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综合练习题库资源(有解析和答案)Ya8Q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055828 上传时间:2017-09-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综合练习题库资源(有解析和答案)Ya8Q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综合练习题库资源(有解析和答案)Ya8Q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综合练习题库资源(有解析和答案)Ya8Q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综合练习题库资源(有解析和答案)Ya8Q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综合练习题库资源(有解析和答案)Ya8Q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综合练习题库资源(有解析和答案)Ya8Q》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综合练习题库资源(有解析和答案)Ya8Q(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综合练习题库资源(有解析和答案)Ya8Q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之一是( )A 聂耳B冼星海 C郭沫若 D徐悲鸿【答案】A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近代我国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人民音乐家聂耳创作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创造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 。故答案选择 A。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为中国石油工业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 )A 王进喜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崇伦【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2、道路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其中就有铁人王进喜,故选 A。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 分)“109 年(18401949 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 1900 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 1919 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 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1) “109 年沧桑巨变”

3、 ,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 分)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 世纪 60-90 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 2 分)提出了哪些口号?(4 分)(2) “1900 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 “1919 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4 分)(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2 分)【答案】(1)鸦片战争,(2 分) 洋务运动。(2 分) 自强、求富。 (4 分)(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分) 五四爱国运动。(2 分)(3)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没有共产 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

4、探索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2 分)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看材料“109 年(18401949 年) 沧桑巨变”,从这里可以看出“109 年”是从 1840 年开始的,标志性事件:鸦片战争;从时间上“19 世纪 6090 年”掀起的运动,结合课本知道,确定是:洋务运动;第三小问是在第二小问的基础上的延伸,是基础题。(2)材料分析题学生要看材料分析材料,也要注意问题。此问在题干中以时间作为提示词, “1900 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00 年西方列强发动的是:八国联军侵

5、华战争。“1919 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此时间发生的是五四运动。(3)此文考察的是学生综合能力及表达能力。从(1) (2)问中的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可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强大才能摆脱外侮;从洋务运动和五四运动得出中国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勇于探索的精神。1949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了新中国得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等。考点: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

6、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后,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党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故选 A。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红军长征”问题:(8 分)长 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

7、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塞。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 (2 分)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1936 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2) (4 分)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3) (2 分)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答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2 分)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强夺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其他列举只要是红军长征途中的英雄事迹,即可得分。答对 1 点得 2 分,共 4 分)红军长征精神是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其他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就可得到 3 分,如有学生有创新意识的答案可加 12 分

8、,但本小题总得分不超过 8 分)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初中历史课本是以时间为学排列的事件。必须学会时间的记忆。 “1936 年”计算世纪需要在百位上加“1” 结果连同千位一起计算即19+1=20,所以是 20 世纪;年代计算方法是,十位是几十就是几十年代, 36 年就是 30 年代。(2)此问考察的是学生分析能力。可依据毛泽东长征的诗词。 “金沙水拍云崖暖”描述的巧渡金沙江, “大渡桥横铁索塞”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更喜岷山千里雪”描述的是爬雪山。也可结合课本,只要是长征途中的事件即可:遵义会议,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等等。(3)此问考察的是学生的总结能力。 “红军不

9、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体现了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三军过后尽开颜” 还能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抗日战争的胜利【答案】D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八年抗日战争的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涮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促进了民族觉醒,唤起民族团结,共产党和人民的力量壮大,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中华

10、民族由衰败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所以此题答案是 D。考点: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血肉筑长城。阅读下列材料“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摘自 2013 年 3 月 17 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有采取了什么措施?(2 分)(2)中国道路来之不易。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走了许多弯路后,一次重要的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做了重大转折。这是哪次会议?工作重点作了什么转折?(2分) (3)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比如:国防科技上,我国研制出原子弹、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 的谁?从他身上,你能学习到什么精神?(2 分)(4)请指出理论自信、道路

12、自信、制度自信指哪些?(3 分)【答案】(1)逐步实现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邓稼先 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奋斗,艰苦创业,不断创新的精神等。(4)理论是指: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制度试题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标志着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其中就有两弹元勋邓稼先,他身上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奋斗,艰苦创业,不断创新的精神等。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的准确识记。依

14、据已学知识可知,现阶段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就是理论是:理论是指: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制度。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 公私合营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目的是 ( )A 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B夺回被“ 走资派”篡夺的权力 C消除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 D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6

15、6 年到 1976 年,我党的领导者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是因为当时的领导人对国情认识不足,片面夸大了阶级斗争,从主观来说,就是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故选 A。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灾难 “文化大革命” 结束的标志是 ( ) A林彪集团被粉碎B “四五运动 ”的爆发 C “四人帮”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6 年 10月,党中央领导人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十年文革”结束,故选 D。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1 年 3 月 3 日至 14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5000 多位代表委员聚首北京,审查.审议和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商国是,话民生,献计出力,坦诚直言。材料二: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请回答:(1)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诞生于哪一年?这部法律的性质是什么?(2 分)(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2 分)【答案】(1)1954 年;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人民代表大会制;直接选举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部的宪法的准确识记。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