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立校凸显生命灵动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3841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文化立校凸显生命灵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坚持文化立校凸显生命灵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坚持文化立校凸显生命灵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坚持文化立校凸显生命灵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坚持文化立校凸显生命灵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文化立校凸显生命灵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文化立校 凸显生命灵动第三小学 孙 广 郎彩云人的生命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生命,一种是精神生命。教育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过程,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延庆县第三小学把对师生生命的关注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灵动教育为特色办学理念,创建具有深刻内涵和灵动特色的管理文化、教育教学文化、环境生态文化,扎实有效落实让学生在第三小学“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学有质量”,让第三小学教师“幸福生活,专业成长,教有成效”。一、明确灵动教育内涵,构建以幸福快乐为主旋律的学校发展文化2007年底,学校参加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项目工程,精细的前期诊断,科学的发展规划,使我校成为此项工作市级项目学校。经过专家指导,我

2、们调整、深化五年规划,系统整理N次心灵与智慧的碰撞调查问卷,对三年工作进行整体的回顾与思考,对办学理念、价值取向进行定位与提炼,明确了“灵动教育”理论内涵,并以此为核心理念引领全局工作,形成了“凝聚三小精神、浓缩三小风格、积淀三小文化”的意识形态文化成果。本着按生命发展的规律管理学校、发展学校的原则,学校确立“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精神价值引领,以“为孩子的成长引路,为孩子的成才铺路”为办学宗旨,以“聚焦队伍、夯实课堂、落实管理、狠抓常规、创新教研、提高质量”为工作主线,将质量线生命线做硬;特色线风景线做亮。在培养身心健康、学习勤奋、习惯良好、待人真诚、兴趣广泛的人的基础上,实现“打造延庆

3、品牌学校,创出北京优质教育”办学目标,最终达到“立教育自身之美,塑儿童人格之美”的育人境界。学校对灵动教育进行了定位,确定灵动教育为以培养“充满智慧、富有朝气、生命灵动”的学生为使命的小学基础教育,包括灵活、智慧、创新、超越四大要素。重点以灵动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引领教师,在丰富的课堂、家庭和社会教育活动中激发、挖掘、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智慧。以上意识形态的成果已经初步形成第三小学固有的生态文化体系,让每一个生命在三小都精彩,让三小的文化在孩子的生命中烙上终生受用的习惯和责任已经成为三小教师的共识。二、建设高效的情感管理机制,拓展师生生命幸福快乐发展的空间第三小学的每一名干部力争做情感型的管理者,在

4、把握原则的基础上以“情”管理,以“情”治校,实现“活动管理注入情,精神鼓励蕴含情,物质激励富于情。”努力营造“制度+权变+情感”的管理新文化。通过科学的情感管理激活教师内在的动力,以饱满的热情去创造教育生命的奇迹。(一)运行“全方位立体式”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我们明确了管理定位主动学习、细致管理、悉心指导、热情服务、为师表率。各部门职责明确支部堡垒工作做“强”;行政领导工作做“深”;教育教学工作做“实”;后勤服务工作做“细”;工会工作做“暖”;运行回路行政带好路、支部团部带好头、工会带好家。形成以情为先导,以真诚为灵魂,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他人的管理风格。(二)抓实扁平式的过程管理,尽显个性

5、管理风格学校实行双岗管理,在落实蹲站工程的过程中抓实“扁平式”的过程管理。学校内设12个工作组,组长抓年级段教育管理,干事抓学段教学科研。日常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科研活动、教师培养都在组内进行。高度决定境界,境界改变态度。为引领管理者从班级、年级、学校、终生发展的高度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我们实施蹲站工程,要求干事:看问题从蹲到站,提高认识;做工作从等到找,积极主动;有意识从单一到多方,互相配合;找方法从结果到过程,归因反思。实施蹲站工程的过程中,教导干事主动学习、细致管理、悉心指导、热情服务、为师表率,各组极尽所能,高效、快乐、幸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制度规范下求自由,在灵动自由的氛围中求

6、发展。在实施蹲站工程的过程中,学校落实五个制度和一个章程,使工作有了清晰的评价标准。学校搭建多样化组际展示平台,鼓励个性化开展工作,加强了组际间的融通与竞争,为管理注入鲜活力量。使管理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逐步呈现自觉、自动特点,与灵动教育办学理念一脉相承。三、形成自主研究的教育教学文化,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人生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者追求幸福的最高境界。让教师在三小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于是我们组织教师从工作中找薄弱点,从课堂上找准问题,从同伴身上找好策略,从实践中找规律,将研究内化成生活中的寻常事,让教育科学研究成为教师一种幸

