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文化鉴赏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34119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2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音乐文化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国音乐文化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国音乐文化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国音乐文化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国音乐文化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音乐文化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音乐文化鉴赏(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国 音 乐 文 化 鉴 赏 清心如镜 所谓“中国音乐”,就是古往今来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在悠久历史文化基础上创建的表现本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与精神的音乐。要提高对中国音乐鉴赏的水平,恰当估量、评价和确定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环境中的地位和价值,就应当对中国音乐的历史与现状,乐学和律学理论及形态构成,全貌地进行认识和感受。在世界音乐的比较中,可划分为“中国乐系”、“希腊乐系”和“波斯阿拉伯乐系”。?清心如镜 第一章 中国音乐发展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音乐 一远古至春秋战国的音乐以氏族祭乐为中心的音乐时代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创造了原始音乐,原始社会的音乐形态以诗、歌、舞三为一体为艺

2、术表现形式,音乐的内容大多与生产及大自然斗争有关,也有许多同宗教祭祀有关,它们都是为氏族集体的劳动实践服务。关于狩猎活动的乐舞有弹歌等,关于畜牧和种植的乐舞有载民、逐草木、奋五谷等,关于宗教的乐舞有颂扬创业帝王文德或奇功的五帝时期的云门、咸池、大韶和夏代的大夏等。虽然原始的乐舞音乐曲调简单,节奏占最主要的因素,但原始初民运用想象力与图腾敬拜等独特的宗教思维方式,在充满热烈与宣泄气氛的乐舞活动中,获取了超越现实严酷生存环境的一种愉快之至的精神满足,从而保障了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性。当时已出现的乐器有鼍鼓、骨哨、骨笛、陶埙、磬、陶钟等,其中距今8000年左右出现的骨笛是一种具有纯粹音乐意义的管乐器,可

3、吹出七声音列。远古时期已初步建立了音阶观念。 公元前二十世纪,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音乐也开始有了阶级的烙印。夏以后的商(约公元前17前11世纪)、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是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乐器水平获得了提高,品种更趋多样,有磬、鼓、钟、铙、篪、萧、笙、竽、琴、瑟、筑、筝等。 商朝起,音乐已具有初步的专业化,出现了有较高知识的巫,巫既能歌善舞,又能治病,巫成为代表当时奴隶主阶级利益又精通音乐与舞蹈艺术活动的领导者。商代创编了歌颂统治者的大濩乐舞。 周朝的音乐有了等级化的特点,乐队的编制有天子四面、诸侯三面、卿和士大夫两面及士一面的人数规定。这些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礼乐制度

4、。西周的宫廷音乐已有六代之乐及雅乐、颂乐、房中乐等。而民间音乐也很兴盛,有“郑卫之音”,从诗经所收集的十五国风中来看,可以大体看到当时的民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诗经存诗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指十五国的民歌,“雅”主要是指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祭祀宗庙乐舞中的歌曲。从诗经的结构来推测当时歌曲的形式,基本上以分节歌为主导,其它结构形式也很多样,诗经中的很多作品都表达了人民真挚的、健康的感情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民歌】 是民间口头传唱的歌曲,群体智慧的结晶,与一般的创作歌曲相对称。中国民歌按其体裁形式大致可分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民歌与曲艺、歌舞、戏曲、器乐构成了中国传统民

5、族民间音乐的五大类型。在欧洲、美洲各国,民歌这一概念,亦包括作曲家模仿民歌风格进行创作、或依据民歌曲调改编的歌曲,但在中国,一般不采用这种广义的民歌概念;民歌是血脉之音、永恒的音调,不仅真实地表达人民的思想与感情、意志与愿望、欢乐与忧愁,同时起到传播知识、祈求幸福和美化生活的作用,并凝结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地域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一般平原地区的民歌婉转流畅,山地民歌比较高亢,草原民歌则音调悠长,气息宽广。? 【号子】 是在紧张而沉重的劳动中用以吆喝呐喊、一领众合、前呼后应的形式演唱的民歌。兼有振作精神、调节劳力、统一节奏、协调动作的实用功能和反映意识、追求审美、抒发感情、唱古表今的表现功能,节

