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复习课走向实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3735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复习课走向实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让复习课走向实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让复习课走向实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让复习课走向实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让复习课走向实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复习课走向实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复习课走向实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 复 习 课 走 向 实 效有人说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就好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则要花功夫,可见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是对整个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旨在巩固、加深、拓宽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总复习的知识具有概念多、知识繁、难度大、易混淆等特点,往往会使教师、学生在复习时陷入种种误区,严重影响复习效果。如何通过复习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打造有实效的课堂教学?现结合本人在毕业总复习中的教学实践,谈谈几许拙见。一、找准复习的起点体现复习的“针对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复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

2、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复习课是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与新授课相比,复习课的教学更应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由于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掌握能力与思维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复习时不能把学生从不同层次再次拉回到统一的起跑线上,进行一刀切、一体化的教学,而应改变以往脱离学生实际,以教师一厢情愿讲解为主的复习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复习的起点,从实际出发确定复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避免把大量精力花费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上,真正达到填缺补差的作用,使得复习更加有效,更有针对性。复习课面广量大,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实现高质量的复习效

3、果?首先教师在复习前先要从各个方面分析学情,结合平时学生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找准学生在各知识学习中的难点、重点及问题所在,做到心中有数。并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所涉及的复习内容,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记录下自己的学习成果,特别是与此相关的疑难问题。教学伊始,组织学生交流,谈谈自己已经懂得的具有价值的知识,也可把自己尚且一知半解的问题提出来求助于同学,还可说说自己想继续探索什么问题。在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掌握情况后,教师结合教材及学生掌握情况,重新调整复习的侧重点。如,复习“数的整除”这一部分知识时,针对复习概念多,联系紧密,学生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先让学生谈谈在“因数、倍数、质数、合

4、数、奇数、偶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这些概念中,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是有一定困难的,还有哪些是比较容易混淆的,根据学生的汇报,确定不需要重复、需要稍加提示、需要重点讲解的知识,力求复习主次分明,有的放矢。二、巧设复习情境体现复习的“趣味性”复习课是对已学过知识的再学习,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已少了许多“新鲜感”。若是复习课教学再搞题海战役,反复练习,那就更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一点学习探索的兴趣与欲望。鲁迅先生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所以,复习课更应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巧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又具浓厚趣味的问题情境

5、,让学生展开求知的欲望,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使复习教学虽抄“冷饭”,却因巧调佐料而显得鲜美可口!比如,总复习:常见的量 课堂导入:找一找,下面日记中有哪些错误,包含哪几种计量单位。 我的一天 今天是2009年2月29日,天气晴好。早上6 30,我被闹钟急促的铃声惊醒,便从我那张长2分米、宽1.8分米的床上爬了起来。我穿好衣服后,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该吃早饭了,我端起一杯250升的牛奶,一口气喝完,又吃了200千克的面包。吃完早餐,我急忙背起4吨重的书包上学去。 教师以一篇数学日记巧妙地引出复习内容,里面包含各种计量单位,让学生在阅

6、读资料中纠正错误,并让学生将这些计量单位进行分类,除此之外,说说自己还学过哪些计量单位,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复习当中。在巩固环节中,可安排学生续写数学日记,有意设计一些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填写合适的计量单位,并加上一些名数的改写,增加复习的难度,能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还可采用情境串复习、竞争学习形式,开展数学故事会、数学游戏、学习擂台赛等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和心理特征借助多媒体预设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场景,使复习课形式多样、新颖,深受学生的喜欢。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复习的“发展性”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反复讲解、单向灌

7、输成为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被动接受、机械练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复习课一味追求一种接受知识、形成技能的“高效率教学”,以至于造成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脱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复习课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的巩固,更应着眼于能力的提升。1、自主建构能力在小学阶段的知识点教学往往是分册、分散出现的,而复习课重在使“知识系统化”,怎样使一个个零散的知识以其逻辑关系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观念进行自主建