7、福的生活方式。(一)提炼学科操作策略,提升教师专业化程度教师职业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职业。教师一方面在成就学生,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断地成就自我。教师的职业生命,必须在不断探索与追求中得到延伸;教师的职业理想,也只有在坚持“专业化发展”中得到升华。我们先后对情境教学、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的关系、体验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评价;如何关注学生等多个焦点问题进行研究,提炼学科操作策略,提升教师专业化程度。(二)以校本教、科研文化启迪智慧,提升教师追求教育幸福的能力1.专家引领,教科研高质化名师工作室在原有校内平面教研基础上,争取市县专家支持,聘请教育专家到学校进行课题指导和课堂教学诊断,创造教师直

8、接和专家、教授对话的机会。实现教师素质从“一桶水一池水长流水甘甜水”的递进式转变。2.同伴互助,教科研策略化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时“寻求同伴帮助”应该是最常用的方式。出色的教研团队需要内部人观点的碰撞,并且在多次的交流与合作中达成共识。校本教、科研活动逐渐构建起教师间碰撞“教学情境中遭遇问题”的研究氛围,课间,教师通过个体或集体对话等,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以学科组、教研组、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将名师工作室成员与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对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有不同思想,形成问题入组,组内共研,形成

9、“日常化互助”教研机制。3.反思积累,教科研内需化我校的课题培训由专家自上而下的培训,拓展为同事平行的来自于一线的培训。培训形式由:“常规讲座式”培训,拓展为“课例剖析”式培训,教师以课标为准绳来衡量自己的课堂教学,以每月常规的“三个一”为手段来认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反思”,对自己的专业活动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快乐所在,“实践反思再实践”成为教师内在的价值取向,追求“反思性实践教研”成为教师内在的需要。(三)构建灵动评价体系,激活教师自觉发展的内驱力评价核心:相信人、鼓励人、唤醒人、成就人。评价原则:一看态度,二看能力,三看效果。评价机制:量化评

10、价、自我评价、集体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机制。评价方法:过程评价、单项评价、多元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我们建立的多元、立体、灵活的评价激励机制,增强了教师的心理安全感,并且成为教师不断追求职业幸福的内驱力。(四)运行科学的研究模式,形成稳定的专业生活方式1.形成稳定的校本教研问题诊断系统即:听课观察课堂现象罗列主要优点、主要缺点汇总分析提炼主要优点与问题,保证在真实情境中找到实实在在有研究价值的问题。2.形成稳定的校本教研研究模式即:提炼问题、确立研究专题自主学习、同伴互助课例呈现、对比反思策略梳理、提升认识内化吸收、再发现问题的螺旋式发展的教研模式

11、。3.高效的研讨,打造灵动的课堂教学文化即:“围绕主题、思考分析提出主要优缺点溯本求源、挖掘理论归纳梳理、提出建议”这样一种研讨模式。在教师们研讨能力提升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三小特色的灵动课堂境界。我们以对教师的尊重、信任为前提,教育科研为着眼点,灵动评价为着力点,引导教师走进真情境,研究小问题,提炼高观点,重视再实践,习惯勤思考,逐步积淀起浓郁的教学研究文化,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幸福快乐的专业生活方式。四、深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升师生幸福学习、生活的品质我们精心打造校园环境,以“优美、自然、深邃、和谐”为思路,建设主体标志、凝聚五字精神、设计“十大景区”,创建具有“亮化、香化、水化”格调,集绿

12、化、美化、净化为一体,融校园、公园、家园于一身的灵动的校园生态环境。(一)重塑主体标志,提升文化立校品度学校的主体标志凝聚了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流露出校园文化的精髓。我们从青铜文化、中华文明等方面思考,设计制作了“青铜福鼎”。展示了三小人“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精神理想,“福鼎”以“源、愿、诚、情、乐”五篆字为载体,建立起精神文化内核。(二)自然景观环境,涵养生态文化关怀我们以“亲近自然、和谐健康”为理念,以“优美、自然、深邃、和谐”为准则精心设计校园景观环境。学生评出“十大经典景区”并命名。福鼎下小桥流水命名“上善若水”,取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告诉

13、师生上善的人应该像水一样,造福万物,滋养万物,不与万物争高下,积淀我国悠久的道家文化。喷泉洗涤假山,命名“濯玉池”,取“深山求玉玉裹泥”之实,告诉老师孩子是美玉,努力去雕琢塑造他们是我们的责任;垂柳下整齐的健身器械区,命名天健园,取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不言亭”旁桃花李花流香溢彩,取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预示教师无私奉献的品质,另有“别有洞天、百草园、趣真林、群英会”等。每一处景观灵气跃动,每一处景观寓意深刻,生态而富有内涵的景致使师生赏心悦目、感受历史、追及先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学校是一个生命体,学校教育是栽培生命的过程。如今三小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师生精神养分的补给所,成为师生精神充盈生命活力的栖息地,学校“全面发展,生命灵动” 的教育理念与“水之灵、石之秀”的校园景观相融共生,使“团结向上”的三小精神与“上善若水”的清水品质相映成辉,真正实现了生命传递生命,生命点燃生命,稚嫩的生命从三小起步,美丽的生命在三小的灵动教育中灿烂延续。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