6、奏鲜明、结构对称,如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等。一般按其所属的劳动性质分为船渔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五大类。其歌词多为即兴式的,音乐风格与当时的劳动情形直接对应。以川江的船渔号子为例,其平水号子的旋律悠扬动听,是当船航行于平静的江面上唱的,;见滩号子的节奏坚定有力而充满自信,是在发现险情而准备投入紧张的战斗时唱的,;下滩号子的旋律舒畅而富歌唱性,是在下滩行船较从容省力时唱的。 【山歌】 是在山间野外抒发歌唱者多样而复杂的心灵感受的一种民歌。其腔调自由、舒畅、悠扬,具有“耕作或舟行之劳,多作讴歌自遣”的社会功能,如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等

7、。除一般的山歌外,平川的田歌、秧歌,草原的牧歌,水乡的渔歌等都属于山歌的范畴。各地山歌名称不一,陕北称“信天游”,山西叫“山曲”,内蒙古名之“爬山调”,西北为“花儿”,四川叫“晨歌”,湖北称“赶五句”,安徽称“赶慢牛”、“挣颈红”等;山歌通常是以独唱和对唱的方式来演唱的,其题材非常广泛,歌词即兴性强,随编随唱;若在劳动中或休闲时唱山歌自娱,既能解脱疲劳、心灵的苦恼和精神的寂寞,又可畅抒身在旷野接受大自然环境熏陶的开阔胸怀和表达深藏于内心的恋情及意念。 清心如镜 【分节歌】 用同一曲调的反复配多段歌词的歌曲形式。其中各段歌词在字数、韵律等方面均大体相同,在民歌中尤为常见,如陕北民歌蓝花花等。 周

8、朝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音乐向前不断地发展,乐器种类也逐渐增加了,编种、编磬、弦乐器、管乐器都已产生。由于乐器品种增多,于是便出现了八音分类法:按制作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随着音乐的进步,产生了多种调式音阶,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三分损益法,创立了十二律,并有了绝对音高、半音概念,对旋宫转调也有了初步认识,兴办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音乐教育事业,创立了影响后世达数千年之久的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礼乐制度。 【三分损益法】中国古代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此方法的记载最早见于管子地员篇,是同关于宫、徵、商、羽、角五音的记载联系在一起的。它所产生的音律为五度相生律。根据某

9、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三分损益包含“三分损一”、“三分益一”两层含义。三分损一是指将原有长度作3等分而减去其1份,即:原有长度(3-1)3生得长度;而三分益一则是指将原有长度作3等分而增添其1份,即:原有长度(3-1)3生得长度。两种方法可以交替运用、连续运用,各音律就得以辗转相生。 【音律】 一指律制,在世界音乐中常采用的律制有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二指在高度上作精确规定的所有乐音。中国传统乐器通常用五度相生律演奏,民族韵味浓郁;乐感好的歌手、西洋弦乐器手一般会自觉地运用纯律来演唱、演奏;现代

10、钢琴以十二平均律来定音。 【十二平均律】 是把纯八度分为十二个均等的音。 周朝又创编了乐舞大武,与远古时期的云门、咸池、大韶和夏、商时期的大夏、大濩合称为“六代之乐”,被周代宫廷视为权威性祭祀礼乐和确定为“乐教”“国子”(皇室或贵族中的子弟)及欲修炼成材者的经典教材。这些乐舞已成为后世各新建王朝必定竭力创制歌颂自己帝王的“雅乐”之先河。 夏、商至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和“礼乐”制度趋向规范化的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学校“大司乐”,并在“礼乐”方面严格规定了音乐的等级制度,礼乐思想及当时提出的“平和”审美观,都已初步已具备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基本特征,中国音乐的主流思想从此确立起来,这

