你不妨想想,你有学生呀!他们的作用可能会很大的。 (三)孙老师还可以考虑在师生如何“打招呼”的方式方法上有新的尝试,通过与学生讨论,改变非常普遍的、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的“打招呼”形式。比如,早晨第一次见面,问候语可以灵活一些:“老师早!”“老师好!”“您早!”“您好!”,或者用英语:“goodmorning”等等。而老师回应学生的语言也可以更灵活些:“你早!”“你好!”“你今天真精神!”“好帅呀!”“好漂亮!”等等。“打招呼”强调发自内心,真诚而不是应付,对学生说些简明的“赞

7、美语”,更具激励性。 而且,打招呼不仅仅在早晨。一天里,师生再次见面时可以用微笑、点头、摆手、击掌、抚摸(教师对学生)等多种方式“打招呼”,自然而亲切。 (四)从心理学角度看,“打招呼”是一种阳光心态的反映,核心是尊重人,对人热情的问题。“阳光心态”使人产生舒适感,幸福感。教师要保持积极的阳光心态,更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阳光心态。 四、案例意义的延伸。 我们还应想到,在学校里不只有老师和学生,还有其他职工,如炊事员,清洁工,门卫等许多服务人员。教师、学生与他们之间也有互相尊重的问题。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与他们“打招呼”,也是应该严肃对待的。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关系。校园

8、里的“和谐”与外面的世界是紧紧联系着的。正如延教授所说:“文明教师培养出文明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会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拓展案例】因为学生的问候而烦恼 郝亦师 一直倡导“尊师”的我正在被阵阵“老师好”的声浪包围着。只要走出办公室,“老师好!”“老师好!”就不断传入耳中。这种拖着长腔甚至有点刺耳的打招呼形式已经让我有些腻烦了。真的,有时一个同学能问到五次好,我无奈地应付着。久而久之,连点头也懒得动了,只抬头看他们一眼,甚至一走而过,不留一丝痕迹,可学生依然热情不减。 其实我不愿回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个班级中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他们见到老师总是大声喊:“老师好”。如果你回应,他们立刻就

9、说:“老师好,老师妙,老师呱呱叫”。为了避免这种难堪,我往往对这种问好敬而远之。也只是觉得这是孩子们淘气,没有刻意去在乎和解决这些事,没想到竟有人主动找上了我。 那一天,我从二班下课,一班的陈一亭老远就喊:“老师好”。陈一亭是我们班最调皮的男生,可能那些问好就是出自他的思想,我不愿理他,心里“嗯”了一声,继续向前走去。陈一亭不满意地嘟囔道:“老师,你怎么不理我呀?”听到这句话我心头一震,立即停下脚步,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老师刚才没有听见”。然后又真诚地对他说:“陈一亭好”。他挠挠头,显然没想到我的举动,有些羞惭地说:“老师也好”。 这件事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我在想:这种特别的问候是在故意搞笑

10、,还是想引起我的注意?而我,作为一个班主任,竟然不采取任何措施,妄图逃避,这样做合适吗?我不断地扪心自问。 既然他主动找到了我,这就是最佳的火候了,我应该出面来解决这件事。于是,在上课时随着一声“起立”我大声说:“同学们好,同学们妙,同学们呱呱叫”。这一声犹如平地惊雷,炸开了锅,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陈一亭等几个男同学笑了起来,有几个女同学问:“老师,是谁这样呀,太不像话了。”我没有吭声,沉默了一阵。又说:“同学们,你们的问好本身是对老师的尊重,可如今,这种变味的打招呼只能让我们敬而远之,这是你们愿意看到的吗?”没有人再去说话。我又接着说:“老师好只是一种形式,它不在于次数的多少,不在于声

11、音的高低,而在于能否来促进师生关系,能否和老师真正地交流。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足以传递这种心灵的碰撞,让老师感动不已。”也许我的话触动了陈一亭最柔软的那一部分,他站起来,显然有些激动:“老师,对不起,我错了,以后您再也不会听到这样的问候了。”掌声响了起来,承载着信任与期待的掌声,奏响了一曲和谐的师生之歌。 从此,我再也不必为学生的问候而烦恼了,他们成熟地打招呼反而成就了我,那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幸福。“我跟老师打招呼,老师不理我。” 张晖 晨会课上,我与学生讨论“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学生各抒己见,提了很多建议。我点头肯定了他们的观点。我微笑着总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12、,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从现在开始,从你们与老师的问候开始,我们一起努力!”这时,我班的杨阳同学站起来,看上去有些激动,认真地说:“张老师,我们每天跟老师打招呼,很多老师都不理我们的。”“哎,是的。”有不少学生附和着。他们肯定与杨阳有过同样的冷遇。 听着孩子的话,我的心猛地一颤。是啊,我们每天进校时,孩子们见了我们就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我们呢,是无暇顾及呢?还是不屑一顾呢?总是习惯的骑着车子径直冲到了校内,忽视了回应孩子甜甜的问候。孰不知,孩子们会怎么想,会有怎样的感受? 最近我看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

13、呼。面对98.6和9这样悬殊的数字,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醒。 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人际关系,教师的行为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应该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自觉地去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注意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关怀备至、小心翼翼地去触及那些稚嫩的心灵。 第二天早晨,我骑车到校门口看见值日的学生齐刷刷地站在大门两边。他们正等着向我问好呢。我赶紧下了车,推车进入校园。孩子们端端正正地给我行了个队礼,甜甜地问了声:“老师早!”我冲他们点点头,微笑着回敬了一句:“你们早!”这本来微不足道的颔首一句话,竟然会让学生们很感动。他们冲我一个劲儿地

14、笑。有个小女孩凑近同伴的耳旁说:“老师跟我们问好呢!”我从孩子们那一张张笑靥如花的小脸上,读出了他们的幸福与满足。看着孩子们,一种愧疚油然升起,孩子,老师太大意了。从此,我见到学生都要主动地与他们问好,因为我想留住美好,留住幸福。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一个生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致。【相关文献】网络问答问题:和谐的师生关系,说出看法即可,最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回答提问者。 最佳答案: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

15、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校园是我们学生每天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像海绵一样吸取着知识的养分;老师像园丁一样辛勤地耕耘着。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希望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内学习和教授知识。因此,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同学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同学,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同样也需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16、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才能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更需要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不能有作弊的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另一方面,构建和谐校园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学风、良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良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吸引个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以此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一个和谐的校园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