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5962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已进入消费加速转型期,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结构调整并行,消费升级通过衣食耐用消费品住宅、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和旅游等产业链不断演化。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下面来研究一下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由上表可以看出,我们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消费

2、结构共同发生的几大变化。表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项目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食品54.2558.849.258.6239.1849.1336.6945.4837.8943.97衣着13.367.7713.3513.3510.015.7510.085.8110.375.7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485.298.395.238.794.525.624.366.154.75医疗保健2.013.253.113.246.365.247.566.586.996.72交通通讯3.171.444.832.587.95.5812.559.

3、9512.69.84文教娱乐8.785.378.847.8112.5611.1813.8211.5612.088.59居住4.7617.347.0713.9110.0115.4710.1814.4910.1918.54其他5.210.744.281.765.173.143.52.133.722.09恩格尔系数54.258.850.158.639.449.136.743.137.943.7注:表中数据皆为百分比一是恩格尔系数下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的54.2%下降到2008年的37.9%,下降了16.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的58.8%下降到2008年的43.7%,

4、下降了15.1个百分点。 二是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提高。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所占比重稳步提高。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交通和通信成为消费新亮点。 三是服务性支出比重提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愈来愈明显,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居民消费支出逐步向服务性消费支出分流。四是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增加较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对居住的条件、环境更加关注,追求环保、舒适的家居生活。五是农村居民货币消费支出比重持续提高。虽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有这样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轻易的看出,农村与

5、城镇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从恩格尔系数中,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在食品支出上,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大大超过城镇居民。在衣着支出上,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相差将近5个百分点。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上,农村居民的消费也低于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上,城乡之间的差距不大。在交通通讯上,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高于农村。在文教娱乐方面,城镇的也高于农村。居住上,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比重远高于城镇居民。综上,我们可以分析出来,城镇居民更加重视自身的发展和享受,更加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农村居民更多的注重了自己的生存。农村居民的消费多数都在生存性消费上。虽然近几年来,农村也得到了不少发

6、展,但是,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首先,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实质是农民的消费结构相对城镇居民来说不合理,他们的消费还停留在比较低的阶段和档次上,如果农民收入的条目增长较快,那么他们在基本的生活消费上的支出比重将会大大降低,他们就有实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消费。其次,消费观念的差别是造成他们消费结构差异的又一原因。农民消费结构的不优化是农民进行更高层级消费的思想上的阻碍,影响着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造成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差别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居民文化素质低的差别、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我国农民的文化

7、素质普遍不高,这与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有关。文化素质的低下不仅对农民脱贫致富有制约作用,还会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在文化素质上与城镇居民的差距使得农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意识不强烈,对发展消费的渴望也不如城镇居民高涨。再次,消费环境的差异也会造成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城乡居民所处的消费环境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城镇的基础建设好,交通条件便利,公共设施发达,市场体系发育良好,居民的消费环境舒适方便,消费条件明显优于农民。农村大多处于地域条件偏僻的地方,交通不发达,公共设施建设不力,具体来说,大多数农村没有自来水和煤气的供应,电力的供应也不如城镇的及时方便,而且电价偏高,农村很少有像城镇那样的大商场和超市

8、,医疗机构也没有城镇的发达,文化娱乐设施更是距城镇有较大的差距。在目前的现实消费环境下,农民的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必然受环境的制约而造成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上的差异。既然找到了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影响因素,那么就需要找出对策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措施: 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稳定农民农业收入,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2.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二。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改善农民消费观念。农村消费者教育,是指对广大农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有关的消费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消费结构升级创造基本条件。首先,农村地区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消费的需要,如果国家加大对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农村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将会快速增长,可以消化掉我国家电产业过剩的生产能力。其次,目前的产品结构不适应农村消费的特点和农民的偏好,农村市场商品销售网络发展不健全。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农村市场的重视,研究农民的需求发展趋势和特点,并和供销商联手发展销售网络,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连锁经营,代理制等新型营销方式引入农村市场,同时完善售后服务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