11、对后世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年)是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化和封建制社会初步形成的时期。铁器的使用促使经济迅速发展。众小国开始逐渐归并,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基础;各地区、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相互交融,推进了音乐文化的巨大发展。一方面,能具体体现礼乐思想,充分发挥金石音乐的徐缓、雍容、宁静、和谐、肃穆、辉宏、庄严、壮丽之美的钟鼓乐队获得了完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新思潮的影响下,旧的礼乐制度受到冲击,民间俗乐得到较大的发展。 【钟鼓乐队】 是一种伴随着青铜器铸造业的发达而兴盛起来的以编钟和建鼓为主要乐器的大型乐队。它兴起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12、之际。其典型的例子是出土于湖北随县的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中的高、中、低声部齐备且能转调演奏的规模庞大的钟鼓乐队,说明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远居世界前列。 春秋末年至战国末年时期,先后出现了儒、墨、法、道、等诸家音乐美学思想,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音乐美学理论是当时的三大学派。孔子主张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反对过于“粗俗”或过于“虚浮”的音乐,提出了“尽善尽美”的音乐审美评价标准,认为音乐中只有“美”和“善”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才能体现出理想美的极致,即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审美标准。孔子在评论韶与武两部经典性乐舞时,就作出了不同的评判,谓韶为“尽

13、善矣,又尽美也”,武则为“尽美矣,未尽善也”。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记下了孔子听韶后发的感受:“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强调了音乐审美中的美感体验与一般快感体验性质的不同。墨子尽管承认了音乐美感的存在,但他又对音乐的社会功能采取否定的态度。墨子的“非乐”思想源自其维护小生产者利益的立场,因为他看到当时的统治者为了“享乐”不仅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也使社会经济、政治趋于失衡,所以墨子认为“为乐非也”,即从事音乐的行为是不对的。老子提出“大音希声”,在老子看来,最完美的音乐,是无法用感官去感受的。那么只有以“心”的超凡境界才能够去领悟音乐。老子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

14、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观点,这是他对当时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所给予的主观否定。荀子批判了墨子的“非乐”即否定艺术的观点,从“性恶论”出发,肯定了艺术的社会功能,认为艺术是人的情感欲望的直接流露和表现,它能通过适当的途径,把人的情感欲望导向礼义,使人不至于“以欲忘道”。他指出:“乐者也,人情所必不可免也”,“乐者,治人之盛也”,“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清心如镜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性清,礼修而行,耳聪目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

15、皆宁,美善相乐。” 在我国,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教育的“六艺”(礼、乐、御、射、书、数)思想中就包含着美育的内容,强调“礼”和“乐”的教育作用,把“礼”和“乐”放到了教育的首位,认为“礼”能以“修外”,“乐”能以“修内”,把“礼”和“乐”作为修身齐家、兴帮治国的工具。孔子提出:“兴于,立于礼,成于乐。”“诗”和“乐”是君子修身成人的重要途径。君子修身应从学诗开始,最后完成还在于乐,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为“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这就是说,乐可以改变人的性情,感发人的心灵,使人自觉地接受和实行仁道。孔子在乐教对象的选择上,一反周代乐教

16、“礼不下庶人”的规定,但是在乐的实施上,他却仍然遵循周代礼乐等级制度。论语.八佾记“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在非常重视“乐教”的同时也十分强调“诗教”,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由于当时所唱诵的诗歌皆为入乐歌诗,所以这句话自然包括了他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可以兴”是指诗可以“引譬连类”和“感发志意”,即通过具体的、个别的形象的东西,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情感受到激发。“可以观”是指“观风俗之盛衰”,即诗可以反映一定时代的道德精神和情感心理状态。“可以群”是指诗可以交流协和人们的社会情感,导致群体的和谐。“可以怨”,是指诗可以表现人们的爱憎情感,对世事进行讽刺、感叹和诉说怨愤。 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美育实践和美育思想早已盛行,在古希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