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三年级学生写作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41175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教三年级学生写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教三年级学生写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教三年级学生写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教三年级学生写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教三年级学生写作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教三年级学生写作文 写一种熟悉的动物教后思考 海陵路小学 查小国苏教版第六册习作七写一种熟悉的动物,训练要求是:1、结合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小乌龟,知道作者是从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写出小乌龟的可爱的。2、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种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和活动,并把它最有特点的地方记录下来。面对这样的一节作文课,该如何上呢?怎样才能避免单调、乏味,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呢?一走进课堂,我就对学生讲:我们来个比赛,看看谁的反映最快。我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你们吼出这种动物的特点,看看谁的声音响,谁的表现好。生:好。师:小白兔生:白、大耳朵、跑的快、可爱(每出现一种动物及它的特点,我都

2、及时地写到黑板上)声音震耳欲聋,热闹非凡,学生也显得非常兴奋思考:虽然没有走进教室,就感觉到学生的低落,面对作文,虽然才刚刚接触,已经让学生有了畏难的情绪,那应是我最失败的地方。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让学生活跃起来,抖擞起精神来战斗。于是,我改变了一开始的设计:我每说出一种动物,让同学们举手回答,而让全班同学大声回答,显然在这种氛围下,同学们也开始说出自己的答案,我注意每个人都嚷了起来。如果是举手说,会有很多人得不到说的机会。也有很多同学不敢举手,并不是因为不会,而是一种惰性,或者惧怕回答错了。 我的目的达到了,顺势利导地往下走。几种动物说完,黑板上已经写满了它们的特点师:同学们,请看看黑板,你

3、们真了不起,每一种动物的特点都说的很清楚,我们也把它记下来了,老师给你们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能不能看出黑板上的词语,完整地说出某一种动物的特点来。师:我们就是小乌龟为例,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把它的特点完整地联系起来。希望同学们两三个人一组,不要看书,以自己的语言来叙述乌龟。(同学交流,我不停地巡视、倾听、指导)思考:虽然同学们已经读过课文,已经看过小乌龟,但那只是粗枝大叶的浏览,那只是寻找故事,在他们的头脑中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有一点点也只是零散的。而这时让他们对着黑板上关于乌龟特点的词句,完整地介绍乌龟,虽然有一点难度,但有了阅读的基础,要求应该不是太高。更何况在有提示的情况下呢!在前面兴奋的

4、基础上,试一试努力一下,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师:我刚才倾听了很多同学的发言,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一组说得更好些,能把乌龟的特点完整地具体地表现出来。生交流师:究竟谁好谁不好,我不说。我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和语文书的作文比较一下,找出你的优点,更要发现你不足,再来修改。阅读范文。师:有没有什么发现?找出你的优点和不足了吗?引导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优美词语的运用,尽力地用上一些比喻,多用几种比喻词,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等写作要求。师:小乌龟都会写了,那是有了书本的帮助,现在能否再写另一种动物呢?看看不借助任何书籍,把这种动物的特点写出来,好吗?找草稿思考:小学生写作文也是一种模仿的过程,模仿范文,模仿遣字

5、用句,模仿建段成文的过程。当学生内心有感而发,有话想说时,都会跃跃欲试,可经过交流,才发现自己的不足,尤其是语言组织上的,或者不能把意思讲清楚,或者说了一点又忘了下一点。于是在这个时候,让学生再去学习范文,他们才能更认真地阅读,才能把自己的口头作文和范文作比较,重新建构自己的语言,做到文从字顺,并力求生动形象。第一节课下,我上班仔细地看了看学生的草稿,应该是基本令我满意的。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赵磊的作文上有这样一句话:“小猪整个把嘴弄到食物中,吃得津津有味。”这个“弄”什么意思?我问他,答到:“就是小猪把嘴都拱进去吃食。”我又问到:“为什么你不用拱字而用弄字,用拱不是更形象更具体吗?”他说:“我不会写拱字,查了字典又不知道该选那个字。”思考:是的,三年级的孩子识字量还是很有限的,正因如此,限制了他们的书面作文的进一步提高,虽然嘴上能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可看到纸上的总是有限,除了惰性的原因,应该是生字限制了他们的表达,造成了口头作文与书面表达的严重脱轨,这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我赶紧补上一句:不会写的字请查字典,如果你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请举起你的手,不要因为不会写的字而让你的作文与优秀擦肩而过。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