8、构的活动。”复习课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基础,引导学生将头脑中一些处于杂乱无序的知识结构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综合,有机渗透编织知识结构的基本方法,如:列表结构编织、树状结构编织、网状结构编织等,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要辨析的“比和分数、除法”、“化简比和求比值”、 “运算定律”、“正比例与反比例”间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可让学生自主设计表格,将自己的发现作归纳和提炼,利用表格显示其联系和区别。在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时,学生一般采用“树枝图”、图画等喜欢的形式,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简单明

9、确,使人一目了然。 2、综合运用能力复习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复习课教学的核心。复习时要充分挖掘生活素材中蕴含的数学信息,精心设计开放性、综合性的探索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智慧、激励创新的空间,引导、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可谓“一举两得”!比如,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一课中的“应用”环节师:当我们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我们的学习就会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下面请同学们用你们的智慧为学校的美化尽份力。出示:美化校园人人有责A、学校要修建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形旗台。(1)、沿着

10、旗台边缘走一圈有多长?(2)、这个圆形旗台的占地面积是多大?学生解答后,适时引导:得数一样,我们能不能说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B、为了让每个同学能有一个更宽敞明亮的学习环境,学校决定重新给每间教室铺砖。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如果使用边长为8分米的正方形方砖铺地,你能算出一间教室共需几块方砖吗?C、学校将把靠墙的一块地(如下图)设为同学的自由活动场所,周围三边的长度和是46m,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比一比,谁的观察能力最强,解决问题的本领最高。 D、学校要围一块周长为31.4米的正方形或圆形的地(不靠墙),建为花坛,你认为怎样围面积大?现要沿着花坛边缘铺一块草坪,请你设计出一个方案,并标上

11、长度,涂上阴影,算出草坪的面积。3、评价反思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把评价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的评价活动,使学生在评价他人时,得到启迪,受到鼓舞,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促使学生在自评、互评、师评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在知识、能力方面上的不足,引发反思总结,及时辨析矫正。比如,教师对学生自主整理复习中好的做法要给予肯定性或激励性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生间可对他人复习中的独特、精彩的想法和不完整、不正确的做法,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予正确的或是有建议的评价。小组交流后的

12、汇报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对其他小组的复习经验给予客观准确的评价。课最后,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小结的形式,让学生归纳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还有待加强,觉得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如何等等,对自己所复习知识的情况作一个简单反思。四、关注学困生的成长体现复习的“实效性” 常听毕业班老师发此感概:“优秀的学生不复习也掌握得非常好,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再怎么复习也收效甚微。”。学困生缺漏知识多、学习能力弱,又因复习阶段内容广泛而杂乱,常会在复习过程中产生畏惧心理,滋生厌学情绪,导致复习效果低下。若想通过复习切实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效率,转变学困生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学困生在知识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13、都与其他同学有着明显的差异,复习前教师可先了解学困生的疑难问题,提前为他们补缺漏,扫清复习障碍,消除畏惧心理, 使学困生能储备更多知识,以便在复习过程中学得轻松、自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复习的积极性。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困生提供成功学习的机会,使学困生也有参与表现,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内容和方式。比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设计这样一组有梯度、有层次的问题:a、 游乐场的门票原来每张30元,“六一”期间购买一张门票只需24元,比原来便宜了百分之几?b、游乐场的门票原来每张30元,“六一”期间购买一张门票可便宜6元,比原

14、来便宜了百分之几?c、游乐场的门票“六一”期间购买一张只需24元,比原来便宜了6元,比原来便宜了百分之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对号入座”,各取所需进行练习,学困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能在优等生的身上学会取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以此来充实、完善自我。 复习时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精心组织差异合作,实行“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在交流合作中,学困生可提出自己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尽量争取在组内成员帮助下解决。这样的小组交流能使优等生在帮助学困生的同时知识也得以进一步巩固,更重要的是学困生从中获得了帮助,得到了提高,。 总之, 毕业复习要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复习的主体作用,改革传统的复习方式,增强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牵引下主动遨游在复习活动中,去感受复习的无穷魅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性的发展。我深信:唯有这样,毕业复习才能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