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32419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教师用)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有关知识及故事发生的背景,认识廉蔺思想品质可贵之处,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2、体会文章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及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3、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习难点:积累文言现象学习重点:学习人物精神品质 学习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掌握重点实虚词和人物形象的客观分析。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文学常识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 ,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他的 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 到 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 篇,包括本纪 篇,世家 篇,列传 篇,

2、年表 篇,书 篇,共52万字。2.本文讲了 、 、 三个故事。一、初读课文,读准加点字音。倨( )睨( )镬( )嘻( )觑( )渑( )怿()匿()驽()刎()颈之交列观()二、疏通大意,积累文言知识1.通假字(1)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书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2.古今异义(1).请指示王(古义:给看;今义:上级给下级的命令)(2).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扬言,动词;今义:表明立场观点的文告)(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

3、义:亲,指内亲,父母兄弟姐妹等;戚,外戚,母系或妻系的亲属。“亲戚”一般指内亲,有时也指外戚。今义:指跟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比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3.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舍相如广成传 安置住宿 左右欲刃相如 杀 乃使从者衣褐 穿 相如前进缶 走向前名词作状语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从小路 相如廷斥之 在朝廷上 怒发上冲冠 向上 卒廷见相如 在朝廷上使动用法 完璧归赵 使完整 秦王恐其破璧 使破,撞破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毕礼而归之 使回去意动用法且庸人尚羞之 羞,以为羞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以为先;后,以为后4.文言句式(1)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和氏璧

4、,天下共传宝也。我为赵将。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2)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君何以知燕王 (3)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4)状语后置: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5)被动句而君幸于赵王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6)省略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之)以(之)大王见臣列观。 臣(于)列观遂与秦王会渑池。 会(于)渑池 不如因而厚遇之。 (我们)不如三、赏读113文段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1.出使前哪句写蔺的胆识的?明确:“宁许以负秦曲”2.蔺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之后蔺怎么做的?明确:秦不合礼数有

5、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之后,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3. 蔺如何应对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明确: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4.归璧于赵后,蔺又如何应对秦王的?明确: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表明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5.出使结果如何?明确: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秦亦不予城于赵,赵亦终不予秦璧”。6.对于人物的塑造采用了什么方法?明确:直接描写(如写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的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艺术)。四、小结五、作业:P60研讨与练习三。 用自己的话讲“完壁归赵”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